自贸区揭牌将满一周年 西安高新区双自联动结硕果

2018年03月16日 10:05   来源:陕西传媒网   

  3月14日,记者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片区西安高新区揭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西安高新区揭牌,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安高新区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双自联动”发展,取得大批改革成果。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在自贸试验区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背景下,西安高新区集成创新了一批营商环境服务提升的创新经验。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地税融合”、“54证合一”办理模式;在全国首推周末不休假 “5+2”延时服务工作模式,构建了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发布“最多跑一次清单”465项,在全省首推政务服务“容缺办理”;设立每年20亿元的三次创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总规模2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在千亿级产业培育、高端要素聚集、投资环境优化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支持。

  营商环境的提升极大释放了市场主体的活力,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9日,自贸试验区高新功能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8716家,其中新增企业7609家(外资企业90家),新增企业注册资本1445.60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0086.91万美元,自贸试验区高新功能区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达121家,1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高新区累计注册成立了205家独立法人或分支机构。

  在自贸试验区效应的推动下,2017年高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072亿元,占全省76.43%,全市81.43%,成为陕西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枢纽。

  提升贸易通关效率 在全省开放发展中发挥了枢纽作用

  对标国际自由贸易区通关标准,西安高新区联合西安海关开展了一系列通关便利化创新,不断刷新西安关区贸易通关速度。

  西安关区第一票“无纸化”、第一票“通关一体化”、第一票“区港联动”、第一票“区区联动”、第一票“跨关区流转”均在西安高新综保区试点;对区内企业实现365×24小时通关服务;在全国率先开展特殊区域外集成电路研发检测企业全程保税业务试点,将企业研发的集成电路货品通关时间从将近三个工作日压缩到不到三小时,通关效率提升95%;在陕西自贸试验区成功开展艺术品区外保税展示业务,推动着陕西自贸试验区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等新型业态在陕西创新发展。

  创新科技金融 支撑硬科技不断形成西安新优势

  在数据共享、信用查询和信用应用等方面,高新区建立了全国领先的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基于平台信用数据,高新区与深交所信息公司、陕股交中心共同搭建了“陕西科技企业投融资常态化网上路演平台”,面向全国3200家机构,8000多投资人实现了“7+24”永不落幕的项目对接平台,还与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合作推出了“园信通”等信用金融服务产品;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了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鼓励试点银行为区内科技企业提供创业投资和银行信贷相结合的创新型融资模式。截至目前,各试点银行为区内24家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服务,贷款总额3.16亿元,投资总额2.21亿元。支持延长石油获批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迈科集团通过海外协议付款业务,支持招商银行在陕西自贸试验区首次应用区块链技术为区内企业叙做美元跨境支付业务。

  改革创新案例众多 为企业优服务 为国家试制度

  按照自贸试验区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的要求,西安高新区聚焦全球研发、科技金融、军民融合、对外文化贸易等重点领域,培育了一批“有特色、重质量、高水平”的创新案例。在陕西自贸试验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17个中,高新区创新案例入选5个,占到了全省创新案例的30%。高新区入选的案例有实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全程保税业务试点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建设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信用服务平台,助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内保外贷”金融创新。这些创新案例已经成为西安高新区和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风向标,将激励西安高新区建设者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为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培育更多成功案例。

  据了解,2018年是西安高新区实施“五八八二”战略,打开“三次创业”局面的关键之年,也是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改革创新的攻坚之年。西安高新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西部地区改革创新高地,建成具有国际水准、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力争为陕西省和西安市追赶超越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