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16日讯 (记者 金慧慧)为推进京津冀教育协调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卜显和建议,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2017年,天津市教委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专项规划》,制定了天津市全面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域内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卜显和说,“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协同联动合作和优势教育资源共享不充分,参与者积极性需进一步激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与区域发展形势和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为此,他提出四条建议:
第一,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成立推进落实京津冀教育协调发展的领导小组或执行委员会,将教育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和联动融入京津冀地区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和各方职责。
第二,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进京津冀地区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构建合作编写教材、教学资源库、实训培养基地、文献资源、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建立师资培训基地,为教师提供定期进修和讲座,选拔教师到学校、政府等单位访学、合作研究、挂职。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人才联合培养。
第三,完善激励和补偿机制。由政府出资建立京津冀教育合作专项基金,制定奖励和补偿政策,定期表彰有重要贡献的参与者。出台产学研合作的优惠政策,促进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
第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对接京津冀地区重点领域和产业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目标,完善学科体系,打造高水平学科群,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高等教育合理布局。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探索利用重大产业科技开发项目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打破不同地区、学校、学科之间教育资源服务的局限性,探索共建大中小学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