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22日 宋华英)

2025-02-07 10:58 来源:邢台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敏)

邢台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22日 宋华英)

2025年02月07日 10:58   来源:邢台日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结构、规模、速度和效益,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5%,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基本民生有效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十四五”收官奠定良好基础。

  (一)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取得扎实成效。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推动“两重”“两新”落地落实,夯实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国债项目引领增长。超前谋划、积极争取,强化调度,逐一踏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156个增发国债项目完工147个、完成投资115.28亿元,拉动全年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青山水库、野沟门水库、滏阳河调蓄工程完成投资超过30亿元。首批53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全部开工,获批国债资金43.18亿元。产业项目扩规提质。邢钢搬迁升级项目主体完工,新疆特变电工、中车新能源装备、中船氢能制储等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市经开区,17家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企业迁驻市高新区,独角兽企业所托瑞安落地投产,城市工业迈向中高端。39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项目落地开工,北大荒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迁至邢台,央企二级子公司落户实现零的突破。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7.3亿元政策资金拉动63.6亿元消费,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亿件,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连续48个月全省第1。太行会展中心、邢襄生态园等商旅文体展多元消费场景投用,泉城特色旅游休闲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全面落实助企帮扶系列政策,新增退减缓税费35.58亿元,新增贷款664.35亿元、增速全省第2。经营主体总量达到96.6万户,新增企业2.56万户、增速全省第1。中航上大在深交所上市,连续三年实现企业首发上市。

  (二)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现量质双升。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不断夯实。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推动规模化集聚。围绕新材料和食品加工主导产业,推动关联集群跨县域联动发展,规上企业均突破100家、产业营收均突破400亿元,新材料占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超40%,食品加工产业隆起带投产项目达到63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继续领跑全省,20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规上企业突破900家,实现营收4900亿元,同比增长10%。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4个、数量全省第1。加速高端化转型。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46.8%,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华密新材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900家和34家。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跃升,C类县全部退出,A类县达到10个,获得奖励资金2900万元、全省第1。传统优势产业换挡提速,沙河玻璃获省政府专项政策支持,汽车玻璃生产线填补省内空白;宁晋与上海电缆研究所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临西与洛阳轴研所共建国家轴承产业研究中心,美国铁姆肯、塞尔维亚Z&S临西项目进入试生产。全国首家低空经济产业教培中心落户邢台。长征超混智能重卡下线上市。开展数字化改造。全面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增长33.1%、全省第2,规上工业企业全部上云,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59.1%、全省第1,两化融合水平实现三连增。清河羊绒等4个案例入选共享智造典型案例、全省第1。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功争创“千兆城市”,数据要素入表融资走在全省前列,获评2024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推进绿色化升级。新增国省级绿色工厂38家,任泽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旭阳经开区获评国家水效领跑者园区。全省首座钒锂结合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投运,临城抽蓄项目获批立项,新能源装机突破800万千瓦,规模超过电力总装机的7成,新型能源强市建设扎实推进。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迈出稳健步伐。坚决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以机制创新聚要素、添动能。重大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成功入选国家水网先导区、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均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奖补资金全国第1。市供销社提升现代流通服务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威县“三块地”改革案例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县域改革案例”,巨鹿获批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均为全省唯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入企扫码”获评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典型案例,“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落地,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全省率先实施不动产登记全域通办。入选“全国统一企业开办平台”国家试点,涉企和民生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组织校企对接1050场次,促成就业2.49万人。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4万亩,争取林地占用指标5859.4亩。广宗列入全国营商环境促进标准化试点。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冀中南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列入全省规划,临空经济区17个项目落地实施,南和公用型保税仓库获批设立,AEO高级认证企业达16家,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份数、签证金额翻了两番,外贸经营主体突破8100家。园区建设提档升级,首次实现C档清零。平乡建成全国首家自行车童车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四)城乡面貌、生活品质发生显著变化。聚焦群众关切的基建短板和服务弱项,持续改善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复。邢台褡裢机场开通广州、上海、成都航线,雄商高铁清河西站顺利开工,邢和铁路实现全路网货物直通,德晋高速、东吕高速邢台段改扩建纳入省级规划,打通中心城区6条断头路,有序畅通全域“大动脉”和市区“微循环”。城市更新深入实施。高质量推进老旧设施和地下管网升级,改造老旧管网248.89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19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4个,新增充电端口12.3万个,基本满足居民需求。全国首创燃气“三级防控”模式、完成智能化改造10万户。建成口袋公园18个,新增人防停车位1.3万个,好南关、府前街、南北长街修缮一新,开元历史文化片区改造提升等4个项目入选全省城市更新范例。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07万亩,南和刷新全省小麦玉米“吨半粮”高产纪录。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农产品15个。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投入衔接资金8.9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07个,推动7万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61个村完成污水治理,建设改造农村厕所1.3万座,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902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国倒排第19,优良天数增加21天,重污染天数减少11天,“退后十”成果进一步巩固。地表水国考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0%,建成幸福河湖17条。完成玻璃、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七里河综合治理入选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治理水土流失6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44.69万亩,修复历史遗留矿山900亩,实施生态补水3.21亿立方米,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连续43个月回升,16处泉眼相继复涌,百泉盛景焕发勃勃生机。

  (五)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得到长足进步。牢固树立“三保”优先意识,始终将80%以上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省率先推行“双零助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0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1万人。养老、工伤、失业参保覆盖面保持稳定,医保参保率连续五年全省第1,“社保进城”经验全国推广。完成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3030户,新增等级养老机构39家,133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515个社区日间照料站点建成投用。有效保障城乡困难群众31.85万人,发放救助资金11.97亿元。生育津贴待遇“免申即享”实现全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改善,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4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34万个。邢台医学院成功升本,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获批招生。邢台中医医院晋升三甲,40家泉城扁鹊堂建成开诊,中医康养可感可及。连续6年被评为医改工作先进市,2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乡镇全覆盖。促进文化兴市,举办市旅发大会、扁鹊文化节、龙舟赛、马拉松赛等文体活动,新增备案博物馆13家、考古遗址公园2家,启动邢台历史文化考古探源,创作了《医祖扁鹊》《郭守敬》等一批文艺精品。平安建设扎实推进。稳妥化解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等风险,积极做好保交楼、保交房工作,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年来,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断提升服务和治理效能,最大限度压缩“三公”经费,在全省率先推行公车以租代购、公物智能调剂模式,12345热线办结各类诉求102.3万件,1136件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及时办复,依法行政考核连续三年全省第1。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广电、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邮政通信、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一年,多重困难交织叠加,各项事业难中求成,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在于全市人民的和衷共济、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邢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中直省直驻邢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邢台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2024年有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全市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小、散、低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生态治理任重道远,民生事业还有短板,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部分县(市、区)财力紧张,统筹促发展、保民生、防风险压力较大。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尽心竭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