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海公示吴坚勇、杜炯、朱勤皓、周金林、袁晓林等13人(图|简历)

2013年08月12日 09:14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市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经市委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

  吴坚勇,男,1970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苏州,全日制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长宁区周家桥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拟任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

  宋慧,女,1969年10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学,教育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中学一级教师,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长宁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社会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拟任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陈春兰,女,1971年3月出生,汉族,籍贯四川泸县,全日制大学,文学学士,法学硕士,三级律师,199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政协浦东新区委员会副主席(不驻会),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拟任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

  王岚,女,1974年2月出生,汉族,籍贯湖北武汉,全日制大学,经济学学士,在职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副总经济师、资金财务部总经理。拟任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

  蒋震平,男,1963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宁波,在职大学,高级经济师,1982年6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浦东新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拟任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杜炯,男,1958年5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在职大专,经济师,1975年4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虹口区委常委、副区长。拟任中共虹口区委副书记。

  朱勤皓,男,1963年2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张家港,全日制大学,工学学士,在职大学,法学学士,副教授,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杨浦区委常委、副区长。拟任中共杨浦区委副书记。

  周金林,男,1959年11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南京,在职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1976年11月参加工作,198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嘉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拟任中共嘉定区委副书记。

  董依雯,女,1973年2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鄞县,全日制大学,工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经济师,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拟任中共嘉定区委常委。

  袁晓林,男,1963年7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学,文学学士,中央党校大学,1980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奉贤区委常委、副区长。拟任中共奉贤区委副书记。

  纪晓鹏,男,1971年7月出生,汉族,籍贯山东东营,全日制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讲师,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普陀区副局级干部。拟任中共奉贤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沈飞德,男,1963年4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学,历史学学士,编审,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研室主任。拟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余亮,男,1964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广东中山,全日制中专,在职大学,建筑学学士,高级工程师,1984年3月参加工作,199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拟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

  公示对象中需执行任职试用期的,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公示时间为:2013年8月12日—2013年8月18日。如对公示对象有情况反映的,可在公示期间向市委组织部反映。联系电话:12380,24021442(传真);联系地址:高安路19号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邮编200031);网上举报:上海市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http://www.shanghai12380.gov.cn)。

  我们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履行保密义务。为便于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请在反映问题时,提供具体事实或线索,并请提供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将核实情况作反馈。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

  2013年8月12日

更多地方人事报道请见

(责任编辑:尹彦宏)

闂佸憡甯掑Λ鏃堟閳哄懎绀嗛悽顖e枤缁愶拷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