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年:传统企业借"数"涅槃,新兴企业乘"数"而上

2025-02-17 08: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江西万年:传统企业借"数"涅槃,新兴企业乘"数"而上

2025年02月17日 08: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在江西万年县万年贡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加工车间,5条智能化精米包装产线“不知疲惫”地运转,精准完成每一道工序,稻米一袋袋地从产线的一头运往末端。数字化智能监测室内,各产线的运行状态及生产数据不停地闪烁着,整个生产流程实现无人化、自动化。

  此前,万年贡集团通过产线调整、技术更新,搭建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打通各生产流程。如今,稻谷烘干、轻碾、筛选、分离、抛光等流程“一气呵成”,生产车间几乎迈入“黑灯时代”。

  “过去稻米加工要人工甄别,费时费力,常出现判断失误情况。”万年贡集团行政部部长邱小华介绍,数字化改造提升后,产线自动完成稻米加工全流程,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不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稻米质量也提高了几个“身位”。“从入仓到包装,你都见不到稻米长啥样!”邱小华打趣地说。

  去年7月,万年县出台《万年县关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2024-2025)》《万年县关于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投入1800万元推动企业数智化改造,计划打造一批“数字领航”“小灯塔”“数智工厂”标杆企业。传统企业借“数”涅槃,新兴产业乘“数”而上。

  于1958年成立的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万年水泥厂是万年县打造的一家“数智工厂”标杆企业。这几年,万年水泥厂借助“数改”的“东风”,老企业焕发“新芽”。

  在万年水泥厂区,林木荫荫;生产车间内,粉尘遁形,噪音不闻。中控室内的工业互联网大屏上,生产、加工、维修等实时生产情况一目了然。曾经的“脏噪”企业,摇身一变成了万年县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力军。

  在万年水泥厂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生产部技术管理副主任周学民介绍,过去,水泥厂以人工操作DCS控制为主,以至于技术参数不稳、产品质量偏差大、原材料消耗大等问题凸显;如今,万年水泥厂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搭建了智能工厂集成平台,实现从水泥生产到发运各个环节的融合与信息互通。

  与万年水泥厂“数改”之路不同的是,江西万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依托一颗“芯片”奔赴向“新”。日前,作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的万年芯取得一项超高真空微腔体专利。这是公司推进数字化改造后取得的又一成果。

  2021年,万年芯开始搭建生产流程、动态监测等数字系统,布局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随着数字化信息系统联通各部门、企业微信,万年芯的智能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信息系统平台已覆盖采购、销售、库存、工程、财务等几乎所有的企业内部业务、管理流程。

  “掌中一屏随时了解车间生产动态,数字化信息系统让我们的采购到货及时率从86.87%提升到95.88%,订单交货周期从56天缩短到35天。”万年芯董事长艾育林分析,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大模型算法实现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公司自动优化企业运营流程,人工操作和失误减少,业务得到快速增长,内部运营管理实现质的飞跃。

  随着万年县进一步推进“数转智改”工作,以万年贡集团、万年青、万年芯等为代表的129家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截至目前,已有92家L1级—L2级企业上云上平台,79家L3级以上企业正陆续进行改造。(本报记者 沈寅飞)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