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黑河:抓住发展新机遇 打造幸福新黑河

2020年09月17日 10:0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石丽敏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赵滢溪):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辽宁省网信办、吉林省网信办、黑龙江省网信办主办,中国经济网、黑河市委网信办承办的“幸福东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云座谈”黑龙江黑河专场活动举行。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世峰,黑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狄恒,黑河市副市长张瑾忠,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海东参加了此次云座谈。

  座谈会上,李世峰介绍了黑河市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黑河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是一座开放包容的活力之城、休闲养生的生态之城、物华天宝的富饶之城,也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之城,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投资价值全域旅游目的地奖”“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城市”“全域旅游创建典范城市”、《魅力中国城》竞演最高奖“十佳魅力城市”等称号。黑河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仅一江之隔,被形象比喻为“中俄双子城”。黑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对俄开放合作前沿地位日益显现。2019年9月,黑河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被赋予了建设跨境产业集聚区和边境城市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肩负起扩大对外开放的国家使命。

  近年来,黑河以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跨越发展、全面振兴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具体体现在,通过全力推进自贸片区建设,制度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目前,黑河自贸区内注册企业达到797家,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统筹中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速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中俄边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全面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黑河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振兴发展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此外,黑河市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领域财政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5%以上,让群众在共治共建中共享发展成果,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9月初,黑河市承办的第三届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一大批全域旅游新地标精彩绽放,一系列新业态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承办旅发大会已成为黑河展示旅游新形象、打造旅游名品牌的重要载体。黑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狄恒表示,黑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提升一个大会承办地”的总体目标,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效率,举全市之力做好承办工作,采取“云上+线下”的办会模式,呈现了一届 “高质量、有特色、有创新、有热度”的旅游盛会,实现了黑河旅游的“七融合”“七提升”。关于“后旅发时代”黑河的旅游发展,狄恒认为,第一,黑河将在延续旅发大会热度上持续发力。第二,黑河将在发展全域旅游上提高站位认真谋划。第三,黑河将不断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第四,黑河将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第五,黑河将加大旅游品牌培育和推介力度。“‘十一’黄金周和冰雪季即将到来,黑河欢迎各位游客走进黑河、畅享黑河,感受黑河的生态之美、冰雪之美、民俗之美、异域之美、康养之美。 ”狄恒说。

  黑河市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特别是今年以来,黑河市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增进了民生福祉、提升了城市宜居度和美誉度。黑河市副市长张瑾忠表示,黑河以5A级景区为标准,突出自然生态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和异域风情之美,全力实施景城一体化建设。黑河由表及里完成了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颜值”和“内涵”得到全面提升,不仅增强了旅游吸引力,而且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幸福,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市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自2019年9月17日,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挂牌一年来,黑河自贸片区围绕“建设跨境产业集聚区和边境城市合作示范区,打造沿边口岸物流枢纽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的工作目标,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社会关注度显著增强,开放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不断凸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海东介绍,现在的黑河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成果突出,在第一批10项创新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创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设、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监管体系集成创新、跨境电力贸易与落地加工、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等4项创新案例上报国家。“党旗引领 创新自贸”党建引航工程成为全国首届自贸区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为全国自贸区奉献可复制、可推广的“黑河样本”“黑河智慧”。王海东指出,未来黑河自贸片区将深入落实国家自贸区发展战略,打造大桥经济,构建双循环发展体系,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当前黑河已站在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机遇,迎来快速振兴崛起的最好契机。今后,黑河将充分利用这些新机遇,牢牢把握后疫情时代的新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乘势而上、趁热打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打造经济繁荣、开放创新、生态宜居、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新黑河。

  “幸福东北”网络主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辽宁省委网信办、吉林省委网信办、黑龙江省委网信办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将于9月17日启动,选取辽宁、吉林、黑龙江重点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企业、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宣传各地推动经济民生发展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黑河模式”绘制平安消防    2020年09月11日
  • ·辽宁省委常委名单和简历    2020年09月01日
  • ·江苏省委常委名单+简历    2020年08月07日
  • ·广西自治区政府领导名单和简历    2020年06月25日
  • ·吉林省委常委名单和简历    2020年05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黑河:抓住发展新机遇 打造幸福新黑河

    2020-09-17 10:0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赵滢溪):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辽宁省网信办、吉林省网信办、黑龙江省网信办主办,中国经济网、黑河市委网信办承办的“幸福东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云座谈”黑龙江黑河专场活动举行。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世峰,黑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狄恒,黑河市副市长张瑾忠,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海东参加了此次云座谈。

      座谈会上,李世峰介绍了黑河市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黑河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是一座开放包容的活力之城、休闲养生的生态之城、物华天宝的富饶之城,也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之城,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投资价值全域旅游目的地奖”“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城市”“全域旅游创建典范城市”、《魅力中国城》竞演最高奖“十佳魅力城市”等称号。黑河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仅一江之隔,被形象比喻为“中俄双子城”。黑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对俄开放合作前沿地位日益显现。2019年9月,黑河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被赋予了建设跨境产业集聚区和边境城市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肩负起扩大对外开放的国家使命。

      近年来,黑河以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跨越发展、全面振兴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具体体现在,通过全力推进自贸片区建设,制度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目前,黑河自贸区内注册企业达到797家,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统筹中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速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中俄边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全面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黑河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振兴发展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此外,黑河市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领域财政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5%以上,让群众在共治共建中共享发展成果,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9月初,黑河市承办的第三届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一大批全域旅游新地标精彩绽放,一系列新业态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承办旅发大会已成为黑河展示旅游新形象、打造旅游名品牌的重要载体。黑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狄恒表示,黑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提升一个大会承办地”的总体目标,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效率,举全市之力做好承办工作,采取“云上+线下”的办会模式,呈现了一届 “高质量、有特色、有创新、有热度”的旅游盛会,实现了黑河旅游的“七融合”“七提升”。关于“后旅发时代”黑河的旅游发展,狄恒认为,第一,黑河将在延续旅发大会热度上持续发力。第二,黑河将在发展全域旅游上提高站位认真谋划。第三,黑河将不断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第四,黑河将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第五,黑河将加大旅游品牌培育和推介力度。“‘十一’黄金周和冰雪季即将到来,黑河欢迎各位游客走进黑河、畅享黑河,感受黑河的生态之美、冰雪之美、民俗之美、异域之美、康养之美。 ”狄恒说。

      黑河市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特别是今年以来,黑河市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增进了民生福祉、提升了城市宜居度和美誉度。黑河市副市长张瑾忠表示,黑河以5A级景区为标准,突出自然生态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和异域风情之美,全力实施景城一体化建设。黑河由表及里完成了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颜值”和“内涵”得到全面提升,不仅增强了旅游吸引力,而且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幸福,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市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自2019年9月17日,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挂牌一年来,黑河自贸片区围绕“建设跨境产业集聚区和边境城市合作示范区,打造沿边口岸物流枢纽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的工作目标,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社会关注度显著增强,开放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不断凸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海东介绍,现在的黑河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成果突出,在第一批10项创新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创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设、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监管体系集成创新、跨境电力贸易与落地加工、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等4项创新案例上报国家。“党旗引领 创新自贸”党建引航工程成为全国首届自贸区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为全国自贸区奉献可复制、可推广的“黑河样本”“黑河智慧”。王海东指出,未来黑河自贸片区将深入落实国家自贸区发展战略,打造大桥经济,构建双循环发展体系,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当前黑河已站在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机遇,迎来快速振兴崛起的最好契机。今后,黑河将充分利用这些新机遇,牢牢把握后疫情时代的新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乘势而上、趁热打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打造经济繁荣、开放创新、生态宜居、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新黑河。

      “幸福东北”网络主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辽宁省委网信办、吉林省委网信办、黑龙江省委网信办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将于9月17日启动,选取辽宁、吉林、黑龙江重点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企业、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宣传各地推动经济民生发展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