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贸区”到“自由港” 我国亮出改革开放新“名片”

2018年03月19日 14:35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张新“名片”,自贸区的每一个探索和突破都被寄予厚望。

  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上海南京路,店铺林立,市民随手拿起一件进口商品,恐怕很难想象,十几个小时之前,它可能还躺在外国的工厂里。上海自贸区2013年挂牌成立后,通关时间一减再减,才带给人们如此大的购物便利。全国人大代表、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说,这是“自贸区速度”,在名称库选名的当场办结,企业的变更事项当场办结,需要核名的2天内办好。贸易通关同样也要跑出“自贸区速度”:95%的海运货物2天内实现入关,95%的空运货物12小时内实现入关。

  目前,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我国已经分三批设立了11个自贸区,布局在东南沿海、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自贸区与国际接轨,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经过多次“瘦身”,自贸区的开放范围越来越广。

  值得注意的是,在共性改革的基础上,这11个自贸区还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在舟山打造的浙江自贸区为例,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告诉记者,它突出的是原油贸易。舟山主要做的是原油的储运与中转,罗卫东希望,舟山能被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原油储运中转中心,这样一来,原油的价格指数、价格波动、汇率和原油之间的关系都要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紧紧结合在一起了。

  自贸区经验有望全国推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接下来,自贸区的投资、贸易便利措施,和金融、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有望向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自贸区自身的建设也要向更高层次迈进。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潘越建议,在自贸区加快布局金融科技。因为自贸区的软件信息产业基础比较发达,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人才储备也相当充沛。有了这样的人才基础、产业基础,自贸区目前要先发开展金融科技创新。

  升级探索:“自贸区”到“自由港”

  与某个领域的创新相比,自由贸易港被认为是自贸区的整体“升级版”。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两会期间,这还成了河南代表团的热词,因为郑州正在积极申请建设内陆型自由贸易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张延明表示,特别是在贸易便利化方面,郑州的通关条件、通关水平,以及主要的框架性建设工作还会继续向前推进。要扎扎实实地把自贸区的基础打好,为下一步申报自由贸易港来创造条件。

  除了郑州,全国还有多个城市明确,要申请建设自由贸易港。在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主席张健看来,要创造条件,让自由贸易港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标杆。人员、货物、金融要有自由进出的条件。另外在其他方面,都需要有一个更为宽松并且和所有国际惯例相衔接的一种运营环境。

  专家点评:自贸区负面清单还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自贸区负面清单还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现在我们的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是过去产业管理指导目录中限制和禁止类的项目和行业的汇总。从上海自贸区挂牌到今天,负面清单的长度已经从过去的200项左右压缩到了几十项。但是着眼于未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要求,我们未来还要进一步扩大外资在中国的市场准入,让我们的企业的竞争力能够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