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加快促进成果转化和中试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数量和质量,我省聚焦平台载体、撮合对接、成果落地转化等重点领域和环节,努力构建全社会参与、全链条贯通、全要素聚集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6月30日,全省认定登记技术合同6218份,技术合同成交额313亿元,同比增长18.5%。
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保障,今年,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完善辽宁省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地区、各单位探索建立简便、实用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规范和流程;同时印发《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中试基地及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印发《辽宁省大学科技园评价办法(试行)》,在各市科技成果转化考核指标中,增加了吸纳科技成果数量和金额,进一步调动各市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积极性。
中试是成果产业化至关重要的一环,为全力推进中试基地建设,我省召开了全省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工作会,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领域,认定了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等4家省级典型示范中试基地,为我省中试基地建设提供了典型借鉴。实施省级典型示范基地建设类和中试验证类科技计划项目,择优给予资金支持,提升中试基地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我省还开展省级及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对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动态管理,对优秀的予以奖励性后补助支持,对不合格的将大力整改,指导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奖优罚劣,强化孵化载体建设,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质升级。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辽宁)建设,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技术经纪人、经理人、科技成果评估师等技术转移服务人员培训,今年培训技术转移人才302人。
同时,我省继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面向全省高校院所征集一批原创科技成果,通过筛选、归纳、调研,遴选出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应用面广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6项,形成“榜单”向全省发布,组织省内有技术、应用需求的企业揭榜,给予资金支持;面向全省企业组织开展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性后补助工作,对符合条件的67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财政预算和技术合同分类,拟给予相应的奖励性后补助,激发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引导作用。
此外,我省还搜集、整理全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467项,涉及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九大领域,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通过东北科技大市场、科技服务机构等,向省内企业推广、发布。依托科技服务机构等平台载体,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撮合对接、路演、培训等成果转化活动459场,服务企业4965家(次)。
记者 孔爱群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