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路 技术推动 这些小微企业的“第一次”

2019年02月26日 09: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政策引路 技术推动

  这些小微企业的“第一次”

  小店小厂小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中十分重要但受关注程度较低的存在。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上,国企、外企、上市公司就像是桅杆、船帆和螺旋桨,是速度和竞争力的体现;而私营单位和个体户则像隐没在水下的船舱,是稳定的基座。如果缺少了小店小厂小企业的活力,这艘前进的巨轮也会寸步难行。

  这个春节,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30位大学生,在院校老师的指导下,联合发起了一场南北大学生返乡小微企业调研:对经营小店小厂的小生意人做了一次“切片式”的一线调研,覆盖了10个省市的近20个城镇,涉及数百家小微商家。

  经过调研后,这些大学生对小微企业及其经营者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第一次用上移动支付的小店主不必再担心找零的麻烦;第一次使用信用贷款的小厂老板不必再为贷款过多烦恼;第一次享受到政策红利的小企业主,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税务系统数据对接银行贷款的直接与高效。

  参与本次调研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生杨楠在她的微博里这样写到:“小微企业和它们背后努力的人们,有自己小小的希望,有选择、有温度、有信心。与我对家乡固有的安于现状的印象不同,他们对于搭上数字经济的发展快车各有路径。”

  不用找零、更加方便,付款码成小店标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何秋璇将这次调研的目光聚焦到自己家乡的小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米粉产业。这里的许多小店,都是典型的“夫妻店”:妻子在门口的小柜台收钱,丈夫在厨房里给交了票的人做米粉,其他家人收拾碗筷、擦桌子。

  龚氏夫妇在龙胜县经营米粉店已经有7年了,他们开了2家“怡盛园桂林米粉”店,常常要从早上六时忙活到下午三四时。刚进店门,何秋璇就发现,负责接待顾客的老板娘面前的柜台上,立起了支付宝的付款码。

  老板娘告诉何秋璇,这些付款码是2018年才用上的,现在每天来吃粉的顾客中,“差不多有一半用这个。”她很乐意顾客扫码付款,因为这样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找补零钱,更重要的是,不怕收到假钞。

  小小的付款码,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走进小城小镇小乡村,成为不少小店小厂做生意的标配。复旦大学“观察中国”小微企业调研组发现,超过六成首访的小微商家主要依靠移动支付收款。南京大学小微企业调研组发现,这些三四五线小城市的小生意中,现金付款占比已经不到一成,有91%的首访小店用起了付款码。

  对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何秋璇调研的龙胜县“九千岁螺蛳粉”店的老板娘阿兰深有感触。以往没有移动支付的时候,她得去银行把钱汇给米粉厂,那里的老板看到了汇款才会发货,遇上小心谨慎的老板,还会打电话问银行,或者去银行看钱到没到账,才会发货。

  但在移动支付成为标配的今天,这些问题都不用担心了。阿兰说,在收到支付宝转账后,米粉厂的老板当天就能通过物流把货发出。“快了很多,我也不用老去银行,省了不少事。”

  收款码的进阶版——点餐系统也在各种小店中逐渐流行开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冯茗铭在福建沙县的调研中发现,自从2018年8月搬入新店铺后,当地一家名为“樱花”的寿司店只贴了一个二维码,顾客用支付宝扫一扫可进入付款页面。不仅如此,这个由“收钱吧”提供的服务,在收取6‰的营业额后,还提供点餐、外卖、预约等一站式服务。

  这类功能帮了老板娘爱素的大忙。据她介绍,以前顾客来点餐,都是在柜台排队,做寿司忙不过来的他们不得已只能拿一个小本子给顾客记录排队号码,但在引入扫码点餐系统后,工作量大为减少,而且店铺的营业额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信用贷款解“痛点”,小微企业主喜中有忧

  如果说移动支付已经逐渐成为小店主们做生意的标配,那么真正让参与调研的大学生感到吃惊的是,已经有不少小微企业主在此基础上,尝试了信用贷款、网上团购。

  在此次调研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生杨楠回到了家乡甘肃天水。这座城市从3年前开始集中整治流动水果摊位,不少小商贩受到影响,但杨楠采访到的一位杜先生,反而借助数字技术,在这次政策调整中抓住了商机。

  杜先生原本开了一家水果店,在集中整治水果摊的行动后,他抓住了区域市场的空白,成为天水市最早一批在团购网站上卖水果的人,还陆续创建了相关的生活号、公众号和小程序。“就像有那么一层窗户纸,你只要捅破了就感觉不难了。”在他看来,拥抱新技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

  因为做的是鲜果生意,杜先生几乎每天凌晨三四时就要出门,去批发市场进货,面对每天的资金周转压力,脑子活络的杜先生也尝试了支付宝上网商银行提供的“网商贷”,偿到了靠信用来贷款的甜头。

  此次春节南北大学生返乡小微企业调研的问卷结果显示:面对贷款难、贷款烦的问题,不少小生意人仍旧习惯于向亲朋好友借钱,等待银行走流程、批贷款,如果在常规渠道借贷不到,甚至还不得不去借地下钱庄的高利贷,但也有10%的受访小微企业主表示,他们像杜先生一样,尝试过使用网商银行等平台提供的信用贷款:指尖一点,3分钟在线申请、1秒钟到账、0人工干预的“310借贷模式”很简单。

  “实体店只要把握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潮流,就可以站好‘最后一公里’的岗。”杜先生对前来调研的杨楠说。

  不过,小微企业在享受信用贷款、在线团购等金融科技工具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有不少担心。何秋璇调研发现,对于上述科技产品,小微企业主们最普遍的忧虑是缺乏了解,“想用却不懂怎么操作”是他们的普遍困惑,“这些科技产品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也是他们的顾虑之一。

  复旦大学化学专业的大学生朱丛林在调研中,接触到一个小微企业主,起初不愿意上传自己的身份证去认证支付宝账号,原因是害怕信息泄露。后来,看到身边的生意伙伴都做了认证,并且了解到相关的信息保护措施后,他又主动上传营业执照和身份证信息,去认证支付宝企业账户。

  “蔷薇”企业期盼更多政策红利

  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小微企业主们的生意好做了,但要想做大做强,实现更加灵活的经营,他们还期盼着更多的政策红利。

  在此次调研中,朱丛林在家乡山东“钢城”莱芜访谈了一位亲友李叔,他是当地一家机械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因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钢铁、机械行业近几年进入下行期,相应的融资贷款也更为艰难。“咱这种小微企业,说句不好听的,说倒闭就倒闭了,银行也不敢贷给咱钱。”复杂的语气道出了李叔这类小微企业主的忧虑。

  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于2018年6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朱丛林问起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时,李叔微笑着说:“咱市政府,用税务系统数据对接银行,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

  朱丛林认为,尽管面临企业升级的艰辛和未知,尽管也充满疑惑和担忧,但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正在落实,再加上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李叔依然在自己的行业中坚持。访谈后,他感到,还有很多像李叔一样的普通人奋斗在各行各业,既追求和创造着自己的幸福,也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此次大学生返乡小微企业调研的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即使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48.1%的受访者对新一年的生意抱有期待和信心,有34.2%的人还表达了2019年要扩大生意的愿景。

  主持此次调研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褚荣伟认为,通过深入一线的“切片式”调研,大学生们对国家扶持小微企业政策的认识,更接地气也更系统了,也认识到众多小微企业一手靠政策指引、一手靠技术推动的发展方式值得深入探索。他希望,未来互联网新技术能不断赋能小微企业,形成各有特色的“蔷薇企业”(规模微小但生命力强大的企业)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彭美琪在调研后认为,虽然经济下行和网购潮流对小店小厂有不少冲击,但他们相信,借着数字经济的东风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2019年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不管怎么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