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谢慧变 郑卓报道)截至12月14日,新疆今年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67架次229小时,开展地面人工增雨(雪)作业2588次,增水约13.12亿吨,相当于7个天池的蓄水量。
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李圆圆说,这些水如果全部储存利用,按照每亩棉田350—500立方米年用水量计算,可满足300万亩左右棉田的灌溉需求。
今年以来,全疆各地人工影响天气部门积极抓住每一次天气过程,开展人工增雨(雪)及人工防雹作业。
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为推进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解决多年来巴音布鲁克草原局部退化、沙化的问题,今年以来,巴州党委专门成立“云水资源开发协调推进工作组”,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强化空地影响联动、争取前沿技术支持,着力构建地面增水与空中增水互为补充的人工增水新模式,努力提高人工增水作业效率。
巴州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刚说,通过综合施策,在冬季有人飞机、夏季无人机和地面火箭共同作用下,巴音布鲁克山区人工影响天气累计作业影响面积增加至2万平方公里以上,空中水资源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巴音布鲁克气象站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巴音布鲁克累计降水341.8毫米,比去年同期增加62.9毫米,增幅22.6%。根据水利部门监测,今年1月至10月31日,开都河大山口累计来水33.99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3.1亿立方米,增幅10.04%。林草部门提供信息显示,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局部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由2015年的53.7%提高到目前的6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