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农业多元发展 追寻特"色"之变

2013年10月14日 09:1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格尔木光照时间长,枸杞晒制干果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报记者 张小影摄

  提起青海农业,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老三样”:土豆、油菜、小麦。由于高原气候、水土、环境等所限,长期以来,这“老三样”是重头戏,作物收获时的金黄色也成为青海农业调色板上的主色调。随着青海农牧产业的做精、做优、做特,“老三样”不再“一统天下”,青海农业新色谱越发多姿、多彩、多元。

  枸杞红、酸奶白、辣椒绿……青海高原特色农业新色谱缘何越来越靓?日前,记者赴青海调研,踏访海西州格尔木市、海南州兴海县、海东市乐都区等地,一路追寻特“色”之变。

  重新发现红“玛瑙”

  “头茬已经采摘完了,这片是第二茬了,今年长势不错。”站在田头,李洪顺摘下一颗枸杞放在嘴边嚼了嚼。作为格尔木市大格勒乡查那村最早的枸杞种植户之一,李老伯种了6年枸杞,如今尝到了甜头:一家6口人,23亩枸杞,今年的纯收入有望达20万元左右。说到这一变化,老伯的笑容填满了黝黑脸庞上的皱纹。

  李洪顺还是乡里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一头连着64家农户的1300多亩地,一头对接着专做出口欧盟枸杞生意的亿林科技开发公司。每年一开春,公司统一提供生物肥料,对种植全程进行指导,实行标准化管理;进入仲夏,枸杞一开始采摘,公司便下订单收购,销路不用愁。提到合作社的名字,李洪顺很有底气:杞源。

  无独有偶,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格尔木分公司也把刻有“杞源”大字的巨石摆在厂房前。分公司总经理李宁笑道,这里距原生枸杞群落五龙沟仅数里之遥,土系、水系一脉相承,大格勒乡因此得名“杞源”。“说起枸杞大家会想到宁夏,不过青海也是枸杞的原产地之一,还很有特色哩!”李宁介绍说,由于柴达木盆地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少,特别适宜作物生长、采摘晾晒,这里的枸杞个头大、糖分高,也正是看中种系的品质,公司决定选址格尔木。

  走进厂区,干果加工生产线机器轰鸣。李宁说,公司刚起步,主打有机枸杞,7月至9月生产季每日加工干果36吨,一年营业收入已有五六千万元。产品远销欧盟、日本等地,在沃尔玛山姆店的货柜上也能买到。此外,枸杞果油、籽油和胶囊等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也颇受欢迎。公司在与国际知名化妆品、药物品牌合作时还“反客为主”,变提供原料为自主加工,把包装完的成品销售给企业,将制作终端握在了自己手中。

  枸杞带来致富的商机,被当地人比作红色“玛瑙”,可就是这么个宝贝,人们之前并不买账。6年前,这里的农户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一般。2008年,格尔木市重新定位特色农业,决定在生态保护、地方发展、农民增收间选定一条共赢之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重新发现“杞源”枸杞的价值。

  然而,要让农户把地腾出来,谁都没有底。当时一部分已经改种枸杞的农户因怕收成太慢,夜里又偷偷将新苗拔了。格尔木市农牧局局长赵宏升回忆说,为了打消人们没有“口粮”的担忧,格尔木市出台办法,连续两年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为枸杞种植户统一采购种苗近800万株,头两年还按每亩500元、每亩400元的标准对农户发放补贴。同时,通过服务指导,引导农户科学、绿色种植。有政府托底,农户吃了定心丸,纷纷放手去干。6年来,大格勒乡枸杞种植面积从7000多亩扩大到1.2万多亩,格尔木全市枸杞种植面积突破4万亩。“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让种植产销形成良性循环。

  “现在老百姓种枸杞的积极性可高了。种1年枸杞的收入相当于原先种青稞小麦10年的收入。”大格勒乡党委书记唐磊算了笔账:乡里的人均收入已从5000多元跃升至近3万元。这里还吸引专业采摘队从四川、贵州等地赶来,“枸杞效应”带动了周边产业。

  然而,本土枸杞企业也有忧虑。格尔木源鑫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算得上是规模较大的本土企业,年收购干果超过千吨,主要销往广州等地。不过,总经理孙朝辉坦言,本土企业的营销能力还很弱。“格尔木当地出产的枸杞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本地企业销售的,其余都被转运到宁夏加工,贴牌销售,这不利于格尔木打响品牌。”

  李宁则建议,有关部门应推进枸杞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为当地枸杞打上“格尔木”烙印,一方面通过提高标准倒逼企业增质提效,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辨识度增强品牌效应。

  变自然特征为生态优势,化地尽其利为后发优势,海西州新兴的“枸杞之乡”正以自己的实践摸索一条特色农业之路。

  小题大做白“凝脂”

  当车驶入海南州兴海县县城时,跳入眼帘的是并不喧闹的街道、极为朴素的楼房。所以,当县三江源办的同志极力推荐去高原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看酸奶厂时,记者心里并没有过高的预期:一杯小小的酸奶,能做出多大的文章?

  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中间,一排洁白、齐整的房屋在朵朵白云之下,格外美丽。门前一块“兴海雪域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牌子,标明着这排房子的身份。很难想象,这低调的所在,就是合作社30多户农牧民致富的希望。

  “看,这就是我们的生产车间!”一阵寒暄后,合作社社长、30多岁的藏族汉子俄项东知带着记者来到了酸奶生产间。只见近50平方米的车间里,靠墙摆放着一排一人多高的冰柜。从透明的冰柜门看过去,无数个白色的桶里装的如凝脂般的物体,正是“传说”中的酸奶。俄项东知自豪地说,“我们一天能产酸奶800斤至1000斤,往往是酸奶刚出厂,就被抢购一空了。”

  这里的酸奶为何这么俏?俄项东知笑道,“可别小看了这些酸奶!我们的原料就与众不同,大部分人喝的是奶牛酸奶,而我们用的是牦牛奶。它产量只有奶牛奶的四分之一,口感好,营养高。同时,我们的制作也是十分用心,完全手工制作。”据介绍,从2011年起,合作社就开始琢磨生产“不一样的酸奶”。他们的选择是“小题大做”:将原料由稀松平常的奶牛奶换成牦牛奶,将原来一家一户的分散操作变成合作社经营。

  如今,牦牛酸奶已经小有名气,每年为每户入社农户增收近2万元。2012年,俄项东知更是为它申请了“岗坚宝”商标。他解释说,“岗坚,就是雪域的意思,我们的酸奶就是雪域之宝。”

  对于合作社而言,注册商标只是合作社“巨大野心”的第一步。“牦牛奶还非常适宜做奶酪,附加值更高,而且在国外特别畅销。我们的目标是,下一步要将牦牛奶酪出口到欧洲!”俄项东知信心满满地说。

  如何在一个布局零散、看似平常的产业中寻找市场与商机?兴海雪域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选择告诉人们:小产业不小,只要做精产品,放大优势,小产业也有大商机。

  引进升级绿“翠玉”

  辣椒,在青海人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说起乐都长辣椒,更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乐都长辣椒种植面积超10000亩、总产量超5600多万公斤,辣椒产业年产值1.5亿元。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乐都长辣椒是引进的。1970年,北京、银川等地辣椒落户乐都;1995年,经多年授粉育种的乐都辣椒新品种形成;2005年,乐都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乐都长辣椒”;此后,乐都长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渐至万亩规模……海东市乐都区蔬菜服务中心主任王成德对这一演变烂熟于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的大力帮助,农业示范园的科技支持,对乐都长辣椒‘长大’功不可没。”

  在乐都区农业示范园区,记者刚走进育苗中心内,一股幼苗的清香就迎面扑来。18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内,一株株绿油油的辣椒苗向上生长着。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株辣椒苗都植根在一个填满营养土的小方格里,而近百个小方格又组成一个整体。10多万株辣椒苗齐刷刷地站立着,充满生机。

  看着这些可爱的小苗,园区副主任李永红可谓喜上眉梢,“这批苗马上就可以上市了。我们中心每年要为县内外椒农提供约4000万株优质辣椒苗,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从播种到成苗,每批苗大约需要70天左右,而每株苗的成本则在两毛五。为了鼓励种植,育种中心每株以5分钱出售给椒农。其中每年近800万的差价,都是由政府补贴、项目支持等方式来填补的。”

  在这一政策激励下,海东市的乐都长辣椒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乐都长辣椒也由此成为助农增收的“美玉”。

  李永红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以一亩辣椒地计,每亩乐都长辣椒的产量约在5500斤,每斤在夏季能卖到4元左右,冬季则能卖到26元左右。如此算来,每亩乐都长辣椒的毛收入最少也在4万元左右。而若是种青海“老三样”,收成好时每亩的毛收入也只有数千元。

  没有产业优势,也能培育出优势产业。乐都长辣椒的“长大”,正是这一判断的力证。

  青海人少地多,加快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是一条通向富裕之路。高原特色农业的“色谱”之变,为我们展示了青海农业的生机、活力和更美好的明天。

  (采访组成员:张小影 崔书文 马玉宏 瞿长福 张双 胡文鹏 潘笑天 石晶)

  执笔:胡文鹏 潘笑天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