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冷水鱼“游”出“热”产业

2025-06-13 09:17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朱 虹

6月6日,在第11个“全国放鱼日”来临之际,2025黑龙江“冷水鱼·放流季”系列活动在鸡西市兴凯湖畔正式启幕。随着50万尾兴凯湖大白鱼、600万尾鲢苗跃入碧波,鸡西这座北方边城正式吹响以科技创新重构冷水渔业版图的冲锋号。活动当日还举办了2025鸡西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现场,高端冷水鱼工厂化养殖项目、淡水鱼养殖尾水处理示范基地等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8.52亿元。

“从‘原始粗放’到‘科技兴渔’,鸡西正书写现代渔业新传奇。”鸡西市副市长郭显文提及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340艘作业船舶日夜穿梭于兴凯湖与乌苏里江,年产鲜美冷水鱼3000吨;51个锁船点实现全域监管,捕捞渔船配备北斗定位系统,构建智慧渔业管理体系。

鸡西近400万亩优质冷水水域孕育着64种特色鱼类。其中,兴凯湖大白鱼、“三花五罗”等珍稀品种享誉全国。数据显示,2024年,鸡西渔业产值达17.66亿元,兴凯湖大白鱼单品种产值超0.91亿元,以每斤百元均价占据高端水产品市场,印证着“冷水鱼·鸡西鲜”的品牌价值。

活动现场发布的《鸡西市兴凯湖大白鱼标准》,为兴凯湖大白鱼量身定制“身份证”。鸡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伟介绍,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兴凯湖大白鱼的种质特性、生存环境条件及营养品质等技术要求和数据指标,其发布标志着兴凯湖大白鱼的保护、规范化生产及品质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鸡西在种苗繁育、健康养殖、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进一步拓展了冷水渔业的发展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对此,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闫志金说:“科技创新是冷水渔业突破瓶颈的‘关键变量’,更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专家学者围绕“科技赋能冷水渔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为鸡西冷水渔业发展建言献策。“建议建设智能化无人养殖场、智能化高密度养殖工场,在工业园区建设生产加工车间及冷链物流设施,打造兴凯湖大白鱼全产业链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张永泉说。

当下,鸡西正以“一条鱼”撬动“全域游”,开辟三产融合新赛道。鸡西兴凯湖冬捕节联动“年货大集”,虎林椴树蜜、密山玉米与鲜活渔获共同演绎“冰与火”的消费狂欢;新开流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渔猎文化体验区,以虚拟现实技术重现6800年前先民凿冰捕鱼场景;依托1000万亩森林、95.1%优良空气天数,打造“观鹤赏鱼”生态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黑龙江鸡西:冷水鱼“游”出“热”产业

2025年06月13日 09:17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朱 虹

6月6日,在第11个“全国放鱼日”来临之际,2025黑龙江“冷水鱼·放流季”系列活动在鸡西市兴凯湖畔正式启幕。随着50万尾兴凯湖大白鱼、600万尾鲢苗跃入碧波,鸡西这座北方边城正式吹响以科技创新重构冷水渔业版图的冲锋号。活动当日还举办了2025鸡西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现场,高端冷水鱼工厂化养殖项目、淡水鱼养殖尾水处理示范基地等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8.52亿元。

“从‘原始粗放’到‘科技兴渔’,鸡西正书写现代渔业新传奇。”鸡西市副市长郭显文提及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340艘作业船舶日夜穿梭于兴凯湖与乌苏里江,年产鲜美冷水鱼3000吨;51个锁船点实现全域监管,捕捞渔船配备北斗定位系统,构建智慧渔业管理体系。

鸡西近400万亩优质冷水水域孕育着64种特色鱼类。其中,兴凯湖大白鱼、“三花五罗”等珍稀品种享誉全国。数据显示,2024年,鸡西渔业产值达17.66亿元,兴凯湖大白鱼单品种产值超0.91亿元,以每斤百元均价占据高端水产品市场,印证着“冷水鱼·鸡西鲜”的品牌价值。

活动现场发布的《鸡西市兴凯湖大白鱼标准》,为兴凯湖大白鱼量身定制“身份证”。鸡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伟介绍,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兴凯湖大白鱼的种质特性、生存环境条件及营养品质等技术要求和数据指标,其发布标志着兴凯湖大白鱼的保护、规范化生产及品质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鸡西在种苗繁育、健康养殖、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进一步拓展了冷水渔业的发展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对此,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闫志金说:“科技创新是冷水渔业突破瓶颈的‘关键变量’,更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专家学者围绕“科技赋能冷水渔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为鸡西冷水渔业发展建言献策。“建议建设智能化无人养殖场、智能化高密度养殖工场,在工业园区建设生产加工车间及冷链物流设施,打造兴凯湖大白鱼全产业链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张永泉说。

当下,鸡西正以“一条鱼”撬动“全域游”,开辟三产融合新赛道。鸡西兴凯湖冬捕节联动“年货大集”,虎林椴树蜜、密山玉米与鲜活渔获共同演绎“冰与火”的消费狂欢;新开流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渔猎文化体验区,以虚拟现实技术重现6800年前先民凿冰捕鱼场景;依托1000万亩森林、95.1%优良空气天数,打造“观鹤赏鱼”生态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