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3日 蓝晓)

2021年03月23日 16:03   来源:贵港市政府   

  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3日在贵港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理市长蓝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聚焦“六稳”“六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势能加速集聚,较好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面对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创造性建立“五户四联”“四级包干”工作机制,织牢防控“五张网”,落实“四早”“四集中”,实现了不发生病例死亡、不发生医护人员感染、不发生大面积疫情的目标。在安与危、生与死的重大关头,全市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党员冲锋在前、干部闻令而动、公安干警日夜值守、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志愿者无私奉献、企业家捐资助力,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全力支持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派出33名医护人员和筹集一批物资驰援湖北,充分展现了贵港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及时出台援企稳岗政策,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和工业稳增长、服务业稳增长、农业稳增长“四项百日竞赛”活动,推行“四增加”“三班倒”,争分夺秒复工复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财政收入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领跑全区。

  (一)经济保持向稳向好发展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成效明显,获自治区人民政府通报表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6%、增加值增长11.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重点传统行业工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推进“双百双新”等工业项目,中强铝业、绿源电动车等130个投产,修正药业、龙派纸业等232个开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2家,总数达794家;荣获“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市”称号,贵钢集团连续四年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11家企业入围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0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量146.8万吨。新增富硒种植面积5000亩、新认定富硒农产品14个。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34家、家庭农场320家。8.4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通过自治区验收。新增稻渔综合种养1.5万亩,生猪存栏增长68.2%。新增农产品加工集聚区5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7%。

  服务业恢复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5%,“暖心消费节”带动消费突破3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增长30.9%,贵港港成为珠江水系首个亿吨内河大港。成功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和国内旅游消费分别恢复至上一年水平的75.2%、74.6%。

  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100%,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6亿元,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5亿元;“五网”项目完成投资186.8亿元。策划储备项目3017个,总投资额8277.8亿元。获得专项债资金39.4亿元,开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5个。新增项目用地指标2.7万亩,盘活存量土地3.1万亩。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增长18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个,转移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3项,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35件。新增有效注册商标3662件。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2个。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覃塘区荣获“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城区)”称号,港南区荣获“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城区”称号。五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40.3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桂平市实现脱贫摘帽。建成农业扶贫示范区926个、扶贫车间490个;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其中70个超10万元。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7.5万人。全面打赢“四大战役”,资助贫困学生20.1万人次;所有贫困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全面消除贫困户住危房现象;贫困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100%。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4%,PM2.5平均浓度下降17.1%,是有监测数据记录以来历史最优值。河湖长制实现有名有实有效,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没有发生土壤污染突发环境事件。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1%。森林覆盖率46.85%。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力有效。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稳妥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大幅提升,食品药品管理得到加强。

  (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率先在全区启用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率先在全区启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率先在全区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规范化。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34.4亿元。“市长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深入开展。

  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区前列。药品集中采购改革加快推进,单品种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7.7%。供销社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经营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贵港荷城农商银行挂牌运营。科技、教育、环保、水利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

  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新签约项目384个,合同投资额1399.8亿元,修正药业、雅迪集团、绿源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贵港。成功引进“三企入桂”项目167个,合同投资额1276.2亿元。新开工招商项目220个,到位资金59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5.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405万美元。

  (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取得初步成果。安澜公园、高铁站前广场二期建成使用。高铁片区高架桥投入使用,同济大道北延段、迎宾路北延段道路打通,解决了城市南北车辆通行不畅的问题。建成地下管网335.4公里。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一网一云一图”和“一平台两中心”。强化城区清扫保洁作业。重拳打击城市乱象,“双违”整治有效推进。

  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三桥通车,大藤峡水运枢纽、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通航,“九路两桥”全面启动。新开通3条城乡公交线路。桂平军民合用机场、贵港城区通用机场、平南北帝山至桂平蒙圩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农村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19公里,新增通二级公路乡镇5个。建成防洪堤7.7公里、渠道防渗54.7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1万亩。完成垦造耕地和“旱改水”7.9万亩。新增配电线路139.3公里,建成配变台区795个。18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6100个村屯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完成乡村风貌提升工程2752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深入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大行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狠抓扫黑除恶“六清”攻坚,深入开展矛盾风险动态排查、防范化解,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6.4%。加强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坚持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信访秩序实现根本好转。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工作。

  (六)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建成中小学校、幼儿园14所。西江教育园区初见规模,贵港高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招生,广西贵港工业学院一期建成。公办幼儿园实现乡镇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消除大班额、大通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职业教育规模扩大,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取得新成绩。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完成87家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升级改造,建成15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所有二级以上医院“三防”系统建设达标率100%。所有乡镇医院参与医共体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实现标准化。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功承办第四届全国国学春晚,话剧《压舱石》在全区14个市巡演。行政村实现广电光缆“村村通”。完成大南门修缮工程,建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3个。大安消防校水柜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建足球场95块,入选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

  社会保障不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1.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8%。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2.1%、20.5%,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提高12.5%。市第一老年养护院主体建成。棚户区改造3114套,老旧小区改造7129户。

  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优抚、军民融合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优待优抚政策,建成1250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效,档案、史志、社会科学工作实现新发展。老年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外事、公积金、二轻联社、机关事务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并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文联、残联、贸促会、社科联、工商联、红十字会、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税务、海关、边检、海事、农垦、邮政、水文、气象、烟草、盐业、石油化工、船舶检验、地质勘探、无线电管理等中区直各部门和驻贵部队、武警官兵,为贵港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持重大问题向市委请示报告,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出台规范性文件11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14.9%。深入调查研究,推动“四不两直”常态化。强化审计监督,严查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加强政务公开,政民互动渠道更加畅通,政府工作更加接地气、顺民心。

  各位代表,一年来令人振奋的发展成就,标志着我们走过了辉煌的“十三五”。“十三五”时期,我们砥砺奋进,自强不息,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征程,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五年来,我市经济实力持续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799.8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352.7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GDP由18711元提高到30415元,年均增长7.6%。财政收入由72.7亿元提高到143.8亿元,年均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

  五年来,我市产业发展持续加快。被国家和自治区分别定位为全国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8%、增加值年均增长12.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6%;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占全区内河港口的66%;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消费年均分别增长15.6%、21.6%,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

  五年来,我市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累计实施主要建设项目1623个,完成投资1980.4亿元,年均增长20.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49.3亿元,比“十二五”增加938.4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55%,贵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

  五年来,我市城乡建设持续发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86平方公里,比“十二五”末扩大了2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0.3%,比“十二五”末提高了3.8个百分点。罗泊湾大桥、青云大桥、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贵港园博园等一批重大市政项目投入使用。蝉联自治区文明城市“四连冠”,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和广西卫生城市。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五年来,我市民生保障持续提升。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0.3%。空气质量优良率比“十二五”末提高6.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30.8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文体事业成果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获评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我市解放思想、砥砺奋进的五年,是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五年,是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一以贯之守初心、担使命、促发展;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始终坚持开放带动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持之以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心全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积极践行“四为”为政理念,全力以赴抓落实、重实干、见成效。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界人士、驻贵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参与贵港建设的劳动者,向所有关心支持贵港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优;城市管理不够精细,“城市病”问题也比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少,等等。此外,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思想解放、担当作为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乘势而上,赶超跨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根据《中国共产党贵港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实好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的统一部署,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为政理念,实施产业强市的主导战略、东融南向的开放战略、改革创新的驱动战略、绿色共享的发展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工业振兴、乡村振兴、交通振兴、文旅振兴,奋力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核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

  根据《建议》,市人民政府编制了《贵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经大会批准后,市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纲要》(草案)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经济综合实力更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西部地区和全区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力争到2025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新能源(智能)汽车和电动车、木业产业、纺织服装服饰、建材等4个千亿元产业,建成工业总产值千亿元的覃塘产业园、500亿元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

  ——科技创新活力更足。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实施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着力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水平更高。加强改革攻坚,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争营商环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依托港口做好“向东”“向南”两篇文章,全面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动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开放合作引领高质量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

  ——城市乡村面貌更美。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美丽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完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交通体系,打造“两横一纵”高速铁路网,构建“四横四纵一环二联”高速公路网,建成西江流域航运中心,实现航空零突破。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在塑造乡村“形、实、魂”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生态环境质量更优。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建设美丽幸福河湖。严格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化综合利用;实施节能减排,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全面建成林长制,森林覆盖率达到47%;实现贵港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人民生活品质更好。聚焦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着力解决好学位、床位、房位、车位、蹲位、摊位、岗位等问题,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港,打造更具含金量、更有认同感的幸福贵港。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一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一定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凝心聚力、同心同向,携手谱写建设壮美广西的贵港篇章!

  三、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1%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内。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增量提质。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以上。推进“双百双新”“千企技改”工程,推动雅迪电动车产业城、中强铝业电动车、桥裕包装纸等项目开工,奕安泰医药、志光家具、汉邦木业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打好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城(贵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攻坚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推进产业强链延链补链,重点传统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

  提升产业园区能级。启动工业振兴三年行动,聚焦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百亿级产业项目、十亿级税收企业,加快园区调规扩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市产业园石卡园和粤桂园、桂平西江船舶修造产业园和红星美凯龙家居产业园、平南服装国际时尚产业园、港北电动车产业园和修正医药产业园、港南玄武岩新材料产业园、覃塘绿色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和国际绿色家居产业园等10个产业园建设,力争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以上、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实施园区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每个园区配套规划建设一所综合学校、一家综合医院(卫生院)、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个体育活动场所、一个租赁住房小区、一个商业综合体,设立一个公安派出所(警务点)。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园区行政管理和行政效能。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挖潜提质促进消费,推进义乌小商品城、亿上仓储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建改造一批农贸市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4%以上。推进大藤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布山古郡、九凌湖风景区等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扶持高星级饭店建设,加大旅游美食开发,支持旅行社和旅游人才建设,力争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消费恢复至2019年水平。办好富硒农产品推介、新能源汽车展销等促消费活动,培育发展文化创意、家政服务等产业,推动在线教育、互联网诊疗等行业发展。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贵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围绕现有重点产业,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综合体,启动贵港西江硅谷科技大厦和国宏智鸿总部科创中心项目。坚持招才引智,着力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精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技术市场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提振县域经济。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各项措施,打造经济强县,力争桂平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平南县突破320亿元,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增速高于全国、西部地区和全区平均水平。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抓好教育、产业、就业、金融、健康等帮扶工作,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切实消除返贫风险;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进一步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让脱贫群众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支持桂平市申报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做强做优现代特色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产量147.2万吨以上。创建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市,新增富硒种养生产基地5000亩以上、富硒农产品认定5个以上。稳定糖料蔗种植规模,新增糖料蔗种植1万亩以上。推广生态养殖,创建稻渔稻虾生态综合种养、陆基圆桶水产品生态养殖等特色养殖示范点5个以上。加快生猪恢复生产,生猪出栏300万头以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5%。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推动特色优势农业向种养、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和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把贵港打造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农村公路建设,改扩建乡村公路300公里以上。推进防洪、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大藤峡灌区工程。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三年大会战,完成垦造耕地和“旱改水”13万亩。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一拆二改三治四化”,强化“两高两道”沿线整治,完成6000个村屯“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建成600个设施完善型和30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完成农户改厕1950户以上。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向善向上向好。开展“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活动,营造上下同心、各界支持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中央、自治区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依法依规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更多事项集成办理,让群众办事不求人、办事少花钱、办事省时间。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全面提升监管效能。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产业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到就到位。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全力打好国有“僵尸企业”出清及职工安置攻坚战;开展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进一步做好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行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备案试点。扎实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制度改革。稳慎推进覃塘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医药卫生、林业、教育、科技等领域改革。

  扩大招商引资。加强产业链招商,精准发力、招大引强,深入实施“三企入桂项目落实、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新签约项目240个以上,合同投资总额1000亿元以上。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引进一批支撑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项目、一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竣工率,力争落地总投资超100亿元项目5个以上、超50亿元项目10个以上。

  加强开放合作。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0万吨以上。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贸进出口。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建设,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南宁都市圈、“一带一路”,主动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持产业发展定力,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公共领域投资。开展民营企业纾困解困专项行动,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围绕“东联西扩、南延北保”,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北环南环西环路段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江南大道市政化改造等项目,打通迎宾大道、布山大道、同济大道等“断头路”;开工建设苏湾大桥、中心城区至覃塘城区道路市政化改造、泸湾江取水口迁移工程、市民中心、市自然博物馆,加快推进南山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造老旧小区3800户以上,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设公交都市,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强城市主干道、江滨休闲运动公园、郁江两岸增绿补绿,见缝插针建设街头公园绿地、微型绿地,让城市更加绿美、更加靓丽、更加畅通。

  增强城市管理能力。强化城市清扫保洁,以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颜值。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城区分时段智能化停车收费,整治违规设置停车位停车场行为,全面清理“僵尸车”。严厉打击占道经营、散货运输撒漏、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电动车乱闯乱窜、车辆逆行乱穿等城市“顽疾”。重拳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实现“双违”减存量、零增量。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九路两桥”、西外环高速公路建设,建成西外环高速公路连接线。配合推进覃塘至柳州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桂平东塔至蒙圩一级路、覃塘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建设,积极推进平南北帝山至桂平蒙圩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善西江产业园区、九凌湖景区对外路网。配合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升级改造,实施桂平棉宠作业区、平南丹竹港公用码头、覃塘和顺港口等项目;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级现代物流基地、苏湾现代物流园、平南智慧物流园建设,推进贵港西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完成金港大道供水主干管项目,建成郁林路地下管廊。加强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以港兴城、以城兴港,提升城市集聚和承载能力。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宜居贵港

  改善环境质量。扎实推进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扬尘治理,强化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管控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强水域岸线空间管理,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主要河流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和污水直排河湖。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采矿、非法取土等行为。

  完善环保设施。实施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工程,开展燃料脱硫、除尘、高效燃烧关键技术攻关,改造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推动木材产业园区集中供热。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50%以上。推进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异地搬迁扩建。强化建筑垃圾管控,新建建筑垃圾消纳场2座以上。

  加快绿色发展。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实施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化改造。支持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发展,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及应用。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居住。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植树造林7万亩以上。

  (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2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设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市技工学院。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织牢社会保障网。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基本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落实低保群体和特困家庭的保障政策,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健康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规划建设一批养老服务设施、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大残疾人、孤儿帮扶力度。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经济适用房1200套以上,改造棚户区1900套以上,规划建设一批解决乡村学校、乡镇政府、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基本居住生活的租赁房,让乡村教师、基层干部和医护人员安心、安身、安业。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启动西江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力争荷城三中、新华路小学等9所以上学校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和平路小学、园博园小学等5所以上学校。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规范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高等教育,力争广西贵港工业学院实现招生。统筹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打造一批广西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名师名校长。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加快建设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改扩建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开工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城区分院、平南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规划建设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项目,启动市第五人民医院、市传染病重症患者救治中心、覃塘区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前期工作。深入推进分级诊疗,提升远程医疗服务,县域内基层就诊率65%以上,让群众看病就医省时省心更省钱。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增加和优化养老托幼医疗服务供给。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培养150名以上全科医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推进文化体育建设。抓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精品创作、展演工作,讲好贵港故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好“和为贵”文化节和“荷花展”活动。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设桂林郡遗址公园,规划秦城汉河古韵遗风景观带、南湖历史文化旅游区。以筹备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为契机,加快各类体育场馆建设,开工建设市体育学校,推进中国东盟体育搏击中心项目,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培育体育品牌赛事。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港。深化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进平南全民应急教育基地建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实行安全隐患整改挂牌督办制度,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化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坚决打击黄赌毒、涉枪涉爆和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

  统筹发展其他事业。强化退役军人服务,推进优抚褒扬事业,提升双拥工作水平。深化国防动员准备,加大国防教育力度,提高民兵工作和兵员征集质量,建成市民兵训练基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地方志、地方史编修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文联、残联、贸促会、社科联、工商联、红十字会和法学会等群团组织作用,支持海关、边检、海事、税务、农垦、邮政、通信、水文、气象、石油化工、烟草、电力、金融、盐业、船舶检验、地质勘探、无线电管理等中区直部门工作。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从政治上认识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在贵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重大问题向市委请示报告。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推动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加强、全面过硬。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好各类建议和提案。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依法依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八五”普法。

  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提高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建设本领。发扬“三牛”精神,践行“四为”为政理念和系统观念,建立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清单式管理、专班式推进、全链条落实,营造广大干部拼命干、群众合力加油干、破解难题马上干的浓厚氛围,推动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让实干担当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绩效考评,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保障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

  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政府系统管党治党责任层层传导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落实为基层减负的各项规定,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厉行勤俭节约,带头过紧日子。推进审计全覆盖,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力度,加强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全面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实防线。

  各位代表,荷城已成腾飞势,风劲扬帆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贵港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3日 蓝晓)

2021-03-23 16:03 来源:贵港市政府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