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二○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许昌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许昌市人民政府市长 史根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复杂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449.2亿元、增长2.7%,增速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1.8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防控战疫情,人民生命健康得到有力保护。去年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反应,果断行动,抓实抓细防控措施,快速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坚持生命至上,全力救治患者,仅用35天实现确诊病例“清零”。扎实做好常态化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抓好重点人群、场所精准防控,去年2月19日以来无新增病例,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坚决保护了全市人民生命健康,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稳运行保增长,经济持续回稳向好。把稳定经济基本盘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拉动经济恢复正常。在全省率先出台18条具体措施,创新建立“链长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把保市场主体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四个一百”“两个健康”“一联三帮”行动,精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100余条,减税降费25亿元,新增贷款239亿元,市场主体逆势增长8.4%。着力抓好项目建设,18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5.1亿元,黄河鲲鹏生产基地二期、平煤隆基4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等35个项目投产达效。改善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网络消费、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业态,推动服务业稳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19.4亿元。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实施发制品振兴计划,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完成进出口总值135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24.6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
(三)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扎实推进“2020创新年”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42家、比上年翻一番。培育壮大新兴产业,102个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83.5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9%。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建5G基站1893个,中心城区实现5G连续覆盖。深入实施“三大改造”,“上云企业”达到6106家,4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金融业健康发展,实现直接融资230亿元,开普检测主板上市。文化旅游业平稳发展,鄢陵县成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省级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襄城县雷洞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新建高标准农田21万亩,粮食产量首破300万吨,“花菜药烟”特色产业优势凸显,生猪存栏恢复至2017年的83%。
(四)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输血”“造血”并举,扎实推进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亿元,完成扶贫项目1405个,发放扶贫贷款29.2亿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强化兜底保障,创新推出“四院一中心”等模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六控”措施,深化“三散”污染治理,空气质量大幅改善,PM10、PM2.5、优良天数全面完成省定目标,优良天数增幅全国第3。扎实推进碧水、净土保卫战,3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五)重统筹促协调,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全面启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初步形成“1+6+N”政策制度体系,首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迈出关键一步,国家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深入推进郑许一体化,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建设顺利,沿线产业布局加快,郑许立体快捷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推动城市建设提质,353个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完成投资485.4亿元,200个项目竣工投用,城市“颜值”“气质”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四改一增”,改造老旧小区434个,完成主次干道铣刨罩面113条,新打通断头路35条、改造积水点33处、增加供暖面积141万平方米。扎实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达到15.2万户,建筑固废利用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城市“四治”,加强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在全省唯一荣获“2020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以全国第七、河南第一的好成绩,第三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在中部地区唯一被中央文明办通报表彰。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67个,改造农村户厕7.65万户。完成林业生态建设27.5万亩,“果树进村”覆盖面达60%以上。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长葛市成为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市),禹州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第55名、全省第2名。
(六)增动力蓄后劲,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201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i许昌”掌上政务服务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学校集团化办学等改革迈出坚实步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部挂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4家市属国有投资公司市场化改革进展顺利。公共资源交易、财税、电力、价格等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创新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招商工作,新签约项目188个、总投资1068亿元、到位资金405亿元。强力推进豫沪合作,举办长三角招商活动周,与上海电气、平安建投等企业实施战略合作。着力深化对德合作,新签约项目32个、落地19个,百菲萨、欧绿保等德国独资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全省首家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获批,中国(许昌)国际发制品交易市场开业运营。
(七)保民生守底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决兜住民生底线,加大民生投入,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及时出台稳就业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减征企业社保费9.49亿元,发放应急稳岗返还补贴2.59亿元,帮助54.1万农民工返岗复工,新增城镇就业5.4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6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8.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2.19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053套,基本建成2670套,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启动新一轮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4所、幼儿园39所,超大班额基本消除,在全省率先普及学前教育、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市中心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成投用,基层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市场监管、信访稳定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公众安全感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倡树“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作风,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意见和建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同时,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人民防空建设,持续深化双拥工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强化,第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五连冠”。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残疾人、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持续加强。史志、统计、体育、档案、气象、地震、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我们积势蓄势、砥砺奋进,努力探索路径、打造样板,在“办好大事、办妥急事、办成难事”上接续发力,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十三五”发展目标总体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这五年,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末的1.4倍,年均增长7.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04.9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5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万亿元,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2698亿元,均为“十二五”时期的1.6倍。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这五年,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3:52.7:42,三产比重提升9.2个百分点。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90%,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成为全省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省级农业产业集群达到10个,农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这五年,城乡建设提速提质。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5%,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郑许一体化成为省级战略,中心城区建成区达到1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00万人。郑万、郑合高铁建成通车,郑许市域铁路即将建成,“川”字形高铁网落笔成型,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全域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县域治理、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变!
——这五年,发展活力更加强劲。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十二五”末的3.8倍。发展环境显著优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突破,市场主体数量翻了一番。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建设,海关总署在许昌设立分支机构。对德合作成果丰硕,加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累计签约项目129个、落地62个,成为全省首个对德合作签约项目数量破百的城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这五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经济活力、生态红利在绿水青山间悄然释放。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PM10、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均超3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十二五”末增加5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中心城区河湖水系全面贯通,国土绿化提质增效,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许昌”从愿景变为现实!
——这五年,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70%以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12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10.4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新增城镇就业35.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5万人。教育更加公平普惠,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6%,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91所,增加学位17.2万个。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高,“15分钟民生服务圈”日益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各位代表!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辉煌成就,为许昌“十四五”扬帆远航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帮助,得益于驻许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是全市人民勤劳付出、共克时艰的结果,来之非常不易,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奋力开创美好明天的信心决心!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许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许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全市经济持续向好态势尚不稳固,投资增长乏力,消费恢复缓慢,外贸稳定增长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部分企业困难较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较慢。城镇化水平偏低,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短板。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弱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能力作风不适应形势要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定直面问题挑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当前,许昌已走到发展位势巩固强化、动能转换加速突破、治理能力系统提升的重要关口,战略机遇叠加、发展蓄势跃升、风险挑战增多的特征明显,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根据市委建议,市政府编制了《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智造之都、宜居之城”。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打造六个高地”的具体定位,即打造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枢纽经济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协同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高地、对德合作先行的内陆开放高地、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高地、魅力彰显的中原文化高地;确定了“八个走在前列”的主要目标,即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前列、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在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前列、在文化繁荣兴盛上走在前列、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列、在治理效能提升上走在前列。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三项重点任务,这里概述为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创新发展,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坚持以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新需求新供给,释放市场化改革红利。建设中西部更具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筑人才发展高地,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建立梯度型现代工业体系。构建高效型服务业生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许昌。迎接数字时代,培育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社会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生活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新样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枢纽节点。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拓展投资空间,扩大“两新一重”领域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打造现代供应链全国领先城市。构建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
二是推动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均衡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加快弥补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促进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种业创新发展,推动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标准打造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可复制的“许昌经验”。加快郑许一体化发展,建设郑州都市圈次中心城市。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提高中心市区辐射带动能力,形成向心发展、组团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和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家庭千兆宽带、农村家庭百兆光纤和乡镇以上5G网络全覆盖。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设交通强市。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能源安全绿色保障水平。实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民文明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中原文化高地。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许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转型,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协同推进城乡生态保护,有效防控环境风险,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强化土壤污染控制,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蓝天、碧水、净土!
四是推动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顺应扩大对外开放新形势,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坚持内外联动、量质并重、全域统筹,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持续深化对德(欧)合作,全面拓展合作新空间。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约的信用环境,提升竞争新优势。
五是推动共享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短板”问题,让全市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就业超过25万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左右。加快建设健康许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市级公立“四所医院”、县级公立“三所医院”,实现医疗卫生优质均衡发展。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妇女儿童和青年全面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六是推动安全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许昌。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一体建设法治许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各位代表!
蓝图绘就未来,伟业催人奋进!我们坚信,按照规划要求,经过五年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时代辉煌!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必须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做好今年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280万吨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实现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实施鲲鹏计算、节能环保、硅碳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5G、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现代化培育计划,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发制品等优势产业能级,推动建材、轻纺、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提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落实“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采用“揭榜挂帅”新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培育壮大黄河鲲鹏产业,汇聚更多配套企业,提升“Huanghe”品牌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推进智能化改造,争创省级智能制造试点10家。抓好智能电梯产业基地、平煤隆基5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等重大项目,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制造品质。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两业”融合,提升工业设计、技术研发、咨询评估、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创业扶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等服务功能,做大做强供应链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壮大家政、育幼、养老、健康、旅游等“幸福产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积极发展新经济。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发展,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组建信息化产业联盟,积极构建黄河鲲鹏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力争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加快莲城智能体建设,丰富“互联网+政务”、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强化产业载体平台建设。实施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着力提升亩均收益,打牢产业集聚区规划、用地政策体系两项基础,打赢存量低效用地盘活、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两场攻坚战,助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实施服务业“两区”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服务业“两区”提质升级。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发展新动能。以创建国家高新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载体,深化“创新年”行动,聚焦“四个一批”,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对接创新优势区域,深化与中科院、北理工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创新资源共享和科技联合攻关,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吸引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研发平台、大型企业及其研究机构,在我市设立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优化提升孵化培育、政策培训、企业认定等服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培育壮大一批省级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雏鹰”企业,加快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建设完善创新载体。复制推广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条支持政策,让更多科技型企业享受“政策红利”。采取经费配套、后补助、奖励等方式,引导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孵化平台建设,做大做强一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星创天地。
深入实施英才计划。坚持“事业引人、环境留人”,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与团队激励机制,新引进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新增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1-2个。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实施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使用奖补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科技与金融合作,用好“科技贷”“科技保”等政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三)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千方百计保护市场主体。深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密切关注市场主体感受,及时完善企业帮扶政策“工具箱”,落实各项减税降费让利政策,精准为企业纾困解难。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实现直接融资135亿元。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用尽一切办法,让企业在困境中活下来、留下来、好起来!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投资行动计划,围绕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等“6大领域”,抓好220个以上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00亿元以上。扎实做好项目服务,实行“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抓好能信热电异地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优化重点项目评估考核制度,开展项目观摩、“四比四看”活动,提升项目建设水平。着眼补短板、强功能、增后劲,深度谋划储备一批体量大、牵引力强的重大项目,稳步提高项目储备总量和质量。
全面促进消费。发挥耐用消费品的带动作用,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促进商品消费潜力释放。扩大县乡消费,高标准建设城乡高效配送示范城市,加快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促进城乡商品和服务双向流通。培育发展新兴消费业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积极推进网络零售、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线上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改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群众消费少烦心、多舒心。
推动外贸平稳增长。鼓励外贸企业开发新兴市场。发挥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作用,办好第3届发制品跨境电商大会,提升发制品出口优势。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出口份额,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
(四)突出宜居之城建设,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中心城区带动与县域基础支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郑许一体化。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加快实施郑许一体化发展规划,持续加强“六大对接”,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加快许港产业带建设,推动《许港产业带发展规划》获批,抓好平安智能制造科技园建设。加快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建设,推进绕城高速、郑南高速郑州至许昌段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有序实施6个市域铁路站点小镇、忠武路沿线、“双创”宜居示范区魏都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发。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走紧凑型、内涵式发展路子。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建设安全、整洁、有序、智能的城市。实施路灯照明、园林绿化、高速出入口等提升工程,抓好毓秀路、天宝路等8条主干道路功能完善工程,扎实推进125个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土地储备机制,提高土地“大收储”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城市“四治”,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全域海绵城市等创建工作。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县域产业支撑,支持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县、示范园区,发展壮大“回归经济”。加快县城发展,提升承载能力,积极承接农村人口转移。深化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创建。加快鄢陵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实施乡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高标准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入落实试验区改革实施方案,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务实推动“5+1”改革,破解乡村振兴“人、地、钱”要素制约,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宅基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帮扶,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以乡村振兴接续推进脱贫村发展。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技术攻关,新建高标准农田6.1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670万亩以上。严格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以“六高”“六化”为方向,实施绿色品牌农产品“五个一”行动计划,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载体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办企办社,培育示范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00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运动战”,防止“一刀切”,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完成6.5万户省定户厕改造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四好农村路”全域创建,新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基本达到100%。规范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排查整治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提升乡风文明。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厚植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务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推开校长职级制,推动集团化办学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扎实推进市属国有投资公司市场化改革。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进平台交易全覆盖。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文化、价格等领域改革。
深入推进开放招商。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加大专题招商力度,拓展豫沪合作,深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交流合作,掀起谋开放抓招商新高潮。大力实施精准招商,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精准引进优质项目,提升产业承接水平。创新招商模式,推进网上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发展“飞地经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对德合作,加快中德(许昌)产业园和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加快开放平台建设,确保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积极申建许昌综合保税区、中国(河南)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扎实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清理重复、变相和违规审批,持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间,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政务流程再造。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加强“i许昌”平台建设应用,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可办”。着力营造法治诚信环境,政府带头守信践诺,引导全社会树立契约精神。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壮大民营经济。深入开展“两个健康”“一联三帮”行动,精准施策纾困解难,助推民营经济提质增效。全面落实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推动政企沟通交流规范化机制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完善培养和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实施企业培育行动,新增“小升规”企业100家、“隐形冠军”企业5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提升行动,突出标本兼治,抓好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控,加快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确保完成省定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深入实施“四水同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地表水质持续改善。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风险防控,加快污染地块治理修复。
加快建设森林许昌。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加强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果树进村”,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1万亩,力争在全省率先全域建成“省级森林城市”,让许昌生态底色更浓更亮!
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研究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化。坚决压减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持续降低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推动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全面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运输结构,加快“公转铁”步伐,开工建设禹州矿山专用铁路线,加快长葛大周“空铁公水”多式物流园规划建设。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工业固废处理的标准制定和产业培育,探索打造“许昌模式”。
(八)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切实办好群众关切的事情,以惠民为民的“升级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一是稳定居民就业;二是实施惠民医疗工程;三是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四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五是提升城市宜居度;六是加快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七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八是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九是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十是扩大村(居)法律顾问服务面。这些实事是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坚决兑现!
稳定扩大社会就业。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落实失业保险普惠稳岗返还政策,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监察,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
全面推进教育新三年攻坚。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扩充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和城市学校学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六个一百”培育工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学校布局优化调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9所、幼儿园20所。抓好教师“两房”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居住条件。支持许昌学院等高校发展,扎实推进河南农大二期工程、中原科技学院、市委党校建设。加大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公平的教育!
深入推进健康许昌建设。实施健康许昌行动,加快市级公立“四所医院”和县级公立“三所医院”建设,依托全市两家三甲医院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或医学中心,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院建设管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县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市体育会展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拓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挖掘许昌特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擦亮三国文化、钧瓷文化、生态康养品牌,构建“一城一都一区二带”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落实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及时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伤职工待遇和优抚对象抚恤标准,适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特困人员、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工作。完成省定5565套棚改任务,规范住房租赁市场,落实支持租赁住房建设和长租房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居住需求。
(九)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着力筑牢安全发展屏障。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许昌,让安全深度融入许昌发展!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继续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加强进出口、冷链物流等重点场所关键环节管控,强化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和防控物资储备,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抓好金融风险防控,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稳妥防范化解企业风险,强化资产负债约束,维护良好信用环境。兜牢政府债务风险底线,有效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高度关注县级财政运行状况,切实保障“三保”支出。
抓实抓牢安全生产。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交通、煤矿、消防、建设工地等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扎实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和信访维稳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扫黑除恶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等工作。支持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宗教、统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邮政、援疆等工作。
各位代表!
打铁必须自身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政治为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持法治为上。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落实为要。发扬实干精神,深入倡树“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作风,做到说了算、定了干,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责任担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努力把大事办好、急事办妥、难事办成!坚持廉洁为重。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厉行勤俭节约,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深化政务公开,加强审计监督,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
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催征战鼓已经擂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奋力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增添许昌光彩,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