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刚过去的一年,湖北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踏进农历新的一年,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便以视频会议形式“直达”县一级,向湖北1.6万名干部传递“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的强烈信号,推动“支点建设”实现整体提升。
厚植胜势,支点建设“两步走”
变换表情与人互动,精准取物自然灵动,摔倒后迅速站起……“新春第一会”会前,10款“湖北造”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集中亮相,令人惊艳。
从去年启动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突破工程,到人形机器人整机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湖北仅历时7个月。这正是湖北聚力支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近代以来,湖北作为“九省通衢”,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策源地。进入新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湖北区位优势、科教优势再次凸显,是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
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的“牛肚子”理论被提及。他把上海等沿海城市比作牛鼻子,中部地区比作牛肚子,重庆等西部城市比作牛尾巴。陷入泥沼的水牛,如果只拉“牛鼻子”,只扯“牛尾巴”,不抬“牛肚子”,牛是起不来的。“这个理论形象说明中部地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说。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就要挺起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腰杆”来。
去年的一组数据引人瞩目: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8%,经济增速领先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中部领先;进出口总额突破7000亿元,增速中部领先……这些意味着湖北在全国大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有基础有条件当好支点,挑好担子。
会上,湖北也释放出“切实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的强烈信号,明确了支点建设“两步走”目标:到2030年,力争全省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主要经济指标跨越进位、中部领先,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到2035年,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锚定目标,七大战略提升“七个力”
节后首个工作日,武汉光谷政务服务中心人头攒动,平均每天上百家新企业在这里诞生;第一批下线的岚图梦想家产线节奏也保持着去年的最高生产节拍,每118秒下线一台车;凌晨的鄂州花湖机场依旧忙碌,串联起国内外市场……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彰显湖北建成支点的底气。
当前,湖北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枢纽地位重塑期、干事创业黄金期,整体提升支点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该如何将多年积累的比较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实现“支点建设”整体提升?
此次会议部署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区域协同力。
可以感知到,“七个力”中,战略支撑力是根本,创新策源力是关键,产业竞争力是基础,开放辐射力是潜能,生态承载力是底线,文化影响力是活水,区域协同力是后劲。
其中,作为湖北“金字招牌”的科技创新,被摆在了“七大战略”的重要位置,提出做大做强科技力量矩阵,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71020”高校创新体系为牵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快打造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全域科技创新转化体系。
大有可为,更需奋发有为
着眼全国“一盘棋”,“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标定了湖北在“两个大局”交汇中的历史新方位,赋予了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叠加中的时代新使命。
“明确‘身在何处’,才能笃定‘走向何方’。”在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刚强看来,从“努力建设支点”到“加快建成支点”,湖北已处于从“中心区域”向“区域支点”跃升,从“局部发力”向“整体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
要把蓝图转化为实景,湖北大有可为,更需奋发有为。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2020年疫后复苏,2021年复元打平,2022年重回赛道,2023年修复向好,2024年聚势突破……湖北经济实现了从跌出主赛道到重回主赛道的强劲复苏,一路顶压前行、一路回升向好,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要以综合实力领先、科技创新先行、现代产业引领、枢纽地位凸显、改革开放示范、城乡区域协调、生态环境优渥、文化繁荣兴盛为显著特征,以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为主攻方向,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锚定目标,湖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特别强调,要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
可以展望,站在6万亿元经济总量的新起点上,面对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湖北定将以高站位、高姿态、高水平、高质效,咬定“建成”目标不放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凝聚强大合力。
(本报记者惠小勇 李鹏翔 侯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