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海南自贸区方案:海南的第二春

2018年11月01日 17:1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2期)

  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再次扩充,10月16日,国务院的批复下来,海南正式加入这份名单。至此,中国的“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了12个。

  在10月16日举办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沈丹阳解读当日发布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显示,海南将发挥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重要进展。

  方案一出,资本市场上,海南板块全线大涨。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其他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有何区别?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未来如何建设?产业发展有哪些优势?

  全岛试点,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中国共分3批成立了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是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自贸区。这11个自贸区中,面积最大的是上海,120.72平方公里,其他均不超过120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海南自贸区目前面积最大,覆盖了全岛范围。目前,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之前所有自贸区的总和。

  国研智库特邀首席经济学家赵晋平做了更为详细的计算:海南自贸试验区相当于我们11个自贸试验区面积总和的27倍、香港特区的32倍、新加坡面积的49倍、迪拜的9倍。尤其是全岛型的自贸试验区,可以避免在自贸区改革创新方面碎片化的现象,更加增强协同性。

  之所以在全岛建设自贸区,王受文解释称:海南全岛试点,是根据中央对海南的定位,充分发挥海南岛独立地理单元的区位优势和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便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增强制度创新的整体性、协同性,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试点任务。(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2期)

  在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土地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看来,自贸区不仅仅是自由贸易,也体现了诸多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和国际接轨,“尤其是金融,过去成立的11个自贸区,都有金融开放和试验的功能,海南自贸区也不例外。”

  《方案》在“加快金融开放创新”条款中指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出台金融领域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

  不仅是金融业,海南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还体现在多个领域都将大幅放宽外资准入。记者注意到,在29条总体方案中,有16条适用于外商,包含允许外商投资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放宽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至51%,以及取消蔬菜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外资股比限制、取消新能源汽车制造外资准入限制等。

  肖金成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认为,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意味着海南将迎来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机遇,这不仅是海南自己的事情,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新方向。

  打造国际旅游岛升级版

  任何一个自贸区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布局。海南自贸区产业发展方向已经明确,《方案》提出,自贸试验区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科学安排海南岛产业布局。

  将旅游业作为海南三大主导产业放在第一位,一点都不奇怪。目前,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海南的经济支柱,且发展空间巨大。2018年海南旅游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67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811.99亿元,同比增长20.8%。入境游提前3年完成接待百万人次的目标,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11.94万人次,同比增长49.5%,旅游外汇收入6.81亿美元,同比增长94.6%。

  海南旅游业迅猛发展非一日之功。2010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不仅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海南而言,借助“国际旅游岛”这块金字招牌,几年来,海南着力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旅游市场开发取得积极成效。

  肖金成对此给予肯定,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海南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产业在海南的支柱产业地位愈发凸显,这说明海南旅游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不仅如此,今年4月中旬印发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中央12号文件”),再次提及国际旅游岛,“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开放旅游消费领域……”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长甘露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说,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都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就是要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海南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一张靓丽名片,通过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使得这张名片更加出彩。”

  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抓手在哪儿?甘露一语道破:“通过发展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比如免税购物、健康、医疗、文化体育娱乐、邮轮旅游等,拓展海南旅游消费空间,形成海南旅游消费新热点。”

  海航领衔助力服务业大发展

  《方案》第四部分“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出,鼓励中外航空公司新开或加密海南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无疑给海南本地的世界500强企业海航集团带来了机遇。

  海航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海航积极响应国家“加密海南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指示和海南省政府加快海南区域枢纽建设的要求,持续投入资源,大力拓展国际航线,持续增辟、加密洲际直飞航线,构建支撑海南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达通畅的航线网络。

  “计划到2022年末,海航集团旗下航空公司新增海南始发国际航线40余条,助力海南在未来3至5年内开通国际航线100条以及入境游客量达到200万人次发展目标。”海航上述负责人表示。

  海航是海南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海南省提出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12个重点产业以来(包括旅游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互联网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会展业、现代物流业、油气产业、医药产业、低碳制造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截至2017年底,海南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顺序,由建省之初的“一(50%)、三(19%)、二(31%)”调至“三(55.7%)、二(22.3%)、一(22%)”,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5%。

  甘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服务业对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海南省着力发展的12个重点产业看,服务业占大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去年,海南服务业占比为55.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链”上海之南

  10月18日,海南省与百度宣布共建区块链试验区,政企双方将共同推动百度智能城市的示范项目建设,依托百度大脑、智能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能政务、智能教育、智能旅游等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海南的政策、开放优势,促进百度智能驾驶汽车产业在海南的发展。

  与此同时,百度正式发布“超级链”系统,并宣布度链公司落户海南,该公司也是百度目前唯一的区块链业务公司。“通过建设区块链新型试验区,实现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突破。”甘露说。

  除了区块链被海南寄予厚望外,在甘露看来,在全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而带动能源变革,也是海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这在《方案》中亦有所体现。

  《方案》要求,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种业、医疗、教育、旅游、电信、互联网、文化、金融、航空、海洋经济、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大开放力度。(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2期)

  “我们做过研究测算,燃油汽车对空气质量PM2.5和PM10的影响因素比较大,其中对PM2.5的影响达到30%。海南目前PM2.5的平均含量是18微克每立方米。如果在海南全面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海南的PM2.5值有可能降低到1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由此形成全球一流的空气质量,这对当地老百姓和吸引岛外游客都是十分有利的。”甘露说。

  记者注意到,《方案》在科学安排海南岛产业布局方面,通篇没有提到发展重工业,这是否意味着海南自贸区以后不再发展重工业?

  肖金成分析认为,“海南的发展不以重工业为主,但是第二产业还是要适度发展,主要是发展那些没有污染的第二产业。因为海南人口只有910万,接近1000万,1000万人口如果仅仅依靠服务业,很难支撑海南的经济发展。毕竟服务业要有服务对象,仅仅服务旅游者、服务游客,这个动力还不足。”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