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 张永宁)

2022年01月28日 15:19   来源:宁德日报   

  ——2022年1月6日在宁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张永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宁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宁德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领导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统筹推进“五促一保一防一控”,较好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规划、“宁德篇章”开好局、起好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151.08亿元、增长13.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5.61亿元、增长4.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进出口总值905.7亿元、增长76.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4.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5.79亿元、增长13.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05亿元、增长14.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60.84亿元、增长20.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0615元、21282元,分别增长9.4%、11.7%。其中,9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等5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效是: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经济增长的好势头日益彰显

  主导产业扩能延链。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达3681亿元,增加值增长59.1%。锂电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市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产值达1580亿元,投产和在建电芯产能达295GWh,配套项目建成投产14个、在建17个。宁德时代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供应商国产化率达95%以上,主材本地化率达6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215亿元,年产量达22.8万辆,本地配件体积占整车80%。不锈钢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608亿元,青拓高性能不锈钢宽板项目开工,配套项目建成投产9个、在建16个。铜材料产业产值达278亿元,中铜40万吨铜冶炼项目满产超产,3个铜铝精加工项目落地。柘荣生物医药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广生堂药业获批新药品种8个。

  传统产业稳步转型。建成投用“小微园”9个。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112项、数字化项目20项,推广应用智能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等先进装备130台(套)。电机电器产业加快向智能家居领域进军。汽摩汽配产业加速向电喷化油器、通机整机方向升级。新增一级建筑资质企业7家。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新增规上(限上)企业168家。接待游客4587.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0.8亿元,3个产业地标、3个旅游景点入选国家百条红色旅游线路,霞浦入选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6000万吨、15万标箱。市水陆联运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快递业务量突破1亿件,行政村快递服务全覆盖。新增省级数字经济“瞪羚”企业2家,市大数据产业园开工建设。动漫游戏、短视频、影视、网络文学等新兴文化产业加速兴起。宁普时代、时代永福等平台经济项目投入运营,渔排风光储微电网、“光储充检”加能站、菇棚屋面光伏等一批“储能+”“光伏+”项目建成投用。东侨入选全国“两业融合”试点。华一设计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二)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的特色化日益彰显

  脱贫防贫落细落实。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8万个,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2000人次,重点巩固和监测对象没有发现返贫现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在下党设立分会场,中国减贫发展与人权事业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宁德成为展示中国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窗口”。3个县(市)、5个点入选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和考察点。市扶贫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下党乡党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特色农业增产增效。建成高标准农田16.11万亩,粮食总产量47.72万吨。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项目73个,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2个,“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新增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1家、“三品一标”10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0593宁德号”“下乡的味道”“十方田”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品品香茶业荣获省政府质量奖。柘荣太子参种子进行太空诱变育种试验。古田、福鼎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乡村活力不断增强。实施乡村振兴“一月一县”现场推进机制,选派“一书记三大员”1464人,实施省级试点村示范项目603个。出台支持少数民族村、老区基点行政村振兴措施。全市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万元的村占比达40%。高质量完成村(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屏南乡村建设“工料法”全国推广,寿宁乡村振兴热度指数居全省第二。

  (三)城乡品质持续提升,人居环境的宜居度日益彰显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861个。完成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漳湾临港物流园、赤鉴湖东、塔南等重点片区控规编制。连城路片区初步形成“三纵三横”路网。扎实推进“十个十”城市民生项目,建成口袋公园、街头运动场、无障碍设施、充电站等项目80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个、2323户。完成贵岐山污水处理厂4扩8工程,新改建污水管网130.7公里。建成投用排水信息系统控制中心,开展管网清淤检测260公里。

  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项目932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891个,新增绿盈乡村219个,完成农村裸房整治1.99万栋、在建房屋安全整治1143栋。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49个,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41个,全面划定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项目132个、垃圾干湿分类试点290个。建成投产周宁抽蓄电站和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37项。开工建设宁上高速公路霞浦至福安段。新改扩建国省干线180公里、“四好农村路”429公里。

  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扎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实施污染防治工程76个,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9%。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完成水口库区(古田段)、洪口库区养殖综合整治,治理入河排污口1647个,重点流域水质优良。建立海漂垃圾常态化巡查管控机制,治理入海排污口128个,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72.8%。全面推行林长制,植树造林11万亩,修复红树林3385亩。治理水土流失21.4万亩,建成安全生态水系32公里。周宁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霍童溪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

  (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日益彰显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全市研发投入增长27.1%。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52家、众创空间6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个。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一号研发楼建成投用,钠离子电池正式首发。青拓集团成功研发“手撕钢”,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通过认定。安波电机荣获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三祥新材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宁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投用,新增专利授权3646件、发明专利651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省第一。东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投用。“三都澳人才计划”深入实施,新认定“天湖人才”112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42人。

  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速升级,全国首设“事难办”处理窗口,117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事项达129个,“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82.9%,全程网办事项比例达88%。普惠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新增信用乡镇7个、信用村144个。建立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构建普惠金融服务生态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33.1%,涉农贷款余额增长14.7%。发放助企纾困资金9.15亿元,减轻企业负担42亿元。市属国企公司制改革顺利完成。财政零基预算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全面实行。福安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对外开放步伐加大。跨境电商B2C、海外仓等外贸新模式实现“零的突破”。漳湾作业区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准并通过国家验收,“宁德-厦门”“宁德-江阴”集装箱直航定班支线开通,上汽宁德基地实现整车海铁联运一站式出口。实施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20个,获批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17家。开展宁台民间信仰、宗亲会活动31场,临水宫信俗文化助推宁台交流的经验全国推广。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汽车生态设计国际论坛、中国两轮换电产业峰会。

  项目投资聚力攻坚。组织开展“三比三赛”“百日攻坚”活动,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563个,325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8.3亿元。超额完成千亿招商任务,签约项目323个,履约率90%、开工率59%。扎实推进抓征迁交净地,获批用地8900亩、用海4095亩。获批专项债项目94个、额度99.15亿元,PPP项目入库数、签约落地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宁德时代福鼎基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再次刷新项目建设“宁德速度”。

  (五)民生短板持续补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日益彰显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出台一次性稳就业补助政策,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养老和医保综合参保率分别达91.9%、98.3%。发放社会救助资金6.06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02亿元、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1.16亿元,新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事实无人供养儿童保障3022人。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16个。创设“互助孝老食堂”355个,古田经验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公共服务扩容提质。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84个,新增学位1.26万个。新建公办幼儿园9所,新增示范性幼儿园26所、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29所,新办复办初中5所、优质民办高中2所。城区中小学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新增婴幼儿照护机构省级试点3家、托位430个。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建成投用。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入选省级试点。市职教园一期开工建设,职业院校对接主导产业招生比例提高到60%。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79个,新增床位3031张。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市康复医院综合病房楼基本建成。新增名医“师带徒”工作室17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275种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平均降幅50%以上。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核酸日检测能力提升至16万管,3岁以上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9.4%,网格化防控做法全省推广,守住了不发生本土疫情的底线。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实施传播“闽东之光”工程,建成市博物馆、闽东畲族文献资料中心,完成红色文化遗存普查。《畲嫂》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鸾峰桥》荣获福建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电视剧《连家船民的美好生活》正式开机。屏南红粬黄酒酿造和福安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田溪水电厂入选国家工业遗产。新时代海洋诗歌论坛永久落户霞浦。开展文化惠民各类演出1000场次、精品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300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6万场次。成功举办市第十届老健会。汤星强、龚莉、宁贝金等宁德籍运动员在奥运会、全运会等大赛上斩获13金2银11铜,创历史最好成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八五”普法启动实施。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推进,电信诈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力打击。市公安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集体一等功,福鼎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蕉城刑侦大队获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交通事故“快处快赔121”机制成为全国政法工作亮点,“110+12348”联动处置纠纷机制全省推广。“四门四访”“治重化积”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有效保障。宗教中国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提高。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拥共建、海防、人防、反走私工作得到加强。工、青、妇、计生协、科协、老区、老龄、残联、移民、档案、地方志、气象、外事、侨务、台港澳、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结惠民利民事项6879件,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33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部,制定规范性文件23件。办理代表建议307件、委员提案334件。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位列全国地市级第四。廉政建设、审计监督、统计服务、机关效能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随着2021年工作的圆满收官,本届政府五年任期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过去的五年,是闽东发展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勉励我们“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领袖的深情关怀,让我们倍感福气、备受鞭策。过去的五年,是闽东人民极其难忘的五年,金融风险的冲击、去产能的阵痛、世纪疫情的大考,让我们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过去的五年,是宁川大地重大成就集中收获的五年,一任任领导班子和一代代闽东儿女,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昂首迈进了全面小康社会;又抱了几个“金娃娃”,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产业地标”;延续了赶超的强劲态势,一跃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这些年的发展变化,让我们的自豪感倍增、让宁德的影响力“爆棚”!

  ——这五年,我们宁德的综合实力跃升晋位。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481亿元,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在全省位次前移三位、位居第五。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净增110.7亿元、57.08亿元,总额分别是2016年的1.71倍、1.57倍,均跃升至全省第六。福安入选全国百强、全省十强县(市),蕉城入选全省十优区,东侨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二。

  ——这五年,我们宁德的产业发展高歌猛进。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800亿元、净增2145亿元,增加值增幅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宁德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和不锈钢生产基地,中铝集团、上汽集团等“领头羊”相继落地。产值百亿级企业达11家、占全省两成。福安、蕉城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区)。宁德时代首登中国企业500强。全市上榜福建企业百强4家、制造业百强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2家。服务业增加值达1045亿元、净增499亿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三次产业从15.7∶51.6∶32.7调整为11.4∶55.4∶33.2。

  ——这五年,我们宁德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线一单”科学划定。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人口达60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2%。城市功能配套更加完善,获评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四纵两横”高速大通道基本建成,衢宁铁路、汽车城铁路专用线建成投用,周宁、屏南迈进“铁路时代”,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4个县(市)获评全国、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两高一线”环境整治和行政村改厕改水全面完成。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清海”经验全国推广。森林覆盖率达69.98%,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绿都”称号,省级森林县城、园林县城实现全覆盖。

  ——这五年,我们宁德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市场主体数量实现翻番。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从全国223名提升到53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等一批改革实践成果全省推广。获批建设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7项创新成果全省推广,23项金融产品全国全省首创或率先完成。新增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47个、高新技术企业20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8.2%。三沙港区正式对外开放。建成万吨级泊位6个,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21.82%、15.6%,均居全省第一。

  ——这五年,我们宁德的民生事业长足进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上4万元、2万元台阶。每年财政支出八成投向民生领域。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摘帽,4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77万个、中小学学位6万个、医疗床位6016张、养老床位7710张。城乡低保覆盖率居全省第一。1.42万户困难群众住房得到改善。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6个县(市)获评省级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占比分别达67.4%、94.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涌现出卫国戍边烈士陈祥榕和杨春、孙丽美等一批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第十届省老健会。荣膺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平安建设连续五年全省优秀。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始终如一的关心厚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历任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团结拼搏、苦干实干。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属驻宁机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宁部队、公安民警和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宁德发展的台港澳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宁德“弱鸟”的身份还没有彻底改变,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综合实力总体偏弱,山海、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问题仍较突出;中小微企业困难增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偏慢,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支撑不足等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大项目好项目接续不足;中心城市能级偏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社会事业短板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任务艰巨;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还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等等。这些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办法努力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

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 张永宁)

2022-01-28 15:19 来源:宁德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