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的锣鼓声中,几只活灵活现的传统醒狮出现在深圳市福田区“节日大道”商圈的一处舞台上,腾、挪、闪、扑、荡、回旋、飞跃,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然而,大家的注意力迅速被4只“小狮子”夺走了。这些由机器狗装扮而成的“机甲醒狮”,蹲下、站起、跳跃,动作与传统醒狮相比也毫不逊色,兼具科技感与传统范儿。出其不意的创意持续点燃现场气氛,把整场舞狮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是春节期间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策划、主办的“七日瑞彩幸福游”系列活动的一场。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策划活动时,有意识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传统舞狮与现代科技结合,让古老的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促进街区人气聚集、消费提升、旅游旺盛。
在一系列活动的加持下,深圳“节日大道”商圈人流、消费走旺。来自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数据显示,在机甲醒狮表演的正月初五当天,“节日大道”商圈全天客流量约20万人次,日环比增长4%;当日销售总额约3548万元,日环比增长20.8%,同比增长6.9%。
春节期间,“创新之城”深圳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除了逛花市、看演出等传统项目,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融入节日活动的方方面面,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赛博”体验,增添了别样的年味。
在市中心的一个购物商场,把三星堆文化与VR技术相结合的沉浸式展览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通过VR技术,人们可以从服饰、发式、饮食以及自然生活环境感受三星堆文明;在位于罗湖区的爱国路花市,一台机械臂为人们写起了春联,字体铿锵有力,字里行间充满了科技范儿;在深圳市工业展览馆的新春打卡点,来自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不仅承担了迎宾互动的任务,还现场大秀灵活的“舞步”。
同样是春节期间,在深圳知名景点世界之窗,人形机器人穿上警用背心、戴上执法记录仪,与执勤民警握手致意后,便投入了巡逻工作中。它们一路上步态平稳,活脱脱就是一名合格的警务助手,引来大量民众围观,不少市民和游客争相合影留念。
参与巡逻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38米,体重约40公斤,全身具备24个自由度,移动速度每秒2米,腰部装有320度自由旋转电机,可完成大量高难度动作。它们由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2024年12月底刚刚推向市场,具有机械式步态和类人自然步态两种行走模式。该公司市场负责人姚淇元表示,研发人员借助先进的光学动捕技术,精准采集海量人体运动数据,通过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提高拟人程度,使得人形机器人具备了更好的性能,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环境。
“赛博”春节的背后,是深圳动力十足的科技创新和不断培育的新质生产力。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6.46%,总量和强度均位居全国城市第二。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不少游客说,“科技+文化”已成为深圳春节乃至节假日旅游的一大特色。让传统文化更酷更好玩,更有现代美感、科技感和生命力的未来图景,正在这座“创新之城”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陈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