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全年目标 江苏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争分夺秒

2023-12-04 06:37 来源:中国江苏网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交通强国试点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之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2亿元,一批重大项目要如期达到预定工期目标。目前,全省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连日来,记者深入一线建设现场,只见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景象,一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铁建设全面掀起施工高潮

  去年9月底开工建设的沪渝蓉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建成后将填补江苏长江北岸地区高铁空白,目前各标段全面掀起施工高潮。

  11月29日,随着架桥机将重达700吨的箱梁平稳地落在通泰扬特大桥第1078至1079桥墩上,北沿江高铁南通如皋往上海方向开始了架梁施工。“我们承建的标段,主要包括通泰扬特大桥29.46公里、黄桥站维修工区路基583米,桥涵占比100%。其中,通泰扬特大桥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特殊桥梁结构多,施工难度大。”中铁十一局北沿江高铁运架梁负责人吴龙表示,将以每天2孔的速度向上海方向架设、年底前完成126榀箱梁的架设任务。

  经过20多小时的连续作业,11月30日,位于北沿江高铁扬州段的芒稻河斜拉桥首个主墩钢围堰完成封底施工。“此次钢围堰水中封底施工浇筑混凝土达2654立方米。”中国铁建大桥局北沿江高铁项目二分部副经理程鹏说,大桥封底完成后,就进入承台施工。

  北沿江高铁沪宁段建设气势如虹,在南京北站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近日,南京北站首根钻孔桩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北站项目桥梁主体施工拉开帷幕。”中铁二十四局北沿江项目工程部部长王春峰介绍,南京北站项目六合特大桥设计标准为双线无碴轨道桥梁,全长4.66公里。

  自10月底跨新浏河128米连续梁主墩钻孔桩开钻,12月起,沪苏通铁路二期站前3标施工进入关键节点总攻阶段。“截至目前,钻孔桩开累完成2877根、占比74.3%,承台开累完成264个、占比41.8%,施工进入新高潮。”沪苏通铁路二期项目党支部书记钱靖介绍。

  沪苏湖、通苏嘉甬、宁淮等铁路建设声势同样浩大,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初步设计近日获批,“轨道上的江苏”建设快马加鞭。

  过江通道建设频频刷新进度

  11月28日,在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纳入宁淮铁路同步实施工程跨越沪陕高速六线桥59号墩施工现场,随着一台大型旋挖钻机启动,项目主体工程实质性开工。

  “上元门过江通道由南京北站宁淮宁蚌场引出,以单洞双线隧道形式穿越长江至南京站沪宁城际场,实现宁淮城际铁路与沪宁城际铁路贯通运营。”省铁路集团相关人员介绍,目前顺利实现首桩开钻。

  12月3日,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索塔施工现场,设计总高达217米的主塔正在进行钢塔施工。“塔柱共分为23个节段,11月初钢塔首节段成功吊装到位,主塔即正式进入钢塔施工阶段,高度每天都在增加,年底会迎来新的突破。”中国铁建大桥局张靖皋大桥项目经理张晖介绍,大桥建成后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跨江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11月27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首个主塔墩水下混凝土五次封底全部完成,混凝土设计总方量10240立方米,场面蔚为壮观,大桥基础施工取得阶段性进展。

  近日,常泰长江大桥北接线最后一联现浇梁混凝土浇筑完成,至此,大桥北接线现浇箱梁施工全部完成。省交建局工作人员表示,项目建设团队严格把控每道施工工序,有序完成年度计划,确保施工优质高效。

  历时一年半,11月底,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江南工区主线明挖隧道主体结构全面封顶。“12月起,隧道江南工区全体参建人员及时总结明挖隧道施工经验,再接再厉,推进主体结构施工。”省交建局工作人员说。

  公路港航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11月28日,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扬州段项目开工,宁盐高速公路全线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全长8.832公里的高邮湖特大桥是全线施工的控制性节点工程,穿越高邮湖和邵伯湖,跨越淮河入江水道及京杭大运河。“我们已针对这座特大桥施工进行周密的方案研究。”中铁七局集团宁盐高速项目常务副经理周宏江说。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深高速连云港至淮安段、沪武高速太仓至常州段、沪陕高速平潮至广陵段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眼下也正一刻不停地推进。

  盐城黄沙港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改造工程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16座突堤码头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黄沙港渔港将建设全国首座全自动渔业码头、华东地区重要渔船停泊港及渔获集散地,建成后可满足400马力大功率渔船全天候进出港、1000艘以上渔船日常停靠装卸、3000艘以上渔船进港避风需求。”中铁十六局集团项目负责人孙欣说,该渔港将着力构建交易集散、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渔业装备制造、渔民生活服务和主题观光休闲等产业功能与服务业态,促进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6.3亿元的通海港区—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咽喉”——南通双桥枢纽主体工程,近来每天都有新变化。“待2026年项目完工后,南通将实现千吨级船舶江海河联运、江海港口通达。”南通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说,目前正加快通扬线南通市区段工程建设,推进东灶新河航道开工建设。

  京杭运河苏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于今年6月开工,目前有序推进。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中心工作人员说,今年以来,4个干线航道项目、12个港口力争开工项目顺利开工,在建项目齐头并进。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冲刺全年目标 江苏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争分夺秒

2023年12月04日 06:37   来源:中国江苏网   梅剑飞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交通强国试点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之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2亿元,一批重大项目要如期达到预定工期目标。目前,全省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连日来,记者深入一线建设现场,只见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景象,一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铁建设全面掀起施工高潮

  去年9月底开工建设的沪渝蓉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建成后将填补江苏长江北岸地区高铁空白,目前各标段全面掀起施工高潮。

  11月29日,随着架桥机将重达700吨的箱梁平稳地落在通泰扬特大桥第1078至1079桥墩上,北沿江高铁南通如皋往上海方向开始了架梁施工。“我们承建的标段,主要包括通泰扬特大桥29.46公里、黄桥站维修工区路基583米,桥涵占比100%。其中,通泰扬特大桥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特殊桥梁结构多,施工难度大。”中铁十一局北沿江高铁运架梁负责人吴龙表示,将以每天2孔的速度向上海方向架设、年底前完成126榀箱梁的架设任务。

  经过20多小时的连续作业,11月30日,位于北沿江高铁扬州段的芒稻河斜拉桥首个主墩钢围堰完成封底施工。“此次钢围堰水中封底施工浇筑混凝土达2654立方米。”中国铁建大桥局北沿江高铁项目二分部副经理程鹏说,大桥封底完成后,就进入承台施工。

  北沿江高铁沪宁段建设气势如虹,在南京北站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近日,南京北站首根钻孔桩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北站项目桥梁主体施工拉开帷幕。”中铁二十四局北沿江项目工程部部长王春峰介绍,南京北站项目六合特大桥设计标准为双线无碴轨道桥梁,全长4.66公里。

  自10月底跨新浏河128米连续梁主墩钻孔桩开钻,12月起,沪苏通铁路二期站前3标施工进入关键节点总攻阶段。“截至目前,钻孔桩开累完成2877根、占比74.3%,承台开累完成264个、占比41.8%,施工进入新高潮。”沪苏通铁路二期项目党支部书记钱靖介绍。

  沪苏湖、通苏嘉甬、宁淮等铁路建设声势同样浩大,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初步设计近日获批,“轨道上的江苏”建设快马加鞭。

  过江通道建设频频刷新进度

  11月28日,在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纳入宁淮铁路同步实施工程跨越沪陕高速六线桥59号墩施工现场,随着一台大型旋挖钻机启动,项目主体工程实质性开工。

  “上元门过江通道由南京北站宁淮宁蚌场引出,以单洞双线隧道形式穿越长江至南京站沪宁城际场,实现宁淮城际铁路与沪宁城际铁路贯通运营。”省铁路集团相关人员介绍,目前顺利实现首桩开钻。

  12月3日,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索塔施工现场,设计总高达217米的主塔正在进行钢塔施工。“塔柱共分为23个节段,11月初钢塔首节段成功吊装到位,主塔即正式进入钢塔施工阶段,高度每天都在增加,年底会迎来新的突破。”中国铁建大桥局张靖皋大桥项目经理张晖介绍,大桥建成后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跨江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11月27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首个主塔墩水下混凝土五次封底全部完成,混凝土设计总方量10240立方米,场面蔚为壮观,大桥基础施工取得阶段性进展。

  近日,常泰长江大桥北接线最后一联现浇梁混凝土浇筑完成,至此,大桥北接线现浇箱梁施工全部完成。省交建局工作人员表示,项目建设团队严格把控每道施工工序,有序完成年度计划,确保施工优质高效。

  历时一年半,11月底,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江南工区主线明挖隧道主体结构全面封顶。“12月起,隧道江南工区全体参建人员及时总结明挖隧道施工经验,再接再厉,推进主体结构施工。”省交建局工作人员说。

  公路港航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11月28日,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扬州段项目开工,宁盐高速公路全线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全长8.832公里的高邮湖特大桥是全线施工的控制性节点工程,穿越高邮湖和邵伯湖,跨越淮河入江水道及京杭大运河。“我们已针对这座特大桥施工进行周密的方案研究。”中铁七局集团宁盐高速项目常务副经理周宏江说。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深高速连云港至淮安段、沪武高速太仓至常州段、沪陕高速平潮至广陵段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眼下也正一刻不停地推进。

  盐城黄沙港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改造工程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16座突堤码头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黄沙港渔港将建设全国首座全自动渔业码头、华东地区重要渔船停泊港及渔获集散地,建成后可满足400马力大功率渔船全天候进出港、1000艘以上渔船日常停靠装卸、3000艘以上渔船进港避风需求。”中铁十六局集团项目负责人孙欣说,该渔港将着力构建交易集散、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渔业装备制造、渔民生活服务和主题观光休闲等产业功能与服务业态,促进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6.3亿元的通海港区—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咽喉”——南通双桥枢纽主体工程,近来每天都有新变化。“待2026年项目完工后,南通将实现千吨级船舶江海河联运、江海港口通达。”南通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说,目前正加快通扬线南通市区段工程建设,推进东灶新河航道开工建设。

  京杭运河苏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于今年6月开工,目前有序推进。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中心工作人员说,今年以来,4个干线航道项目、12个港口力争开工项目顺利开工,在建项目齐头并进。

(责任编辑:秦宇雯)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