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获悉,日前我省印发了《2018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提出到2018年底,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修复工程初见成效,水环境明显改善,江海联运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格局进一步巩固。
农村实施厕所革命 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工作要点强调,要加强水污染治理,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组织、责任和制度体系,加强突出问题督查督办,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出台江西省河湖长制工作条例,推动河湖长工作标准化、法制化建设。加快实施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推进县城、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和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排查和处置。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粪污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大力实施“厕所革命”。
工作要点提出,要统筹推进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观等,打造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最美岸线”,做到“水美、岸美、产业美”。全面摸清长江干流、赣江、信江岸线利用现状,建立岸线利用项目台账及动态管理机制。科学制定采砂规划,严格采砂管理。
加快九江江海直达区域性航运中心建设
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我省将积极配合国家推进长江中游6米深水航道整治,年内开工建设;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全力推进赣江井冈山航电枢纽、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等在建项目建设,年内开工建设赣江万安枢纽二线船闸、信江航道整治、界牌航电枢纽船闸技术改造等工程项目,确保赣江、信江规划高等级航道分别在2019、2020年底前建成。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九江港建设港站一体、运输高效、信息畅通的港口铁水联运系统,力争年内开工九江港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加快推进彭泽、彭湖、瑞昌港区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尽快解决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建成九江航运服务中心、交易综合信息(物流)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与上海、重庆、武汉等航运中心信息互联互通。
参与构建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体系
工作要点还要求,要充分发挥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积极落实《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十三件实事》,不断深化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会商合作,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产业联盟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跨区域省际交流合作活动,促进信息共享、联合创新、产业协作、标准对接。
参与建立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参与构建长江经济带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实现沿江各省市对评价结果互认、全流域跨部门联合奖惩。
对接市场准入禁止限制类目录
今年我省将建立全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项目库,将十大攻坚行动中需要采用工程措施的,纳入项目库管理滚动实施。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整合省内预算内资金,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积极推进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九江第一批示范项目全面开工,逐步推广到全流域、多领域。
对接长江经济带市场准入禁止限制类目录,落实岸线开发、河段利用、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4个方面禁止限制准入内容以及相应的管控要求,强化日常监测和监管、责任追究,对不符合要求占用的岸线、河段、土地、布局的产业无条件退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机制。
建立“共抓大保护”治理新机制
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编制《长江经济带九江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并报国家审批。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开发、保护与治理,在资源利用、产业布局、市场机制、环境监管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开展探索创新,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建立“共抓大保护”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机制、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
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倍增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腾笼换鸟,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深入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
大力实施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培育1-3个智能制造基地,实施4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引导和带动各行业智能化技术改造。
文/鄢海云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赵鸿宇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