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来了,停车方便了!青岛网约车司机迎来好“食”光

2025-06-13 09:25 来源:工人日报

停车难、价格贵,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哪吃饭”“吃不好饭”成为不少网约车司机面临的问题。在青岛,当地通过发放爱心餐券、上线暖心驿站导航、开设惠工食堂等举措,托举起网约车司机的好“食”光,守护住他们车轮上的幸福。

深夜,出夜车的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在高德地图“岛城暖心驿站”的引导下,来到山东青岛北站附近的一家工会驿站,将家人准备好的晚饭放进微波炉,随着“叮”的一声,传递着家人和工会关爱的饭香在驿站内升腾。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兴起,从事网约车司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越来越多,为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提供了便捷。然而,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在哪吃饭”“吃不好饭”成为不少网约车司机面临的问题。

与此同时,聚焦网约车司机“舌尖上的温暖”,全国各地也在不断探索尝试。在青岛,当地工会以“爱心餐”为抓手,在全市牵头推动解决网约车司机“就餐难”问题,联合饿了么、高德以及本地优质商户,推出“工会补贴+平台让利+商家支持”模式,用一张张爱心餐券、一次次暖心驿站线上导航,托举起网约车司机的好“食”光。

停车难和价格贵的双重挑战

“我就住在市中心附近,通常情况下,可以中午回家自己做饭吃。”谈起如何解决午饭问题,青岛网约车司机宋师傅眉毛轻皱,“但偶尔也会遇到长距离的单子,回家就比较麻烦了。”宋师傅坦言,由于接单时间、距离等不确定性因素,他的午饭时间并不固定。

记者采访了解到,相比于宋师傅能回家做饭,不少网约车司机都选择就近解决午饭。而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司机往往会选择在电动汽车充电桩深谷时段停车充电,午饭就选择在充电桩附近的饭馆解决。而遇到充电桩尖峰时段与饭点相撞的情况,网约车司机们就只能跑到哪就在哪吃。此时,就餐问题就会上升好几个难度:商圈的停车费贵、餐馆车位紧缺、临停时间短以及路边的违停警示牌等,无一不让网约车司机望“饭”兴叹。

面对停车难题和价格贵的双重挑战,久而久之,网约车司机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圈”。“有的饭馆路面宽阔、停车位多,有的小摊设在无人监管的地方,自然就没有停车难题,而且价格也便宜。”对于夜车司机李师傅来说,他还有额外的两个需求:能打热水、能热饭。

工会出手解难题

解决网约车司机“就餐难”,是改善新就业群体就业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此,青岛市总工会积极行动,通过“工会激励一下、平台投资一些、商家支持一点”的模式,将餐费“打下来”,帮助网约车司机解决吃饭难题。

2024年,青岛市总工会联合饿了么平台、青岛市团膳行业协会及本地优质商户,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0万元,发放了1.5万份“爱心餐”补贴券,并委托青岛市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工会“爱心餐”服务联盟,拓展爱“新”朋友圈。目前,青岛“爱心餐”实体店达到了2300多家。这些商家林立在大街小巷,确保有网约车司机到达的地方,就有一家“爱心餐”实体店。

青岛市市北区项城路社区工会驿站依托社区大食堂,推出9.9元“爱心餐”,从下午1点30分供应到下午3点。每到中午饭点,就有不少网约车司机前来打饭。“这里离充电桩近,价格便宜不说,食品安全也有保障。”网约车司机马师傅自从发现这个“宝藏小店”后,便在司机群里广而告之。一伙人吃完饭,还能在驿站内歇歇脚、喝喝水,再走着回到车里。车充满电了,人的精气神也足了。

据了解,“爱心餐”餐券实现了平价餐食的广覆盖,青岛还通过搭建“爱新综合体”实现“就餐难”问题一站式解决。李沧区工人文化宫新业态劳动者综合服务园以“停车+服务”模式,打造网约车司机的“家”。除了在停车场充电,在园区内的惠工食堂打饭,还能享受到洗澡、洗车、休憩等一系列服务,网约车司机都把这里当作“大本营”。

此外,当地工会还与高德联手,统筹区(市)、各行业系统和地铁、银行、便利网点等为民服务阵地资源,筛选出882处临街全时服务网点作为“岛城暖心驿站”在高德地图统一上线,帮助解决司机群体“停车难、如厕难、就餐难”等问题。

“对于开夜车的网约车司机来说,没有什么比深夜里的一杯热水、一口热饭,更让人暖心了。”李师傅说。

更好保障网约车司机用餐

今年一家网约车平台针对司机的健康调研显示,颈椎病、消化不良等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成为网约车司机的常见慢性病症,超过30%的司机反馈因常年无规律进食,罹患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对于吃饭,我们就关注三点:一是停车问题,二是价格问题,三是食品安全问题。”网约车司机马师傅直言。

记者注意到,为打造网约车司机就餐友好新机制,各地及网约车平台也在不断探索。今年5月,有网约车平台联手外卖平台,共同推出基于工会“爱心餐”项目的“爱心餐福利汇”公益主题活动,司机可通过“线上领券、线上下单、线下自提”三步完成订单,便捷领取免费或优惠餐食。上海各区都在开设针对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等群体的“定点餐厅”和“休息驿站”,不仅推出经济实惠、分量十足的优惠套餐服务,还特别推出错峰供餐优惠措施。

“网约车司机就餐难题须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协作+社区支持’的综合模式解决。”青岛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青岛市总兼职副主席孙更新建议,政策层面,可以推动交通管理与劳动保障政策协同,实现优化停车区域规划,或者调整临停时间;企业层面,可以联手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等继续探索新模式,联合优质餐饮企业降低用餐成本,实现食品安全广覆盖;社区层面,可以加强网约车司机与社区的紧密度,将社区食堂推广到司机群体中,鼓励司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互助生态。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价格下来了,停车方便了!青岛网约车司机迎来好“食”光

2025年06月13日 09:25   来源:工人日报   张嫱 本报通讯员 宋丽梅

停车难、价格贵,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哪吃饭”“吃不好饭”成为不少网约车司机面临的问题。在青岛,当地通过发放爱心餐券、上线暖心驿站导航、开设惠工食堂等举措,托举起网约车司机的好“食”光,守护住他们车轮上的幸福。

深夜,出夜车的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在高德地图“岛城暖心驿站”的引导下,来到山东青岛北站附近的一家工会驿站,将家人准备好的晚饭放进微波炉,随着“叮”的一声,传递着家人和工会关爱的饭香在驿站内升腾。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兴起,从事网约车司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越来越多,为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提供了便捷。然而,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在哪吃饭”“吃不好饭”成为不少网约车司机面临的问题。

与此同时,聚焦网约车司机“舌尖上的温暖”,全国各地也在不断探索尝试。在青岛,当地工会以“爱心餐”为抓手,在全市牵头推动解决网约车司机“就餐难”问题,联合饿了么、高德以及本地优质商户,推出“工会补贴+平台让利+商家支持”模式,用一张张爱心餐券、一次次暖心驿站线上导航,托举起网约车司机的好“食”光。

停车难和价格贵的双重挑战

“我就住在市中心附近,通常情况下,可以中午回家自己做饭吃。”谈起如何解决午饭问题,青岛网约车司机宋师傅眉毛轻皱,“但偶尔也会遇到长距离的单子,回家就比较麻烦了。”宋师傅坦言,由于接单时间、距离等不确定性因素,他的午饭时间并不固定。

记者采访了解到,相比于宋师傅能回家做饭,不少网约车司机都选择就近解决午饭。而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司机往往会选择在电动汽车充电桩深谷时段停车充电,午饭就选择在充电桩附近的饭馆解决。而遇到充电桩尖峰时段与饭点相撞的情况,网约车司机们就只能跑到哪就在哪吃。此时,就餐问题就会上升好几个难度:商圈的停车费贵、餐馆车位紧缺、临停时间短以及路边的违停警示牌等,无一不让网约车司机望“饭”兴叹。

面对停车难题和价格贵的双重挑战,久而久之,网约车司机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圈”。“有的饭馆路面宽阔、停车位多,有的小摊设在无人监管的地方,自然就没有停车难题,而且价格也便宜。”对于夜车司机李师傅来说,他还有额外的两个需求:能打热水、能热饭。

工会出手解难题

解决网约车司机“就餐难”,是改善新就业群体就业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此,青岛市总工会积极行动,通过“工会激励一下、平台投资一些、商家支持一点”的模式,将餐费“打下来”,帮助网约车司机解决吃饭难题。

2024年,青岛市总工会联合饿了么平台、青岛市团膳行业协会及本地优质商户,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0万元,发放了1.5万份“爱心餐”补贴券,并委托青岛市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工会“爱心餐”服务联盟,拓展爱“新”朋友圈。目前,青岛“爱心餐”实体店达到了2300多家。这些商家林立在大街小巷,确保有网约车司机到达的地方,就有一家“爱心餐”实体店。

青岛市市北区项城路社区工会驿站依托社区大食堂,推出9.9元“爱心餐”,从下午1点30分供应到下午3点。每到中午饭点,就有不少网约车司机前来打饭。“这里离充电桩近,价格便宜不说,食品安全也有保障。”网约车司机马师傅自从发现这个“宝藏小店”后,便在司机群里广而告之。一伙人吃完饭,还能在驿站内歇歇脚、喝喝水,再走着回到车里。车充满电了,人的精气神也足了。

据了解,“爱心餐”餐券实现了平价餐食的广覆盖,青岛还通过搭建“爱新综合体”实现“就餐难”问题一站式解决。李沧区工人文化宫新业态劳动者综合服务园以“停车+服务”模式,打造网约车司机的“家”。除了在停车场充电,在园区内的惠工食堂打饭,还能享受到洗澡、洗车、休憩等一系列服务,网约车司机都把这里当作“大本营”。

此外,当地工会还与高德联手,统筹区(市)、各行业系统和地铁、银行、便利网点等为民服务阵地资源,筛选出882处临街全时服务网点作为“岛城暖心驿站”在高德地图统一上线,帮助解决司机群体“停车难、如厕难、就餐难”等问题。

“对于开夜车的网约车司机来说,没有什么比深夜里的一杯热水、一口热饭,更让人暖心了。”李师傅说。

更好保障网约车司机用餐

今年一家网约车平台针对司机的健康调研显示,颈椎病、消化不良等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成为网约车司机的常见慢性病症,超过30%的司机反馈因常年无规律进食,罹患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对于吃饭,我们就关注三点:一是停车问题,二是价格问题,三是食品安全问题。”网约车司机马师傅直言。

记者注意到,为打造网约车司机就餐友好新机制,各地及网约车平台也在不断探索。今年5月,有网约车平台联手外卖平台,共同推出基于工会“爱心餐”项目的“爱心餐福利汇”公益主题活动,司机可通过“线上领券、线上下单、线下自提”三步完成订单,便捷领取免费或优惠餐食。上海各区都在开设针对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等群体的“定点餐厅”和“休息驿站”,不仅推出经济实惠、分量十足的优惠套餐服务,还特别推出错峰供餐优惠措施。

“网约车司机就餐难题须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协作+社区支持’的综合模式解决。”青岛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青岛市总兼职副主席孙更新建议,政策层面,可以推动交通管理与劳动保障政策协同,实现优化停车区域规划,或者调整临停时间;企业层面,可以联手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等继续探索新模式,联合优质餐饮企业降低用餐成本,实现食品安全广覆盖;社区层面,可以加强网约车司机与社区的紧密度,将社区食堂推广到司机群体中,鼓励司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互助生态。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