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得筛”变“热得烫” 湖北做厚“冰雪+”支点

2025-02-14 09:26 来源:湖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冷得筛”变“热得烫” 湖北做厚“冰雪+”支点

2025年02月14日 09:26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军鹏

  通讯员 李宁

  眼下,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已进入收官阶段,赛场上,各国冰雪健儿激烈比拼,赛场外,大江南北的游客会聚黑龙江,助力冰雪旅游持续升温。

  千里之外的湖北,从神农架到十堰、宜昌、武汉等地,各种室内外滑雪场、滑冰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和游客。体验飞驰冰雪激情,畅享纵横雪原风光……“冷资源”正在荆楚大地不断融合转化,成为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热产业”。

  湖北地形丰富多样,西部山脉连绵,不仅坐拥“华中屋脊”神农架,还有恩施、宜昌等较高海拔地区,有南方不可多得的冰雪资源。“2004年,湖北第一家滑雪场——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建成时,滑雪在很多地方还属于小众运动,那一年冬天只接待了3000多人次。”神农架国际滑雪场经理王波说。截至2024年底,湖北已建成冰雪场地41家,室内外滑雪场近30处,构建起全季节、广覆盖的冰雪产业发展格局。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2024年发布的《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湖北的滑雪场数量位居全国第九,甚至超过北京、天津等北方省市。2023—2024年雪季,恩施州、神农架等地通过打造特色冰雪旅游圈,累计接待游客128.49万人次,同比增长39.36%。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12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中,只有一条南方滑雪线路——知音湖北·南国冰雪。该线路涵盖了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宜昌市、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等地,沿线冰雪旅游点星罗棋布,充分展现出湖北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

  2024年12月,在恩施绿葱坡启动的“知音湖北·南国冰雪季”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大批游客和滑雪爱好者。今年1至2月,全省滑雪酒店的预订量同比增长约83%。系列活动将持续到2025年3月,其间湖北各地推出一系列多元组合滑雪旅游线路产品,并配套推出住(宿)滑(雪)套票、雪季通票、中小学生体验票和门票优惠等一系列惠民措施。整个活动期间,预计能够带动百万游客游雪乡,十万学生上冰雪,实现冬季引客入鄂目标。

  “冰雪+A级景区”“冰雪+民俗体验”“冰雪+美食节”……丰富多彩的“冰雪+N”,加出了湖北冰雪经济新活力。在恩施,以恩施大峡谷为代表的景区推出赏雪旅游产品成绩亮眼;在襄阳,三国文化冰雪游等精品线路让冰雪旅游的体验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倍增;在咸宁,“温泉+滑雪”旅游产品让游客尽享“冬季恋歌”……目前,恩施、神农架、宜昌、武汉、黄冈等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冰雪旅游目的地。

  为促进冰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月10日起,湖北面向全国游客发放1亿元文旅惠民券(电子券)。经抽签中签后,游客可免费进入湖北重点景区、主题乐园、温泉、滑雪场、剧院等游览体验。预计2024—2025雪季,湖北冰雪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将超2000万人次。

  自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中心与湖北省体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湖北打造成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示范省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冰雪资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场地布局不断拓展,冰雪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与旅游、文化、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等快速跨界融合。走向四季常“热”的湖北冰雪产业,正在成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蓬勃力量。

  探访·武汉

  江城掀闯关WS热雪奇迹热潮

  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磊、通讯员周雨昕)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赛场上各国健儿的精彩比拼,为冰雪运动带来更多的关注和热度。2月9日,武商梦时代WS热雪奇迹滑雪场内,滑雪爱好者在雪道上时而跳跃,时而旋转,享受着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冰雪闯关等冰雪娱乐项目的游客也不在少数。游客文晴兴奋地说:“没想到在武汉旅游还能体验到哈尔滨同款冰雪大闯关,太有意思了!”

  目前,武汉有三座室内滑雪场,分别是位于汉阳区的湖北文旅·武汉冰雪中心、位于黄陂区的甘露山国际滑雪场以及位于武商梦时代的WS热雪奇迹。中国国旅湖北公司公民游总部总经理魏蕾说:“武汉交通便利,文旅资源丰富,加上有三座室内滑雪场,游客无论是来滑雪还是游玩,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据WS热雪奇迹项目总经理李岩介绍,亚冬会开幕后,WS热雪奇迹客流量和消费额都有明显增长,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和家庭用户的体验需求大幅增长。据数据统计,WS热雪奇迹春节期间客流量同比2024年增长近80%,外地游客主要来自湖南、河南、江西和广东。春节这波冰雪旅游热潮不仅带动了WS热雪奇迹的二消提升,也为周边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带来可观收益。

  据了解,自2022年11月开业以来,WS热雪奇迹成立了滑雪训练中心,为青少年及广大滑雪爱好者提供专业、全面、系统的滑雪培训课程。2024年,WS热雪奇迹还成为武汉市青少年滑雪队培训基地,开设了一系列滑雪营地及特色课程,并成立了武汉首个青少年滑雪队。

  探访·恩施

  从志愿者到从业者,从亚布力到齐岳山

  他随中国冰雪运动一路南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雷帆

  2月9日,利川齐岳山国际滑雪场的停车场几近爆满,鄂A、渝B、渝D等外地牌照车辆占了大半。服务大厅人头攒动,滑雪爱好者从雪道上飞驰而下,初学者努力学习滑雪技巧,小朋友在戏雪区尽情玩耍,欢声笑语不断。

  “去年迷上滑雪,很享受从雪道上俯冲下来的刺激感,等高级道开放后,就去挑战。”自齐岳山国际滑雪场开业以来,来自建始的黄宇已是第15次打卡。

  “从元旦试营业到现在正好40天,已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其中大年初一约有5000人次。”雪场运营经理吕世坤表示,作为一家新开的滑雪场,在未开放高级道、未进行大规模营销推广的情况下,如此成绩已经超出预期。

  齐岳山国际滑雪场是利川首个滑雪场,由北京卡宾滑雪集团与利川讯达运输公司联合打造,坐落于海拔约1800米的利川市汪营镇白羊塘村,共有9条雪道,总长度约3.3公里,最大垂直落差130米,另设2.3万平方米的娱雪区、儿童练习道、彩虹滑道等亲子冰雪项目。

  “根据齐岳山气候条件,雪场能实现100天的运营。按今年的客流量,在下一个完整的雪季,雪场预计接待20万至30万人次。”吕世坤介绍,齐岳山也是中国南方最大风力发电场,200多台巨大的风力发电机随风旋转,与连绵起伏的群山、田园、盘山路相互映衬,前来滑雪的游客在这里能很快找到“冰雪+”的情绪价值。

  当天,是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的第二个比赛日,作为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镇人,吕世坤与亚冬会有着不解之缘。

  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洲际冬季综合运动会,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吕世坤在亚布力滑雪场做赛会志愿者。此后的30年,他在滑雪行业摸爬滚打,工作足迹从中国第一家旅游滑雪项目亚布力风车山庄到北京南山、再到河南嵩山、湖北利川,见证了中国“冰雪热”一路南下。

  “从业这30年来,我明显感受到,中国的冰雪运动从小众参与转向大众消费,而冰雪市场的前景大到不可估量。”吕世坤介绍,2000年,他从亚布力到北京发展,当时北京只有2家滑雪场。此后二十年间,北京及周边增加了20多家滑雪场。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第一批滑雪人的孩子“雪二代”甚至“雪三代”出现了。在河南工作期间,吕世坤接触到最多的省外客群就来自湖北。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有望达5.2亿,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培养终身滑雪爱好者是我们的使命。”吕世坤说,在齐岳山雪场运营规划中,滑雪学校会针对中小学生提供零基础入门教学服务,“今年有60多人的教练团队,明年计划扩充到100人以上。”

  吕世坤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齐岳山国际滑雪场使用的造雪机、压雪车、冰鞋、雪板等设备均由投资方自研,而此前这些设备全部要从国外进口。“这些设备操作更人性化、更易上手,具备更高的场地适应性,也带来了更好的造雪效果。”他说,冰雪装备的变化折射出中国冰雪经济的发展态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冰雪装备销售收入不断增加,从2015年的不到5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220亿元。

  齐岳山国际滑雪场的120名员工中,本地人有100多名,而当地的民宿、餐饮、交通、户外运动等相关行业也随着滑雪场的开业和游客的到来出现了喜人的增长。如今的利川,新生的冰雪经济延续了避暑经济的火热,让更多人在冬天吃上了“旅游饭”。

  “这个雪季结束后,这里将开启二期建设,并建成非雪季项目,实现四季经营。”展望冰雪产业前景,吕世坤很有信心,“现在国家和当地政府都支持冰雪经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带动当地,提升滑雪经营品质和管理规范,让更多人爱上滑雪,形成雪一代、雪二代和雪三代的传统,就像北京、张家口和新疆的雪场一样,投资者、参与者、从业者、爱好者等所有人群都会获益。”

  当中国的“冰雪赛道”不断拓展,置身于南国雪乡利川的人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探访·神农架

  星空为伴来中和滑雪场“夜滑”吧

  神农架中和国际滑雪场“夜滑”走俏。 (湖北日报通讯员 房泽洋 胡鑫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春保 通讯员 房泽洋 胡鑫

  2月8日17时许,太阳快落山了,仍不断有接驳大巴从木鱼镇驶向神农架中和国际滑雪场。

  “他们都是来体验夜滑的。”神农架中和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祖洪手机上的销售信息显示,当天购买夜场门票的游客有300多人,“这两天客流量在慢慢回落,春节高峰期,每天夜场有近千人”。

  中和滑雪场2016年投入运营,拥有华中地区最长的单雪道。从最初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到现在8万多人,中和滑雪场见证了冰雪经济的热力。“尤其是北京冬奥会之后的这两年,游客翻着番地上涨。”王祖洪说。

  不过,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目前,仅湖北省内就有大大小小滑雪场几十家。为留住游客,中和滑雪场在上个雪季推出“夜滑”项目,这个雪季又新开辟了“雪地儿童乐园”。

  “这里越来越好玩了。”广东游客段兴今年春节仍然选择了神农架。去年春节,他在神农架国际滑雪场过了一把瘾。意犹未尽,今年他又来体验“夜滑”,“星空为伴,雪上飞驰,想想就很美”。

  这一次,段兴把父母、老婆、女儿都带来了。全家人去神农顶、大九湖赏雪,在木鱼镇体验民宿、美食,玩得很开心。为错开客流高峰,段兴把滑雪放在了返程前一天。

  当天上午,段兴的老婆和女儿率先上场,持雪杖,踏雪板,跌跌撞撞地体验滑雪乐趣。在游客中心吃完中餐后,女儿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奶奶直奔“雪地儿童乐园”,一直玩到太阳落山。

  18点30分,灯光点亮雪场,站在滑道上,段兴扭头给家人挥了挥手,飞驰而下。

  王祖洪介绍,中和滑雪场目前省外游客占比已超过七成,其中半数来自广东,“不少都是像段兴这样的‘回头客’”。

  探访·十堰

  武当滑雪场带火大川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许应锋

  通讯员 刘沣 张茜

  已过立春节气,仍然春寒料峭。置身于武当山南麓原始林海的滑雪游客们兴致正浓,完全顾不上阵阵寒风裹挟着的细雪。

  2月7日9时许,十堰市茅箭区大川镇的武当滑雪场,旅游大巴和私家车将两个停车场占得满满当当。滑雪场大厅内人头攒动,游客有的排队购票,有的领取雪具装备,抬眼望向窗外,从雪道上飞驰而下的一个个疾速身影,让大家更加跃跃欲试。

  武当滑雪场规划面积200亩,于2024年10月启动建设,一期建成两条近400米雪道,配备28台造雪机,1800余套专业雪具,可同时容纳千余人进行雪上运动。

  今年大年初一(1月29日),武当滑雪场正式开门迎客。

  “火爆程度远超预期,除日场外还加开了夜场。”武当滑雪场负责人陈小伟介绍,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1万余名,综合营收500多万元。山区冬季时间长、气温低,预计雪季可持续至3月份。

  作为十堰市规模最大的冰雪运动项目,武当滑雪场不仅填补了区域冬季旅游空白,更激活带动了农业、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家门口的滑雪场,不仅带来人气,也带来更多商机。”大川镇党委书记郭晨晨介绍,该镇过去冬季游客不足千人,如今单日游客接待量超过8000人次,春节期间更是突破3万人次,20余家农家乐生意火爆,带动农家乐、民宿经营增收1000余万元。未来,滑雪场将推进二期建设,增设冰雪乐园、索道及高级滑道等项目。

  “过去冬天只能进城打零工,现在光是卖柴火豆腐,一天就进账1000元。”村民李国富笑得合不拢嘴。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