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深圳11月25日讯(记者 杨阳腾)深圳海关隶属罗湖海关、罗湖海关缉私分局11月25日联合对外发布,该关查获近五年来最大冰毒走私案件,查获1名香港籍男子试图走私冰毒2.97千克出境案件。据悉,这是罗湖海关、罗湖海关缉私分局联合开展“利剑”缉毒专项行动后,查获的众多案件中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宗。
据介绍,11月17日晚23时40分,离罗湖口岸关闭只有20分钟的时间,忙碌了一天的港澳出境大厅开始变得安静起来,通道上只剩少数的旅客还在赶着口岸关闭前回到香港。虽然全天繁忙的工作临近尾声,但海关关员们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因为根据经验判断,这样的时刻往往是走私犯罪的高发期。就在这时,一名中年男子进入了海关关员的视线。他身着浅色外套,身背黑色挎包,面无表情的迈着步子缓缓向香港方向走去。“很瘦,而且很紧张。”海关关员回忆到,“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瘦,外套穿在身上显得很大。同时他很紧张,整张脸似乎都紧张的不会动似的,走的过程中眼神也几乎没有移动过,十分的异常。”
海关关员将其截停进行询问,问其身上和挎包里是否有需要向海关申报的物品。此时,这名香港男子更加紧张起来,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没有回答关员的问题,而是连连声称这里面的东西不是他的,是别人让他带的。针对这些十分异常的情况,海关关员决定对其进行重点检查。随后,在这名男子的挎包内发现了4大包用黑色塑料袋包装的物品,打开后,里面均为大量纯白色晶体,晶莹剔透,外观似冰。这时,海关关员根据专业知识初步判断,这些物品极可能是俗称“冰毒”的毒品——甲基苯丙胺。后经刑侦技术部门鉴定,确定上述物品为甲基苯丙胺,净重为2970克。现该案件已移交缉私部门处理。
“当时我们询问了当事人,发现他对具体情况知道的并不多,据其称,他所携带的毒品,系有人在深圳市某酒店的房间内交给他,让其经罗湖口岸带至香港,到港后有人会联系其交货,事成之后给其3000元报酬。因此我们就怀疑还有其他同伙,应该是团伙作案,所以我们决定进一步深挖扩线。”据罗湖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后,罗湖海关缉私分局侦查和情报部门迅速介入,对嫌疑人进行突审。根据这名男子提供的线索,11月18日,在某酒店停车场抓获该团伙的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并在其中一人身上搜获少量疑似冰毒(尚未鉴定)。
罗湖海关与罗湖海关缉私分局联合开展“利剑”打击毒品走私专项行动,旨在加大对毒品走私的打击堵截力度,遏制境内外贩毒团伙利用旅客通关渠道走私。行动开展以来,取得较大突破,除上述查获近五年最大冰毒案件,并深挖扩线抓获4名相关嫌疑人外,还查获了疑似麻黄碱10千克(尚未鉴定)、精神类药剂PROCODINE(含可卡因和麻黄碱成分)3000毫升(尚未鉴定)等案件。
“罗湖口岸与香港一桥相通,是祖国的南大门和连接深港两地的重要纽带,为全国三分之一的旅客提供优质的通关服务。”据罗湖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毒品走私分子也在利用罗湖口岸密集的人群作为掩护,以各种手段经罗湖口岸走私毒品,近年来有国际化、集团化趋势。海关是缉毒的重要战场,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反毒品走私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据了解,今年以来,罗湖海关以多手段、多渠道提升缉毒工作整体效能,保持了打击毒品走私高压态势,缉毒战果显著,共查获各类毒品走私案件16宗,共查获并冰毒2980克、K粉920克、麻黄碱24.4千克、无水咖啡因7公斤、美沙酮溶液400毫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