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 方存好)

2022年02月22日 11:28   来源:宜宾日报   

  2022年1月6日在宜宾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宜宾市人民政府市长 方存好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提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长宁6.0级地震、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等重大考验,圆满完成本届政府既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宜宾在全省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发展空间得到全面拓展。预计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8.1%,总量由全省第4位跃升至第3位,入围中国城市GDP百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9%,总量由全省第3位上升至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7%。翠屏区全国百强区地位持续巩固,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县(区)由2个增加到8个。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制定竹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预计2021年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305亿元、居全省第1位,是2016年的7倍。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宁6.0级地震抗震救灾重要指示精神,高效完成应急救援工作,投入65亿元提前半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恢复和提升。

  过去五年,我们实施双轮驱动、做强实体,产业发展实现跨越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焕发生机。出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预计2021年食品饮料、能源化工、纺织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超过1800亿元、780亿元、440亿元,宜宾被国务院表彰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五粮液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五粮液股份成为深市第一只市值破万亿元个股;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345亿元。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快速成势。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450亿元、是2016年的9.4倍。成功引进以宁德时代为龙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计划投资1000亿元以上建设年产200GWh的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引进整车企业3户和零部件配套项目14个,凯翼汽车、奇瑞新能源汽车实现批量生产,预计2021年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引进智能终端项目233个、投产144个,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全球最大的智轨快运系统产业基地,全球首条智轨商业运营线运营良好。现代农业量质齐升。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6%。粮食面积、产量稳定增长,茶叶、酿酒专用粮、蚕桑、油樟面积均居全省第1位。创建国家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281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570个。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国际竹产品交易中心、长江上游区域大数据中心等建成投运。邮政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9.8%。“宜宾—钦州”铁海联运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20家。设立“两海”示范区,组建蜀南文旅集团,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1个,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获批全国首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7150亿元、年均增长15%,是2016年末的2倍。

  过去五年,我们统筹城乡建设、打造枢纽,人居环境实现跨越提升。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临港新区、南部新区、岷江新区、南溪新区等区域开发加快推进,撤销宜宾县设立叙州区,预计2021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万人。金沙江大道全面建成,长江北路改造完成,酒都大道加快建设,城市中轴线基本形成。南广立交、机场快速路、盐坪坝长江大桥、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深入开展“城市双修”,中心城区新(改)建公园20个,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乡村振兴有序实施。设立全国首支10亿元的乡村振兴发展基金,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43个,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5个、示范村61个,翠屏区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交通优势更加彰显。成贵高铁全线运营,成宜高速、绕城高速、宜彝高速(四川段)、宜威高速(高县至珙县段)建成通车,高铁通车里程达18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05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宜宾港建成临时开放口岸,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长江干支中转重要港口和全国主要港口。宜宾五粮液机场建成运营,通航航线42条。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240公里、农村公路6307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创新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能实现跨越提升。科教创新能力不断夯实。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已建成18平方公里,新引进在宜办学高校10所,在校大学生超过8万人。大力推进科创城、“双创”园区建设,新引进欧阳明高、邓中翰等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产研院12家,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孵化)平台120个。出台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设立10亿元的两院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新增高层次人才6686人。2021年认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组建产教联盟3个、职教集团(联盟)8个,联合开展省级以上重大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项目60项。宜宾高新区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科技部“百城百园”的省级高新区。预计2021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上升至全省第3位。三江新区快速崛起。三江新区获批全省首个省级新区,入驻“三类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44户,核心区临港经开区获评国务院第三批“双创”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消费类电子产品),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23%。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国企利润、利税总额持续保持全省第1位。在全省率先试点并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按期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0项。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41万户,预计2021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840亿元、增长10.5%,增速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对外开放合作势头强劲。宜宾综合保税区、国家临时开放口岸、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平台高效运营。预计2021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7亿元、年均增长24%,出口总额上升至全省第2位。预计累计签约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100个以上,协议总投资6100亿元以上,引进国内省外到位资金2500亿元以上。

  过去五年,我们持续加大投入、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实现跨越提升。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累计投入资金500亿元,圆满实现所有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退出,“山海模式”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全国典范,浙川纺织园先后被评为全国纺织业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中国纺织服装业十大产业园区。省内对口帮扶成效明显。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35.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下,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4%、9.6%。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低保标准连续5年上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9万套(户)、农村土坯房改造6.3万户。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幸福宜宾”十大工程,高中阶段学费全补贴、全民免费健康体检、解决幼儿“入园难”和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民生实事有序推进。10个县(区)全面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普通高考一本、本科上线人数连续12年增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宜宾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挂牌、运行良好,新增三级医疗卫生机构19家;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宜宾东楼等建成开放,赵一曼纪念馆完成改造提升;邹敬园获得东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双杠冠军,实现宜宾籍运动员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决策咨询、社会科学、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地方志、爱国卫生、公积金、机关事务、红十字、科协、档案、保密、气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

  过去五年,我们树牢底线思维、严防风险,社会治理实现跨越提升。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任务全面完成。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城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13.3%,国、省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达标率、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任务全面落实,长江生态综合治理修复成效明显。重大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坚持安全生产“三个常态化”,2021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较2016年下降78.5%、69.8%。应急和消防建设进一步加强。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出台复工复产扶持政策,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金融风险、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集访非访大幅下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和面上整顿任务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打防管控能力持续增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禁毒示范城市,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分别下降27.7%、24.8%。国防建设保障不断巩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扎实推进,优抚安置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征兵工作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实现“五连冠”。

  各位代表!五年同心同德、五年砥砺奋进、五年发展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对标看齐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必须胸怀大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把宜宾放在全国、全省的战略背景下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动落实,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和服务中省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接续奋斗保持发展定力,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必须敢为人先保持创新定力,坚持以创新的思维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夯实科教人才支撑,完善产业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合作平台,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必须担当作为保持实干定力,时刻把工作职责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围绕全市发展目标,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执行意识,齐心协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必须坚守初心保持为民定力,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养老、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入手,用心用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各族人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全市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部分产业还处于培育壮大阶段,产业生态圈尚未形成;市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县域经济发展还需持续加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自然灾害等领域风险依然存在,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压力不断加大;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高品质的教育、医疗等还需进一步发展;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还相对缺乏,部分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宜宾转型升级、高位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五年。从宏观形势看,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省委大力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将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从自身发展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宜宾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科教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区域发展中形成了相对比较优势,未来三至五年,随着成自宜、渝昆高铁和宜威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宜宾综合发展优势将更加凸显,必将为我们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宜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00亿元;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更加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405亿元、3075亿元、2320亿元,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副中心。

  ——城市能级实现新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城镇化率提高到61.5%,力争建成Ⅰ型大城市。“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健全,建成和在建铁路里程超过83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公里,建成全国性交通枢纽中心,形成宜宾至成渝双核及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云贵地区2小时、国家中心城市3小时通达的出行交通圈。

  ——改革创新再造新优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科创中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三江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创建长江上游沿江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建设清洁能源生产和应用产业基地,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汇能力稳步提升,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以上,建设长江生态第一城。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保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文化旅游体育中心。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更加健全,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加快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宜宾、法治宜宾、幸福宜宾,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将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立足新发展阶段,精准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科学内涵。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这是当前最大的时代背景、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要充分认识和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立足宜宾区位优势和发展实际,从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滇黔融合发展区域和南向开放大通道等国家战略中,精准识别目标范围、找准发展定位、明确主攻方向,聚焦城市规模、功能、品质三大核心要素,持续壮大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完善产业集聚和交通、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质和管理运营水平,增强城市承载能力、辐射吸纳能力和区域带动能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开放合作、民生保障、国资国企改革等关键领域,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抓住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重点推进,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是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途径。我们将紧跟时代要求,树牢全球视野,主动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按照“依托北向、突出南向、强化东向、拓展西向”的思路,北向主动接受成都辐射带动,加快建设成宜跨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市;南向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与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经济区等协同开放;东向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与重庆、上海等城市共建产业链供应链;西向沿金沙江开放通道,加强清洁能源产业协作,加快打造与攀西经济区合作的经济走廊。

  ——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将坚持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市之基,以企业精准画像、行业精准分析为基础,加强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切实提升企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人城产”的营城逻辑,以建设“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新型产业功能区为重点,深入推进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全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注重生态价值转化,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宜宾。共同富裕是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将坚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取向、价值追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乡发展协调性、均衡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养老、医疗、救助、住房等公共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分级分类分区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疫情防控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创新实干、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推动既定部署落地落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三、2022年重点工作建议

  今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宜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起步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多作贡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有实物量的变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完成省上下达的物价调控、节能减排等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培育产业生态为核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现代工业“5+1”产业集群。毫不动摇坚持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支撑地位,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切实推动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白酒食品产业,充分发挥宜宾作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浓香型白酒地区的优势,加大优质白酒企业扶持力度,加强产区识别和市场营销,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支持五粮液集团紧盯世界500强目标,加快推进厂区规划设计和10万吨生态酿酒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支持酒茶集团以独立上市为目标,加强资源整合,服务白酒、茶等全产业链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建成四川时代3、5期和时代吉利1期等项目,加快四川时代7—10期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时代吉利2期项目落地,高质量办好首届世界动力电池发展大会;紧盯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引进落地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核心配套项目10个以上,着力构建动力电池“1+6”产业生态圈,力争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设“动力电池之都”;抢抓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期”,稳步发展页岩气等清洁能源产业,多赛道布局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应用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制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现有企业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引导企业结合物联网场景应用加快转型、拓展市场,力争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大力引进显示组件等关键零部件和物联网等关联领域的头部企业,形成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引进整车制造和配套产业项目,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提升汽车产业规模;研究制定智轨“投建运营维管”新模式,强化产品应用推广,提高智轨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推动普什集团公司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链供应链,力争实现营业收入220亿元。新材料产业,以丝丽雅集团、屏山纺织产业园为重点,强化企业招引和项目落地,推动纺织产业全链条发展;依托宜宾纸业、天之华等重点企业,大力推进生物基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实施丝丽雅2万吨双极膜碳酸锂制氢氧化锂、天原集团1.5万吨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等项目,科学论证丝丽雅盐坪坝园区搬迁,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基纤维材料基地、西部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和新型建材特色示范基地,力争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按照“1+N”产业空间布局,紧盯高端医疗设备、现代中药、医用耗材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招大引强,推进普瑞斯高分子生物科技园技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应急产业(医用卫生)示范基地,力争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

  加快培育现代农业“5+2”产业体系。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行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做好以片区为单元的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确保规划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等高度契合、有机衔接,科学布局发展空间。严守耕地红线,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新增高标准农田23.37万亩以上,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紧紧围绕酿酒专用粮、竹、茶、蚕桑、油樟、生猪、水产等特色产业,科学策划实施“环长江”酿酒专用粮示范基地等项目,做大农业种养殖产业规模,力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20亿元以上;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创建,加大园区实体化运营比例和水平,精准引进龙头企业,力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290户以上。实施名优特新农业品牌培育,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战略,重点把“宜宾酒”“宜宾竹”“宜宾早茶”等培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

  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5+1”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优化提升商贸物流业,科学布局临港商圈、临空商圈、高铁商圈,培育壮大宜宾国际竹产品交易中心、川南国际茶城等专业市场,高品质打造宜宾水街、李庄古镇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引进培育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60亿元;加快推进象鼻公铁物流园、临港国际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切实打造内外联通的物流网络,力争物流业增加值达290亿元;大力培育消费热点,发展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培育壮大金融服务业,支持保险、信贷、证券等创新发展,实施企业上市挂牌培育计划,积极推动宜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上市,加快建设市属国有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力争存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加快发展文体旅游业,推进蜀南竹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兴文石海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李庄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五粮液景区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加快市奥体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赛事经济。大力发展会展业,高水平承办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竹产品交易会)、中国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等品牌展会,切实将区位优势转化为服务业集聚优势,让宜宾成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中心。

  进一步筑牢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大力实施振兴县域经济行动,优先聚力壮大产业规模,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坚持以产聚人、以人定城,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抓好县域产业园区建设,紧紧围绕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健全园区要素保障机制,确保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得好;支持各县(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和承载能力,加快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探索实施“五位一体”园区开发建设新模式,力争全市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新增“四上企业”130户以上。高标准推进县城和中心镇规划建设,统筹考虑各县(区)地理区位、人口流动、产业招引、功能带动等因素,加快建设规模适宜、功能齐备、产业兴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工业、农业、商贸、文旅强镇,为县域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持。统筹完善市域路网,积极推进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快宜宾经南溪至泸州快速通道、宜宾至长宁快速通道拓宽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至县城、相邻县城之间“半小时通勤圈”。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1.5%以上,加快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二)以实现筑城聚人为目标,推进城市高品质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有序拓展城市空间。加快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扎实做好与省级五大片区“1+5”国土空间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高效衔接,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深度融合,合理界定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科学确定片区开发时序、功能配置和建设方式,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高质量开展城市规划设计,以片区识别为基础,分类抓好城市建成区、城市新区片区识别和规划设计,完成渝昆高铁门户区域深度城市设计、成贵高铁南片区概念城市设计,扎实做好三江新区高铁片区、天原片区沿江区、一曼新城片区等区域城市设计,以点带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持续完善城市路网,进一步优化城市骨架,加快酒都大道三期、叙州大道、外江路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通勤路网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川云中路改造及连接线匝道、岷江大桥南桥头至南门桥快速通道、长江大道下穿蜀南大道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内环线。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实施城市体检、生态修复、功能修补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优化城市生态功能,大力实施龙头山等山体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黄沙河、桂溪河等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排查改造工程和城市内涝治理,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社会功能,合理布局商贸、物流、金融、教育、医疗、康养、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功能,建好三江口CBD、竹文化商业街等项目,打造舒适便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健全城市经济功能,发挥专业化平台公司的作用,加快城市大脑等项目建设,提升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能级;以新型产业用地(M0)为基础、信息服务类产业为导向,引进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和机构,丰富城市业态。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认真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切实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统筹推进景城融合,充分发挥“三江六岸”的独特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合理增加临山、滨水功能性设施,打造一批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等高品质生活场景,真正让城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记忆。彰显城市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宜宾深厚的酒、茶、竹文化以及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推进冠英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水东门等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内涵。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数字化平台建设,建成智慧交管和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鼓励企业和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三)以强化产教融合为引领,推进创新高水平赋能

  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大学城科创城“人才库”“智力库”作用,推进在宜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切实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进高教园建设,建成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一期)、宜宾学院临港校区(二期)、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二期)及配套K12精品学校,全力推进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二期)、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二期)建设,力争在校大学生达9万人以上;支持宜宾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更名大学创造条件。高标准建设高职园,推进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迁建和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省级“双高计划”院校;积极申建宜宾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力争全市中高职生达8万人以上。推动校地互动融合,支持引进高校本土化发展,推动落实高校独立招生代码;健全与高校的沟通、对接和服务机制,支持在宜高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更好实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等功能。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抢抓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机遇,大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更好把科教人才“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丰富产教融合载体,支持在宜高校联合市内企业、重点单位,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四川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园区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区域生产性实训平台集群。加强科技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现有高校、产研院作用,聚焦动力电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有序推进“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发挥好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川南分中心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加快打造辐射川渝滇黔结合部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集散地,力争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2%。

  切实增强创新供给能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统筹整合平台、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夯实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营市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推进大学科技园(一期)建设,建好四川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孵化)平台10家以上;建立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打通军民融合发展通道。做强创新主体,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争认定备案高新技术企业220家,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4%以上。集聚创新人才,大力实施“人才菁聚工程”“人才展翼工程”“宜宾英才计划”,力争引进高端创新创业项目团队20个以上。

  (四)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平台高能级拓展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动能。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支持三江集团等建立产业发展投融偿闭环机制,推动宜发展集团、市新兴产业集团等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群,通过头部资本和专业团队链接高端产业落户宜宾;支持市建投集团等加快资源整合,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稳妥开展多种形式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持续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推进翠屏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监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全方位提升开放合作层级。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展交流平台、健全合作机制、创新链接方式,推动更多合作成果落地。强化区域协作联动,推动成宜“1+13”“1+5+2”、渝宜“1+1+1+N”合作协议落地,加快长江上游成宜国际物流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落实与南向节点城市合作协议,共建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加强与嘉兴市合作,加快建设屏山县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创新区域协作机制,探索建立国际(地区)合作园、飞地园区。建强开放合作平台,围绕“五个示范区”定位,对照国家级新区标准,用好用活各类支持政策,进一步赋能三江新区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80亿元;高质量创建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梳理完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实施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等项目,全面提升宜宾综合保税区、国家临时开放口岸、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改革先行区、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等开放平台运营效能;深化“万企出国门”活动,完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功能,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创新产业招商模式,充分发挥头部基金的产业链接能力,大力开展基金招商,打造产业集群“以投促引、投引结合”新模式;探索股权、债权、供应链金融等“以投代补”合作模式,实施精准招商;加快建设专业化招商队伍,选聘一批头部企业、投资机构、知名商协会、行业协会、智库等作为招商大使,力争签约项目200个以上,引进国内省外到位资金530亿元以上,新增落户“三类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5户以上。

  加快推进重大通道建设。围绕“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全力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通达便捷度。铁路方面,推进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宜宾至重庆段、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宜宾进港铁路建设,加快宜西攀高铁、珙叙铁路前期工作,持续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公路方面,加快推进仁寿至沐川至新市、宜宾至威信、新市至金阳等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南溪至内江、宜宾经泸州至江津高速公路,加快宜宾至新市、重庆经叙永至筠连至盐津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拓宽高速路网覆盖面。水运方面,推动长江、岷江和金沙江航道扩能,实施志城作业区港口功能拓展,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空港方面,加快推进五粮液机场扩能增效,力争建成航空临时开放口岸、通航航线达44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60万人次以上。

  (五)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导向,推进民生高标准改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不摘”要求,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行动,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11个,争创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区)1个、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30个;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6亿元,实施乡村环境治理项目16个以上、补短和提升项目1000个以上。加快建设向家坝灌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型水库渠道工程,开工建设仁和水库;巩固和深化“金通工程”试点成果,新(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以上。健全乡村振兴推进和保障机制,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出台差异化的精准支持政策,加快建设专业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健全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为”,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灵活就业用工体系,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切实提升普惠性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幸福宜宾”十大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等民生实事;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0万人、基本医疗保障依法覆盖全民。扎实推进城乡安居工程建设,健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有效解决群众“租房难、住房难”问题。着力做好特殊群体保障,强化“一老一小”服务,精准梳理老龄人口、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年龄结构、分布区域、生活现状、服务需求,深入实施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工程、“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等针对性举措,分级分类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优质服务。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扎实做好教育、医疗等服务工作,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做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全面发展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省级试验区;切实抓好“双规范双减轻”工作,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五年培育计划;加快推进宜一中、宜三中、市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等项目建设,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43个。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集成改革试点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新院区项目和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文体事业发展,推进区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通过国家等级认定,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和城乡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积极主动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宜宾段、邹敬园励志教育基地、市民健身中心、高铁体育公园和市文化中心建设,全力申办第15届省运会。推动决策咨询、社会科学、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地方志、爱国卫生、公积金、机关事务、红十字、防震减灾、科协、档案、保密、气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等事业高质量发展。

  (六)以维护安全稳定为保障,推进社会高效能治理

  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夯实生态本底,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继续实施长江、金沙江、岷江生态综合治理和修复,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和矿区恢复治理,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政策。扎实开展污染治理,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群众投诉问题等整改落实,确保按期完成率100%;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确保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不低于80.8%,国、省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加快推进节能降碳,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完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积极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五转”;用好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的政策机遇,深入实施“电动宜宾”行动,加快打造全省电动化样板城市。

  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深入开展风险排查整治,不断健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体制机制。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策略,抓好重点人员排查管控、重点场所常态化监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力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抓好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城镇燃气、食药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着力防范金融风险,强化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活动监管,做好非法集资风险防控化解工作。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完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严格执行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防控措施,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煤电油气等能源安全保障,强化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做好“八五”普法和“法律十二进”,加快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增强城乡基层治理效能。深入开展平安系统创建活动,高标准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抓好三江中心法务区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网络安全防控和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综合整治,坚决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新建或改扩建公安派出所72个。强化城乡基层治理,建立完善自治协商、村(居)务公开、“一肩挑”监督等制度机制,实施基层群众自治试点示范工程,依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全面推进信访“治重化积”,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强化国防建设保障。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体系建设,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持续做好征兵、民兵、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国防交通、国防设施保护等工作。依法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夯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础,维护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加快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抓好“六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业务能力、依法行政等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累计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051件和政协委员提案、意见1584件,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各位代表,求木之长,必固其本。面对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时代号召,我们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切实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守为民初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将切实站稳人民立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一般准则和基本要求。我们将认真践行全过程民主理念,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尽心尽责办好每一件代表议案建议、每一项政协提案,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大力支持配合市人大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政府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强化政务公开,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提升服务能力。干部能力素质直接影响事业兴衰成败。我们将大兴学习调研之风,加强政府系统干部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增强干部信息获取、招商引资、服务实体等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健全完善政府运行机制,推动政府干部更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一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弘扬实干作风。我们将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亲力亲为、真抓实干为导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决策事项跟踪督导落实,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政懒政怠政现象,以实打实、点对点、硬碰硬的钉钉子精神,确保定下来的事干一件、成一件。

  打造廉洁政府。廉洁是政府的第一形象。我们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肃财经纪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切实抓好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维护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创新争先,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百城百园:按照“一城一主题”原则,组织协调100个左右国家创新型城市(县市)作为实施主体,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开展应用示范;按照“一园一产业”原则,组织协调100个左右国家高新区等科技园区作为实施主体,支持科技园区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2.三类500强: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

  3.山海模式:在东西部协作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挥自身发展优势,通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劳务协作、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合作,推进西部结对地区加快发展和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4.“幸福宜宾”十大工程:城乡交通功能、人居环境、基础教育、医疗服务、文化服务、体育设施、农贸市场、环境卫生、便民服务、党群活动阵地等提升工程。

  5.三个常态化:隐患排查常态化、督促检查常态化、整改落实常态化。

  6.工业“5+1”产业:动力电池、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疗器械和白酒食品产业。

  7.动力电池“1+6”产业生态圈:以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为核心布局动力电池电芯、智能装备、研发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及核心配套项目,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布局电芯、隔膜、结构件等项目,三江新区罗龙工业园布局铜(铝)箔项目,江安县工业园布局涉化工类的动力电池材料项目,珙县工业园布局涉电镀工艺类项目,屏山县工业园布局负极材料项目,高县工业园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利用项目。

  8.医疗器械产业“1+N”产业空间布局:“1”即以罗龙工业园四川省医用卫生应急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药等产业;“N”即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重点发展智能康养设备产业,高县经开区贾村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产业,屏山经开区王场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卫生材料产业,筠连经开区海瀛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中药产业。

  9.现代农业“5+2”产业:酿酒专用粮、竹、茶、蚕桑、油樟和生猪、水产。

  10.现代服务业“5+1”产业: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经济和夜间经济。

  11.“五位一体”园区开发建设模式:按照“产、城、人”共融的理念,以高标准的园区规划体系为根本遵循,建立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推进高标准的园区建设,开展高质量的产业招商,提供高效便捷的园区服务,形成各环节相互衔接、整体推进的园区开发建设、管理运营新模式。

  12.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13.揭榜挂帅: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14.两项改革: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15.成宜“1+13”:即两市政府签署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协议和通道建设、教育、物流、产业等13个专项协议。

  16.成宜“1+5+2”:“1”即两市政府签署共建跨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市协议,“5”即双方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产教融合示范区5大平台签署合作协议,“2”即三江新区与成都兴城投资集团、临港经开区与成都产业投资集团签署2项合作协议。

  17.渝宜“1+1+1+N”:第一个“1”即支持宜宾建设“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第二个“1”即与重庆市发改委印发座谈会会议纪要;第三个“1”即与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N”即与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意向。

  18.五个示范区: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创新型现代产业示范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开放合作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

  19.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0.双规范双减轻: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21.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22.五转:车船用能“油转电”、城市交通“堵转畅”、工程建设“旧转新”、货运方式“公转铁(水)”、个体出行“私转公”。

  23.电动宜宾:公共用车领域实施区域电动化工程。

  24.治重化积: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 方存好)

2022-02-22 11:28 来源:宜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