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湖口段的码头边,一艘艘来往轮船的鸣笛声响起,工人们有的在指挥大箱货物吊运出库,有的在搬运清点货物,一派繁忙的景象。
熙熙攘攘的码头,见证着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居九江市第一;8家工业企业入围“2024江西企业100强”;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从2003年金砂湾工业园成立以来,这座建于长江沿岸滩涂的小城不断放大沿江区位优势,已从工业小县逐步变身工业强县。
湖口“强”在何处?钢铁产业是一个标志。
2003年,年产30万吨的老钢厂落户金砂湾工业园,打下湖口工业的第一根“桩基”。20多年过去,如今方大九钢成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
机器人转动机械手臂有序作业,烧结矿、高炉渣、生铁样品等分析检测数据实时生成,自动显示在电脑端;在洁净的操作室内,工作人员设定操作参数,一块块火红的钢板相继产出……从最初产线的局部优化、简单迭代,到如今产业整体朝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演进,方大九钢展现了传统产业向“新”而行的韧劲。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湖口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赖雅宏说。
湖口产业之强,不止于“钢”,还体现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齐头并进、同频共振。
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聚焦新赛道,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线迭代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24年前11个月实现营收106.26亿元,同比增幅56.56%,迈入“百亿企业”行列。
国能神华九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智能智慧项目38项,主要环保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基于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智慧火电厂项目”获评江西省大数据发展示范项目。
作为锂电池电解液龙头企业,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构建从上游锂矿中提取碳酸锂到氟化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以及回收锂电池提炼电解液的产业链闭环,市场占有率已超33%。
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湖口县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积聚发力。
尽管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湖口不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仍有着危机感:“技术迭代、市场巨变可能就在一夜之间。”新的产业格局和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如何保持持久动力?
湖口的关键一招就是练好研发创新内功,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走进九江嘉远科技有限公司数控车间,机器设备高速运转,自动化生产线上,一个个精密零部件正有序出库。
“近年来,公司在改进工艺的基础上持续研发新产品,不仅拥有自己的专业研发团队,还不断拓展‘外脑’,与九江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九江市嘉远科技负责人张庆丰说,企业每年投入总营业额10%以上的资金用于研发。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湖口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储能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2024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突破10亿元、研发强度达3.2%,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从2021年的21.4%提升到27%。
“我们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赖雅宏说。
(本报记者陈柱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