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 青海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014年06月30日 14: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西宁6月30日讯(记者马玉宏 石晶)青海地处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在构筑国家安全生态屏障中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大部署,6月 28日,《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确立了青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明确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有力有序开展的保障措施。

  总体方案以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区域发展共赢为出发和落脚点,以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重要平台,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有效载体,计划争取用5到7年时间,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起覆盖生态文明决策、评价、管理和考核等方面比较系统完备、具有青海特色、可供复制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将把握统筹谋划、系统设计、重点突破;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与体制机制建设创新相结合;专项改革与综合试点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生态领域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相结合的实施步骤。

  总体方案规划了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现管理和监管体制创新;强化生态补偿制度,激发生态保护内生动力;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靠市场主体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制度,统筹生态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生态文明评价和考核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和责任追究制度等6个重点领域、19项主要改革举措、30项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加快生态领域改革和制度创新步伐,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活力与动力,通过争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新优势,使“中华水塔”坚固而丰沛,实现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目标。

  为配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日前,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划分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大区域,其中禁止开发区域面积为2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11%,是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与此同时,还规划了以32项重大工程为支撑的一大批起点高、投资大、带动广的项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省长郝鹏说,《总体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明确了“设计图”,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当前的任务就是要细化“施工图”,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核心是抓好落实。各牵头单位要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地负起责任,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有计划按步骤推进。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