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资国企优化布局划定三大方向

2025-02-20 08: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地方国资国企优化布局划定三大方向

2025年02月20日 08: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璐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2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新的一年,要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

  从优化布局的重点来看,要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强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入布局。要推动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交通运输等重点产业提质升级,着力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要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打造一批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2025年以来A股市场涉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有15起,涉及地方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有31起。改革动作频频的背后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加速推进。

  “国有企业必须心无旁骛练好实体经济‘看家本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强调。

  数据显示,2024年地方监管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7.7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全年运用产权市场盘活存量股权、资产约2439亿元;研发经费投入6334.4亿元、同比增长6.6%,研发投入强度1.54%。

  在助力稳增长的同时,国资国企产业发展向新求质,新兴产业布局节奏加快,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更加有力。

  据介绍,2024年地方监管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21.8%、营收占比达16.9%。地方国企积极与中央企业开展专业化整合,多个地方围绕轨道交通、工业母机等领域与中央企业联合举办“共链行动”。

  张玉卓表示,2025年,各地国资委要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主业实业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国有资本具体要在哪些领域重点布局?会议提出,要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完善主责主业管理,加强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入布局,增加应急保障、防灾减灾、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同时,要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着力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不断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也是下一步的重点。根据部署,地方监管国有企业要深化与中央企业产业协同,开展应用场景和产业链重点环节供需对接,共同构建区域产业融通良好生态,打造一批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支持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加快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全球化配置,带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产业和服务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25年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各地国资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同时要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起点谋划下一步改革举措。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三项制度改革是关键环节。按照计划,今年要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

  会议还要求健全推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有效机制,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充分发挥地方国企土地、产业、场景、政策等资源优势,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加快建设一批重大中试项目,探索建立场景应用创新性能促进中心,帮助真正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技术脱颖而出。

  “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推出政策保障,落实长周期考核,在研发创新、人才激励、产业布局、资本运作等方面继续优化支持措施,支持国资国企在新产业敢闯敢干,为塑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新支柱产业作出更大贡献。”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企混改中心负责人朱昌明表示,2025年资本市场上科技创新、重组整合、市值管理等板块值得关注。

  知本咨询公司国企产权研究院院长常砚军认为,2025年深化重组整合预计将聚焦推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紧密地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节奏、加大力度地按照“三个集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