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体彩+旅游”发展海南“自贸港” 文娱消费产品进一步丰富

2018年04月16日 16:4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体彩+旅游”发展海南“自贸港” 文娱消费产品进一步丰富

  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编辑 任芷霓

  作为一个定位国际化的旅游海岛,海南省要不要发展博彩业,一直是其发展过程中热议的话题。

  4月1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等项目,支持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夏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在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下,目前海南的文化体育娱乐消费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求,而此次国务院在建设自贸港的背景下,站在更高的角度明确支持其探索发展赛马运动和彩票,海南的文化体育娱乐消费产品有望进一步丰富。再提支持体彩发展

  时隔9年,国务院再次发文支持海南省的体育彩票业发展。

  早在2009年12月,国务院在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便指出要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2010年,海南省政府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响应,将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稳步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不过,多年来,海南的彩票产业一直未有突破性发展。

  对此,夏锋表示,此前海南省推进体育彩票发展的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地,这与政府没有进一步细化配套的扶持政策有关,而且做任何创新都要冒险,而彩票业也算是投资行为,涉及到外汇,在目前外汇管制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发展彩票业也存在壁垒。

  “海南岛作为全国最大的特区,有改革开放的基础,而作为独立的岛屿,也有相对封闭的地理条件,在监管上相对容易,所以在全面建设自贸港的大背景下,是海南发展赛马运动和体育彩票的最优选择。”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是表示。

  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看来,中央已经明确在海南建设自贸港,其开放程度远大于自贸区,作为自贸区的升级版,一些在自贸区不能做的事情,在自贸港可以做,而彩票业肯定是其中的一个考虑。彩票业与旅游业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是站在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出发展赛马运动和体育彩票产业的。这意味着,彩票业与旅游业两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作用。

  林江向记者指出,在自然资源方面,海南省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海南是完全无可替代的。因为现在对于游客来说,旅游度假不仅限于爬山、看海等传统旅游产品,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产品需求也日益旺盛,这也是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需要发展的重要任务。

  林江进一步称,文化体育产业是海南省的最大短板,现在海南面临着国际化需求与文化体育娱乐消费产品不足的矛盾,很多中高端游客的体育娱乐消费流到了境外,所以适当发展彩票产业是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丰富体育娱乐消费产品,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夏锋也向记者表示,此次国务院在建设自贸港的背景下,再次明确发展赛马运动和彩票业,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更高的目标来丰富海南文化体育娱乐消费产品。

  不过,林江认为,发展赛马运动不是说有马场就够了,要有骑师、练马师等,还要有专业的赛马规则,同时也需要懂得组织管理方面的人才,这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可以借鉴香港、澳门的发展经验。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秘书长马敏真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彩票业在海南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可能需要面临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行业监管及规范建设、招商引资及产业培育,与现行法律法规适配等问题。

(责任编辑:魏敏)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