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 人民城市的成都实践

2021年03月10日 16:54   来源:成都日报   

  李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首倡地,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公园城市的建设,从底层逻辑与系统实践上深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示范区”建设可以说是人民城市建设中的“成都实践”。“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深刻体现了“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空间上的叠合。

  厚植人本关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城市发展主体性的深刻阐明。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过程中,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灵魂。成都近些年的公园城市建设,即是从人的城镇化入手,从人对人居环境的需求出发,进行了构建人与空间、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城市形态的独创性实践。与城市建设和发展领域的传统模式不同,公园城市可谓是为成都量身打造的城市发展方案,体现了本土性、地域性和原创性。在公园城市的城市营建中,传统国人寄情山水的人文品格、市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愿景、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都在其中得到体现。公园城市是我国近些年在人居环境建设领域中的一个标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以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作为核心叙事的模式,引领着各地城市发展实践的推陈出新,一种更为人性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格局开始出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案例作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列入其发布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中。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承载着新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样的价值导向,促进了城市面向未来的转型发展:从工业文明导向下作为空间生产的机器,转化为生态文明导向下作为市民绿色、健康的幸福家园。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成都公园城市在2019年的宣传片中的一句话:“公园城市,是仪式感,是爱。”这句话体现了城市的人本关怀,城市也不再是冰冷的容器,而成为人们心之所向的温暖港湾。通过公园城市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品质,进而提升居民幸福感,已经成为近期各地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

  增益幸福美好生活

  城市不仅仅与公共空间交融发展,对于空间使用的主体——人来说,市民群体的需求愈发多态,公园城市通过多级公园系统的构建和多元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体现了多元性、普惠性、开放性和公平性,实现了城市的共享发展、共同得益。

  曾有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城市的本质进行过论述。但城市的本质是人的聚集的观点,获得了普遍性的接受。法国大家卢梭就说过:“房屋只构成城镇,市民才构成城市。”按照日常生活都市主义的观点,城市作为人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的日常生活,塑造了城市的品性和精神,构建了城市新的要素组成和都市想象力的形式。列斐伏尔有言:“正是看似琐碎的日常生活构成了社会体验的所有基础,也是空间争论展开的真正范畴。”人们生活在城市,与城市的空间和环境不断发生互动,人们改变着城市风貌,而城市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观,更加注重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和心理感受,强调人民在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更好满足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优势,把“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成都市作出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战略部署,深刻体现了人本发展思路,体现了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从名字来看,“幸福”“美好”“生活”几个关键词,就定义了以人为核心的发展基调,与以往的工程示范不同,更强调从市民需求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个性化需求,承载情感寄托,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构建市民对于城市幸福生活的共同认同和新时期城市的市民精神。而最终,人民群众的满意,也成为十大工程建设的评价标尺。

  描绘家园新理想

  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模式下,城市之间相互竞争的不再是资本、土地、高楼大厦,人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成都的繁盛、鲜活、充满活力的市民生活,是城市特色的形象,也吸引着大量“新成都人”前来。近年来,一大批年轻人选择来到成都安家。吸引他们的,除了四川美食和潮流文化外,更多的是“安逸”的都市生活氛围。在各大城市在科技进步、财富积累的道路上不断跃进时,“996”的人们越来越困惑:为什么技术越来越进步,城市人越来越累了呢?从这个角度讲,城市的幸福生活氛围,需要以人为本,重新协调技术与社会、空间的关系。城市本质是人的集合,城市的形态是快乐生活的模样,唯有从人幸福美好生活出发,才能回归城市发展的初心。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将促进成都生活城市优势的长期保持。预计成都人口净流入态势将在“十四五”期间继续保持。“巴适得很”的城市生活,作为城市竞争力,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异乡客汇聚在这里成为“新成都人”。更重要的是,公园城市的建设,将城市真正打造为服务型空间,街头巷尾都成为居民的客厅、办公室、起居室、活动室,整个城市像家一样温暖、贴心、美好,引领着成都人健康、幸福生活方式的不断优化。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强调情感的归属、幸福的筑梦,通过美好生活范式的打造,让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更加鲜活和真切,真正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家园理想。

  营造城市新场景

  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城市发展新范式,将为城市持续的发展和繁荣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十四五”时期,成都提出要基本形成四级空间体系和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入则自然清幽、出则繁华拥簇”的美好生活图景,已在成都徐徐展开。

  公园城市不仅是为市民提供多元活动空间,更是打造了一批城市级的全景化、全时化、全民化、休闲化的文化旅游创新场景。城市不仅是一个大公园和会客厅,更是一个创新实验室和样板间。承载了地域文化、生活方式、情感归属的公园城市,既是幸福居住空间,也引领着面向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高品质的场景营造,蕴含着无数新形态的消费模式、经济活力和商业机遇。

  密切结合生活场景的“十大工程”,将极大地推进消费场景的升级、生活体验的升级和产业培育的升级。多样性、充满活力的都市生活,将引领新业态、新消费模式的快速增长。公园城市中全城、全域、全景、全时、全龄的生活和消费的参与,将创造无数的商机,为产业升级和商业提质打造全新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市场化逻辑推动城市的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创新产业联盟,优化政企关系,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公众参与,将有效地为创新创业构建泛在应用场景,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需求中心和双循环的战略腹地。

  最后,以人为本的公园城市建设,强调人的个体叙事。公园城市的建设,将促进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强化城市治理的公共性,强化市民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公众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优化完善市民社会的构建。2020年,城市在经历科学精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也见证着更加人性化、绿色、包容、健康的发展之路。公园城市建设的变革,促使城市发展的话语体系更加从宏大、刚性方向向人性化、柔性的方向转化。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也将向更多的城市输出“成都经验”。

  作者: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高级城市规划师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公园城市 人民城市的成都实践

2021-03-10 16:54 来源:成都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