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那年那月的大连: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2018年07月30日 15:16   来源:大连新闻网   

  老旧照片

  真实瞬间

  让我们想起来

  那个渐行渐远的年代

  那段历史特有的温度

  ……

  “城市印记影像——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纪实摄影联展”

  展出了10张老照片

  小编带大家

  来看看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薛家玺

  搬到家里的电影院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州人,薛家玺对于家乡情怀深远,几十年里,他用镜头记录着金州的变迁。对于1978年拍摄的《电视进农家》这张照片,薛家玺印象深刻。

  “当时有一个新旧对比的摄影展览,我想到电视是个新事物,是老百姓最渴望的,就定了这个题儿。正好我有个从部队转业的朋友住在丈母娘家,刚买了个12寸的黑白电视机,我就去了。等到晚上,节目还没开始呢,左邻右舍的就到家里来了,特别是孩子们,跟盼星星月亮似的,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薛家玺笑着回忆说:“当时我家还没有电视呢,我这个朋友够意思,把电视借了一个月给我,让我家里的也都开了开眼界。”

  高维恩

  600人用一个水龙头

  高维恩留存了记录大连变化的老照片数千幅。而这幅拍摄于1982年10月10日8时30分的《吃水难》更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敏感。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背着摄影器材,想找寻人文生活的乐趣和居民生活的新闻。8时左右,我来到了中山区春海街道十一委的居民区。看到一座简陋的小房探出一支黑胶皮水管,水慢慢流进下面排着长龙的水桶里,还有好多居民手提肩挑地赶来。”高维恩说:“一位等水的老哥告诉我,他们这儿200多户人家,共用1个供水 点,供水时间只有上午8时到10时,下午4时到6时,过点就没水。每天打水排长龙,挑一担水要等1个多小时,双职工家吃水就更难了。”

  吃水真的这么难吗?高维恩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有些辛酸的瞬间,并于同月29日发表于《辽宁日报》。

  郝华臣

  “上过月球的相机”

  这张在中山路拍摄的市民欢庆十一大胜利召开的旧照是整个展览中时间最早的一张照片。“那是在1977年,是我进电视台的第二年。”郝华臣说。

  当时,郝华臣负责全部图片新闻的采编工作,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跑。“那时候电视台还没有摄像机,图片新闻每隔一天就要播出一次,工作量很重,可是看到自己的片子上了电视,心里就高兴。后来台里专门给我配了一辆三轮摩托车,才不那么辛苦。”郝华臣笑着说:“刚去台里的时候,摄影设备不过关,通过市计委批准,我去上海买了一台德国产的相机,是美国带着上过月球的牌子,整整3万元。这张欢庆十一大的照片应该就是用这台相机拍摄的。”

  张凯顺

  走访了50多个国家

  这张照片从它拍摄至今,已经走访了全球50多个国家,张凯顺说:“中国图片社当时选了一批反映中国改革开放情况的摄影作品到世界各地去展览,我的这张有幸入选了。”

  “那时虽然已经是三四月份了,却下了罕见的一场大雪。那一天,我跑遍了大连的各个角落,裤子湿到了大腿跟。”说起拍摄当天的事儿,张凯顺记忆犹新:“我一开始想拍雪中的大连,可很快发现思路不对,看着街上的人们,我想到用镜头见证开始不久的改革开放的合理性,而这张在大商南门附近拍摄的照片正是最佳的无言证明。”

  邹士伦

  围观“动物大迁徙”

  这张反映动物园乔迁盛况的照片是邹士伦费了大气力拍的。“当时是专门跑去拍这一重大事件的,那绝对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可是一开始扎在人堆里,就是没找到感觉,”邹士伦说:“为了找到高点,我爬上了当时建在人民广场右侧的公安大楼的最顶层,那叫一个累。那地方平时没人去,还弄了我一头一身的灰。不过幸好我当时在《公安报》工作,不然想上还上不去呢!”

  正是因为邹士伦的“特殊身份”,这才有了照片里让人如此震憾的场面。

  尚占

  在职求学的火热年代

  上世纪70年代末,高等教育百废待兴,人才断层催生了人们对知识、学历文凭的群体性追求。邓小平同志在考察过英国的远程教育之后,毅然决定在国内创办广播电视大学,用远程教育填补高等教育的空白。

  而尚占既是这一社会变化的记录者,也是亲历者。“当时有包括‘电大’在内的5‘大’,都是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机会而设立的。人们学习愿望强烈,单位也鼓励, 常常一学就是一下午。”尚占说:“这张上‘电大’辅导课的照片是1984年在人民文化宫拍摄的,主会场在沈阳,舞台边上摆了整整一圈的收音机,整个会场坐得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曹新文

  休闲胜地的“编外照”

  “这张照片是1984年7月30日8时左右拍的,”曹新文对这张“编外照”记得清楚:“我本来是去给别人拍照的。”

  原来, 那天是曹新文单位里的老领导,让他帮着给孩子在中山广场拍几张照片,他在等待的过程中,看到了铸铁长椅上齐刷刷一排休息的老人。“我只拍了3张,那次我就带了1个胶卷,不舍得啊。”曹新文说:“那时候不像现在到处有休闲的地方,在当时,中山广场是主要的娱乐休闲集散地之一。”

  刁丕仁

  难得一见的色彩

  作为“专业人士”,刁丕仁没少给人拍“婚照”。“这张照片是1980年1月8日拍摄的,”刁丕仁说:“我刚好在门口,一回身儿看到新郞新娘在说悄悄话,就抓拍到了。后面的帆布棚就是大厨做婚宴的地方。”

  据刁丕仁介绍,那时候的彩色胶卷都是限量供应。当时随份子,不去的随2元,去吃饭的随5元,可就这一张彩色照片的成本在当时就得1元多钱,而且在1980年,全大连还只有一家彩扩中心。

  “我们用镜头记录时代,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就把时间定格了,每一个静谧的时光都是一首动人的歌。

  王秀臣

  曾经的“读图”时代

  王秀臣自从事摄影后就相机不离身,就怕错过值得记录的瞬间。“我那时下班骑自行车接孩子,每天都能路过这个甘井子百货附近最大的小书摊,以前都是人来人往的,也没有太大的感触,”王秀臣说:“可那天正下着雨,本来想快点赶路的我看见那在冒雨看小人书的孩子,一下子感觉就上来了,才抓拍到这么一张。”

  1986年,王秀臣带着这张照片参加了全国大型摄影比赛“十年一瞬”,得到了一等奖。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种街头借书摊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王大斌

  大排长龙的秋菜市场

  “这是我的一个选题,从地域风情的角度反映北方的风貌,当时在台湾、香港的媒体都发表过。”王大斌说。

  储秋菜这个选题,王大斌连着拍了3年。“那时候是政府行为,生产、收购和供应还在实行指令性计划,经常会出现供需关系不平衡的问题。所以老百姓为了买到菜、买到好菜,每年都把抢购秋菜当件大事儿来办。”王大斌笑着说:“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排队买秋菜的历史终结了。”

  当时,王大斌还拍摄了学车、针炙、商演等多个选题,用照片来记录时代的脉搏。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大观新闻大连日报记者凌凤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