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这样干 铺就绿色“新画卷”

2025-06-13 10:25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

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任务,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新区“经济、开放、生态、城市”四大功能,加快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三年之期即将到来,人民网围绕贵安新区“经济、开放、生态、城市”四大功能,邀请新区干部走进演播室,畅谈新区实践,展现新区新担当、新风采、新作为。本期,人民网邀请了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昌权,一起畅聊新区三年来的发展故事。

主持人:我们知道,“生态”“绿色”等词深受贵安新区重视,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生态文明建设为何对贵安新区而言如此重要?

刘昌权:概括起来,三个方面:

一是绿色和生态,是方向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贵州,都要求我们要守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以“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要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做强生态功能。贵安新区坚持正确的方向指引,把“生态立市”作为重大战略一以贯之全力推进。

二是绿色和生态,是希望所系。贵安新区是唯一一个以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发展定位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把绿色生态作为独特优势,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底色,把绿色经济作为发展方向,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我们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希望所在。

三是绿色和生态,是人民所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贵安,是人民所需,是人民所盼,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主持人:既然生态如此重要,想必贵安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下了不少功夫,可否为我们梳理一下新区的做法并介绍目前所取得的成效?

刘昌权:贵安新区以“六个生态”为具体抓手,全力推进。一是建设生态城市。我们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保护自然生态,建设美丽城乡。目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8平方米,海绵城市占比71%,获评2条美丽幸福河湖。美丽贵安越来越美。

二是推进生态治理。认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稳定在99%以上,细颗粒物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水环境优良率、土壤安全利用率、声环境达标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保持在100%。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三是实施生态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水土保持率89%以上,森林面积和质量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增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效显著。生态越来越安全。

四是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创建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零碳工厂等共14个。2024年绿色经济占比达50.3%,含绿量越来越高。

五是培育生态文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政府绿色采购90%以上,绿色公交100%,居民小区充电桩全覆盖,垃圾分类深入推进,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满意。

六是优化生态制度。我们认真建立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机制、监管机制、参与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越来越强。

主持人:请您用几句话,对外推荐贵安新区的生态环境。

刘昌权:我想对投资兴业的朋友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盛情邀你来贵安共享绿色未来。我想对游客朋友说:爽爽贵阳,数谷贵安,万亩樱花,邀你共赴浪漫之约。我想对居民朋友说:美丽贵安,生态福祉,我们共享共建!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贵安新区这样干 铺就绿色“新画卷”

2025年06月13日 10:25   来源:人民网   涂敏 阳茜 黄小桃

编者按:

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任务,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新区“经济、开放、生态、城市”四大功能,加快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三年之期即将到来,人民网围绕贵安新区“经济、开放、生态、城市”四大功能,邀请新区干部走进演播室,畅谈新区实践,展现新区新担当、新风采、新作为。本期,人民网邀请了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昌权,一起畅聊新区三年来的发展故事。

主持人:我们知道,“生态”“绿色”等词深受贵安新区重视,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生态文明建设为何对贵安新区而言如此重要?

刘昌权:概括起来,三个方面:

一是绿色和生态,是方向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贵州,都要求我们要守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以“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要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做强生态功能。贵安新区坚持正确的方向指引,把“生态立市”作为重大战略一以贯之全力推进。

二是绿色和生态,是希望所系。贵安新区是唯一一个以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发展定位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把绿色生态作为独特优势,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底色,把绿色经济作为发展方向,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我们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希望所在。

三是绿色和生态,是人民所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贵安,是人民所需,是人民所盼,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主持人:既然生态如此重要,想必贵安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下了不少功夫,可否为我们梳理一下新区的做法并介绍目前所取得的成效?

刘昌权:贵安新区以“六个生态”为具体抓手,全力推进。一是建设生态城市。我们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保护自然生态,建设美丽城乡。目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8平方米,海绵城市占比71%,获评2条美丽幸福河湖。美丽贵安越来越美。

二是推进生态治理。认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稳定在99%以上,细颗粒物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水环境优良率、土壤安全利用率、声环境达标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保持在100%。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三是实施生态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水土保持率89%以上,森林面积和质量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增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效显著。生态越来越安全。

四是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创建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零碳工厂等共14个。2024年绿色经济占比达50.3%,含绿量越来越高。

五是培育生态文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政府绿色采购90%以上,绿色公交100%,居民小区充电桩全覆盖,垃圾分类深入推进,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满意。

六是优化生态制度。我们认真建立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机制、监管机制、参与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越来越强。

主持人:请您用几句话,对外推荐贵安新区的生态环境。

刘昌权:我想对投资兴业的朋友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盛情邀你来贵安共享绿色未来。我想对游客朋友说:爽爽贵阳,数谷贵安,万亩樱花,邀你共赴浪漫之约。我想对居民朋友说:美丽贵安,生态福祉,我们共享共建!

(责任编辑:秦宇雯)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