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给草原“放个假”!内蒙古9.7亿亩草原陆续“带薪休假”
此举实现了牧民增收与草原生态恢复的双赢目标
本报呼和浩特4月17日电(记者李玉波)记者今天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了解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9.7亿亩草原已陆续进入休牧期,其中3.8亿亩禁牧区草原实行5年全年禁牧,5.9亿亩草畜平衡区草原执行不少于45天的春季休牧制度。休牧期间,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让9.7亿亩草原“带薪休假”。
春季是牧草返青的关键时期,今年锡林郭勒盟创新实施“分区差异化休牧”政策,将全盟划分为两个区域,使2.2亿亩草场陆续进入为期45天的春季休牧期。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罕乌力吉苏木脑干塔拉嘎查,牧民额日登巴雅尔家的羊群被圈养在不到3亩地的活动场所内,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
“休牧期间我家能拿到8000元的补贴,我准备了1000多捆青干草和12吨饲料,足够休牧期间牲畜需求。”额日登巴雅尔深有感触地说,“保护草原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草原的生态不断变好,牧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美。”
据了解,今年春季休牧期间,锡林郭勒盟通过“科学休牧+生态补贴”模式,以每亩1.125元的标准,为农牧民发放2.5亿元补贴资金,切实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该盟采取政府储备、牧民自备、协调调运等措施,确保休牧期间饲草料供应充足。
每年的4月10日至5月25日,呼伦贝尔市9329万亩草场会进入为期45天的休牧期,开启“带薪休假”模式,所有牲畜实行圈养,农牧民可享受休牧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