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濑溪河双线特大桥工地,工人们正紧张施工。目前,桩基和墩台各完成任务量的49%和31%,为该桥明年4月完工奠定了基础。它的竣工,将使泸州高铁梦加速实现。
在全省“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第二阶段中,泸州市领导班子就如何抓准问题、主动担当、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展开讨论,坚决贯彻省委关于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本报记者魏冯
直面短板:找准交通建设突破口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支持泸州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对照省委的要求,泸州积极自查,找问题、找差距。泸州围绕开放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10方面,提出71个突出问题,目前解决问题40余个,其余问题正抓紧解决。
“全国人口过百万的中心城市,唯有泸州零高铁。”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坦言。为此,泸州以“发点球”方式,补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投资活力不足短板。
组建工作专班,集中资源力量抓紧推进,一系列调研、攻坚和前期工作加快进行,除了正在建设中的川南城际铁路外,渝昆高铁川渝段力争今年底动工,蓉遵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泸州人翘首以盼的高铁梦将在2020年底实现。
市委领导班子高密度督导泸州云龙机场迁建工程,在航站楼查看项目建设进度,了解项目建设问题,提出逐项落实项目实施问题清单,整改影响安全、进度的问题,确保8月20日机场行业验收一次性通过;推动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与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泸广两地共建200亿元基金。
主动担当:先行先试善于创新
8月1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发布第一批74项改革创新事项容错纠错清单,涉及15个单位和部门。
7月中下旬,川南临港片区创新实施1小时办结、3小时办结、6小时办结等“小时清单制”,让原本需要十几天办理的企业开办等业务按类别、层级归并,这一创新实践已在泸州全面推广,下一步将在全省推广。
这两项制度创新,均由泸州主动担当、先行先试。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泸州鼓励各级各部门在成果转化中主动作为,并由市级部门牵头,紧盯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建立工作推进台账20本,分解任务170余项。
该市龙马潭区开展向群众收集政务服务“烦心事”活动,据此建立台账,列出1038项“最多跑一次”清单,限定时限逐一落实。对此,群众纷纷点赞“服务上门”。
下一步,泸州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突出航运物流、港口贸易等临港产业,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外来投资首选地。与南宁、香港等地对接,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扩大与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不断拓宽开放空间。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