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常住人口增加超五成,义乌有何魔力

2024-12-25 08:54 来源:浙江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十二年常住人口增加超五成,义乌有何魔力

2024年12月25日 08:54   来源:浙江日报   

  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记者 葛熔金)19年间,我上百次到义乌采访,见证着这里发生的改变:从国际商贸城二期到五期投入使用,再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第六代市场;破烂的民居楼被高档的现代化小区取代,城中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在贸易中,卖家录一段中文视频,迅速能变成几十个国家的语言……

  城市发展背后,是越来越多人的涌入。2005年义乌常住人口不足百万,2010年上升到120多万,截至2023年底,这个数字超过190万,其中户籍人口不到一半。

  从内贸到外贸,从线下到线上,再到“买卖全球”,义乌让来这里的人凭借智慧和勤奋,得到相应的收获。

  在与义乌这座城市频繁接触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什么魔力让世界各地的人向义乌蜂拥而至。或许从我经常采访的3位新老义乌人的故事中,能找到其中的答案。

  第一位是“很卷”的庄爱萍。

  在义乌,老板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也是一个“很卷”的职业, 学英语、直播带货、用AI转化多国语言介绍产品……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小不点玩具店的老板庄爱萍,是其中非常普通的一员。

  28年前,庄爱萍与家人从温岭老家来义乌经商,从内贸到外贸、从实体到互联网,经历了经济周期、贸易方式转变,她的店铺依然活得很好。

  让庄爱萍们能安心经营背后,是义乌提供了更为多样的贸易方式、更为便利的贸易条件、更为公平的贸易环境。这源于长期发展过程中,义乌一直以“市场”为核心,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携手,也是义乌发展的基石。

  义乌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市场推着政府走,政府带着市场跑”。这些改革有来自民间首创,政府对此进行规范确认;也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难题,政府与市场携手破题;还有政府预先改革规划,为市场发展破清障碍、留足空间。

  第二位是“不见外”的穆罕奈德。

  每年来义乌经商的外国人超过60万,其中有1.5万名常住外商,来自约旦的穆罕奈德就是其中一位。

  与穆罕奈德第一次见面,是2014年6月在他开的“花餐厅”内。穆罕奈德2002年来义乌追逐梦想、融入城市,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对义乌这个“家”的责任感,担任义乌市涉外纠纷人员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成立“奈德之家”公益机构组织身边的朋友当志愿者,他一点都“不见外”。

  第三位是“异想天开”的冯旭斌。

  义乌与世界相连需要更多的通道,义乌中欧班列就是其中的一条“金丝带”。

  2012年,回乡创业的义乌本地人冯旭斌“异想天开”要运营一条国际铁路货运线路,这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无疑是难如登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他看到了契机。

  在开行前,冯旭斌为了让客商尝试用该班列运货,不懂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他带着10盒名片,只身赴欧洲多个国家寻找客户。为了打消客户的担忧,他签订协议:如果班列运行不畅造成货物损失“损一赔二”。

  2014年11月18日,义乌发往马德里的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发车,次年2月,首列从马德里至义乌的班列返程。

  如今,义乌中欧班列开行6700余列,回程班列的比例从不足10%,到现在超过60%,义乌中欧班列有序发展显而易见。

  1920年春天,义乌分水塘村,年轻的陈望道一边吃着无意间蘸上墨汁的粽子,一边逐字逐句地翻译《共产党宣言》,品尝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百年的不懈奋斗、46年的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前行,市场发展、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在义乌徐徐展开,让“甜味”四处弥漫开来。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