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 打通“黔货出山”新通道
——贵阳综保区全力推进贵阳国际陆港建设助力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一)
6月初,贵阳综保区传来一条好消息:贵阳综保型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场所顺利通过贵阳海关专家组验收,这是贵州省首个“综保型国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这标志着贵阳综保区贵阳国际陆港(无水港)建设迈出标志性的一步,“黔货出山”又添新通道,贵州贵阳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又增新动能。
据贵阳综保区商务局局长杨昌明介绍,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进境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设置规范》,办理海关手续的场所,具体包括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水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航空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等。
此次通过验收的贵阳综保型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场所坐落于贵阳综保区一期围网区,占地总面积59000平方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建设有“前置拦截、查验作业、检疫处理”三大功能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整体规划建设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的监管作业场所之一。该项目集海关业务、查验检疫、货物集拼、车船港务和集装箱中转等功能于一体,正式运营后将实现进出口货物就地监管,一站式办结所有海关手续。
“简单来说,以前我们企业进出口货物从贵州出发达到边境口岸后,可能需要实施掏箱查验等工作,遇到繁忙的口岸要排队等待,如果抽检发现某节车厢货物不符合规定,得整列班列停车装卸查验,时间成本就会增加。贵阳综保型国际陆港监管场所正式运营后,可实现进出口货物就地监管,一站式办结所有海关手续,贵阳海关与口岸海关实行监管互认,将不再通过口岸实施掏箱查验工作,大幅提升货物通关效能,助力企业节本增效。”杨昌明说,这相当于把港口、口岸功能延伸到内陆,让贵州外贸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报关、报检。
“再加上这个海关监管场所建在贵阳综保区内,还可叠加利用贵阳综保区的保税政策及功能优势,企业可利用一般贸易货物‘入区即退税’的政策优势,缩短退税周期,实现货物尚未离境,出口退税手续就可以办结,从而带动贵阳综保区内保税物流和保税仓储高速发展,提升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水平。”杨昌明说。
事实上,贵阳综保型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场所只是贵阳综保区全力推进贵阳国际陆港(无水港)建设助力贵州贵阳高水平开放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初印发的新国发2号文件,把贵州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明确提出贵州要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支持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港在贵州设立无水港,这为贵州贵阳开放型经济建设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以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为指引,在贵州省商务厅、贵阳海关、筑城海关以及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基础上,贵阳综保区从4月初正式启动了贵阳国际陆港(无水港)的建设工作。
“国际陆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集装箱提还箱周转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港,是沿海港口功能内迁的重要据点,以铁路货运为主,实现海铁联运,能极大提升内陆地区货物进出港的流通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贵阳国际陆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为此,贵阳综保区以“区港联动”模式(贵阳综合保税区、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联动),与省铁投公司通力协作,业主单位、建设单位、运营主体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运行,倒排工期,倒逼进度,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在区内建成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并通过验收。
规划引领,基础先行。贵阳国际陆港(无水港)建设正在贵阳综保区这片热土上大力推进。以贵阳国际陆港(无水港)建设为抓手,通过搭通道、建平台、集产品、聚产业,将进一步拓宽、拓深、拓广贵阳综保区对外开放门户。贵阳综保区也将紧扣“强省会”行动主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国际陆港建设,努力实现对外贸易物流集散“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发展,为贵州贵阳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婧)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