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而立高新迈向世界一流

2020年10月30日 14:44   来源:杭州日报   

  文/孟娇 肖鳕桐

  今年,杭州高新区30岁了,杭州日报65岁了!

  当你翻看这个版面时,时光在笔下轻盈漫步——

  1990年春天,杭州高新区“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文三路199号起航。

  从1991年杭州高新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到发展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从1996年滨江区在三个乡镇上成立,到2002年两区合并,高新区(滨江)实现跨江发展,成为全国创新创业高地……

  作为杭州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迈进的桥头堡,三十年来,高新区(滨江)向着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宏大目标,一步步砥砺奋进,一步步扎实前行。

  往事并不随风。

  杭州高新区是一段历史的创造者,杭州日报是写下章节的执笔人。站在时间的节点上,我们选择了三个地标来诠释这段走过的日子,一寸一寸梳理这片充满激扬奋斗情怀的创新创业热土。

  撷取当年的片段重现于此,当然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杭州日报承袭“激情为笔,思想为墨”的传统,再次审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惊人变化,镌刻下高新区(滨江)更深层次的使命与光荣。

  江南大道

  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主轴

  2003年7月17日,杭州日报举办“杭州人看新杭州”活动,征集了一百多名幸运读者,在短短半天时间里领略了杭州城市化建设中的巨大变化。

  在次日杭州日报的头版和4版中,诸多笔墨记录了新老杭州人对江南大道的啧啧称赞——

  “听说江南大道有110米宽“,杭州华商集团的孙本钰老人,忍不住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小时候我们来时这里还是乡下,现在造了这么美、这么宽的马路,不是亲眼看到,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宽敞整洁的双向六车道、绿意盎然的隔离带,这条联通钱江一桥、连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大道,成为通向杭州市区的迎宾大道。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也是创新生态的重要一环。江南大道一边引江北文教区人才与技术的创新活水,一边打通了海内外人才涌入高新区(滨江)的物理通道,拉近了高新区与世界的距离。

  快,最早形容这条被创业者称为“绿波带”的道路。2006年,车子开到江南大道上,10公里路程,18个红绿灯,只要一脚油门,就能“一路绿灯”。而如今,“快”,已经成为这座年轻城区的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当年道路两旁的整齐划一的“红屋顶”,已经变成了耸入天际的高楼大厦: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互联网+”等优势产业,先后培育和壮大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网易等世界级领军企业,“树大根深”的产业集群已傲然崛起,“数字滨江”已然形成独特发展魅力。

  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高新区(滨江)近五年GDP年均增长12.2%,累计培育上市的企业52家,尽管疫情来势汹汹,但高新区(滨江)在上半年依然取得了GDP增速7%的成绩。

  一条江南大道,半部发展历史。

  诚然,随着高新区(滨江)发展之快,让江南大道相对“慢”了起来,但在张弛之间,技术、人才和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也激荡着创新创业的澎湃动力,推动着高新区(滨江)向着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奔去。

  大小莲花

  新城蝶变的崭新面孔

  “绿油油的苋菜,叶子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的水珠,粘着泥土的菜根上还带着田野特有的香味……想吃这样的新鲜蔬菜,你不妨去滨江区西兴街道的七甲闸村。”

  这是2006年11月22日刊发在《杭州日报》“寻找杭州最美的村庄”栏目中的一则报道。谁能想到,短短十多年,在钱江南岸这片围垦出来的青青菜地上,绽放出一大一小两朵“莲花”,待2022年杭州亚运会到来时,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致面孔、独特的韵味和开放的精神,向世界敞开怀抱。

  “大莲花”是人们对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的“昵称”,有“北鸟巢南莲花”的美誉,而毗邻“大莲花”的网球中心T1决赛场馆“小莲花”则在第14届FINA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期间,惊艳了全世界,更在今年10月17日,为杭州高新区的30年而灯光璀璨。

  为了推进滨江沿江一带的城市化进程,2006年11月,杭州市提出规划建设奥体中心的设想,要将杭州奥体中心建设成为推动杭州城市发展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强大引擎。

  大幕由此拉开——2009年,滨江区七甲闸村拆迁,村民开始向市民转变;2010年1月“大莲花”打下第一根桩;2012年底,“大莲花”混凝土部分全面结顶;2018年,“大莲花”基本完成,“小莲花”开门迎客;就在去年8月,“大莲花”完成首秀……至此,杭州奥体中心“大小莲花”真正从一张蓝图变为现实,也见证了“国际滨江”现代化科技新城的美丽蝶变。

  一座新地标,不但记录着钱江南岸这一方水土的过往,也承载了一个城市如潮水般不断奔涌的未来。

  如今,与“大莲花”一同“绽放”的,不只有老百姓的幸福笑容,还有滨江城市面貌的蝶变——海康威视、大华、安恒信息、吉利等一幢幢亩均高产的大厦如雨后春笋,白马湖畔的 “动漫节”“文博会”也成为“文化大片”的世界舞台……

  而送走了七甲闸村民的“大小莲花”,又迎来了奥体社区新居民的温暖守望,“亚运会就在家门口举行,我们希望,亚运会期间,能给世界人民留下一种大气开放、热情文明的杭州印象!”

  最美跑道

  “三态融合”的时代脉动

  1997年7月9日,钱塘江滨江浦沿段告急。由于堤塘裂缝,汹涌而来的洪水迅即淹至平日作为村里公路用的二线堤塘。

  当时,杭州日报的记者日夜守在前线,记录了这场众志成城的历史片段。据1997年12月14日《杭州日报》的报道,“7·9”洪灾和11号台风的肆虐,给滨江造成了高达1.2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而这场险情,也让滨江区下定了决心,此后,原计划要花10年到15年建成的堤坝,自1998年1月开工,到了2001年12月就建成了。

  建设标准堤是一项投入大、经济效益却很难直观显现的工程,但滨江全民参与,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多年捐资建设海塘,不但为全区人民安全筑牢生命线,也为2002年两区合并后,高新区(滨江)的飞跃发展筑牢了扎实的保障线。

  产业兴,城市新,一批又一批人才纷至沓来,随着潮起潮落,这条江堤,也因“产城人”融合的需求而不断演变——

  2003年至2005年间,高新区(滨江)对沿江景观进行提升改造,位于滨江公园内的钱江龙雕塑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青铜龙雕塑,是钱江南岸的亮眼一笔;自2008“奥运年”起,高新区(滨江)沿江的公园绿地、环境生态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2016年G20杭州峰会在钱塘江畔召开,作为向世界展示杭州形象的重要窗口,高新区(滨江)将闻涛路和江堤之间的普通绿化带改造成了彩色跑道,并种上了紫薇和樱花,从那以后,在13公里长的沿江堤塘上,高新区(滨江)有了一条享誉全国的“最美跑道”,也成了城市“网红”,每到樱花和紫薇盛放之时,都会成为杭州日报最常见的“景色”。

  从滨江公园、射潮广场到一桥公园和六和公园,“最美跑道”串联了沿途的自然美景、文化景观,虚虚实实间,尽显滨江的自然和人文风骨。而这条标准堤,也逐渐成为一条沿江慢生活休闲观光带。

  如今,标准堤已经成为全民共享的空间,书写着高新区(滨江)的奋斗者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故事,也记录着一个时代产城人“三态融合”的历史篇章。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杭州高新区:而立高新迈向世界一流

2020-10-30 14:44 来源:杭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