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灯会、民俗市集、特色夜游、沉浸式演艺……今年春节期间,河南文旅市场持续火热。以“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为主题的系列文旅产品与文化活动,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原年味,吸引大量游客奔赴而来。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河南全省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旅游收入305.3亿元,与2024年春节假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1.9%,旅游收入增长2.6%,实现新年“开门红”。
“非遗游”大放异彩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2025年春节,非遗元素大放异彩。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发布的《2025年春节假期出游快报》显示,包含非遗景点、非遗体验的“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大增40%,成为春节假期旅游市场“顶流”。
在文化大省河南,各地市以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依托,纷纷将非遗展演、民俗体验与节庆活动深度融合,在浓厚的年味儿中,尽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进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打造的清明上河园景区,一幅热闹的春节民俗长卷铺展开来。“舞龙、舞狮、高台花鼓、杂技……看不完,根本看不完。”一身汉服妆造的游客高萍兴奋地说,“还可以和园内众多‘大宋百戏NPC(非玩家角色)’实时互动,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宋朝市井。”
在线旅游平台携程发布的《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开封位居全国年味目的地榜首。围绕年味、年俗、年景等,河南开封策划推出2025“大宋中国年”特色文旅活动。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开封府、启封故园等各大景区齐齐发力,带领市民、游客一同开启新春“宋潮”之旅。
无独有偶,在“十三朝古都”河南洛阳,以“穿越盛唐洛阳年”为主题的系列文旅活动轮番上演。
“我们以‘宫里过大年’为主线,推出集合多地非遗花灯的‘千灯巡游’、复刻古代春节庆典场面的‘元日大朝会’等特色活动。”洛阳隋唐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经理赵奕鼎说。
据悉,河南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结合非遗资源特色整体筹划了249场春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涉及古城过大年、点亮中国灯、赶个年味集、年画进万家、非遗年俗活动等十大类别,为国内外游客打造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文化体验。
“冰雪游”方兴未艾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冰封牡丹’,也太好看了吧!”在洛阳白云山景区,来自深圳的游客陈女士感叹。雍容华贵的牡丹,包裹在晶莹剔透的冰块之中,尽态极妍,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
而在焦作云台山景区,3000米冰瀑群在峡谷间倾泻而下,蔚为壮观;不远处,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潮玩”雪场内,雪屋、雪地摩托、雪地香蕉船等游乐项目让人应接不暇,直呼“过瘾”。
近年来,河南各地特别是伏牛山、太行山等区域加大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力度,围绕冰雪资源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升级冰雪旅游消费体验,提升冰雪旅游服务水平,激发冬季文旅消费新活力。
在位于嵩山之巅的嵩顶滑雪度假区,众多滑雪爱好者在雪道上往来穿梭,扬起阵阵雪雾。“这个雪季,我们不仅升级了游乐设施、新增了雪道,还推出‘滑雪帮手’教学模式,全力提升游客体验。”郑州嵩顶滑雪度假区总经理陈志说。
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今年春节假期,河南全省先后有320万名游客参与了冰雪运动。而携程发布的《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郑州位列全国冰雪游目的地榜单第四位,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赴一场“冰雪之约”。
以滑雪场、冰雪节、冰雪主题乐园等为载体,冰雪旅游正成为河南春节文旅市场又一“出圈”项目。
在推出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的同时,河南还推出了雪韵古都、温泉康养、暖心美食等系列旅游产品,同时策划三门峡天鹅旅游季、全省温泉旅游季、乡村民俗等主题推广活动,不断优化产品供给,满足不同游客的多元旅游消费需求。
“文博游”持续火热
蛇年春节假期,河南博物院开启“人从众”模式,主展馆外的广场上,大批观众排起“S形”长蛇阵;展厅内,游客摩肩接踵,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触摸文明脉络。
近年来,“看展览过大年”成为不少人欢度春节的“新民俗”,“文博热”拉动文旅消费的能力不断释放。
河南博物院特别推出“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春满弦歌——乙巳年春节华夏古乐专题赏听会”、“灵蛇猜话迷”文创互动体验等多项活动,营造出满满的节日观展氛围。
据了解,八天假期里,河南博物院共接待游客10.15万人次,河南省外游客占比66.9%,其中山东、河北、浙江、江苏、湖北成为省外游客前5名来源地。“专门带孩子一起,慕名而来,感受上下五千年文脉传承。”山东游客王先生说。
而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2025年春节期间,河南全省177家图书馆、202家文化馆、402家博物馆,统一组织“文化馆里过大年”“图书馆里过大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春节假期进馆520.11万人次。
在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综合运用多种数字技术打造的数字妇好、《巴方伏击战》XR(扩展现实)体验项目等,共同构建了一个生动立体的商文化体验场景。“戴上XR设备,妇好等商代历史人物便跃然眼前。”从内蒙古远道而来的游客刘昌然说,“甲骨文中的记载,由此转化为了可感、可触、可体验的生动故事。”
在科技手段的赋能下,文博场馆的新奇玩法不断“上新”,吸引力与影响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