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享服务资源 促进协同发展

2015年01月27日 09:1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北京1月25日讯(记者杨学聪) 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最热的关键词。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北京“要认真对接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牢固树立‘三地一盘棋’的思想,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推进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将在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率先突破重点领域,探索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等方面有所建树。

  据了解,今年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拿出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疏解一般制造业,禁止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新建扩建制造业。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的批发市场,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均在加快疏解的名单上,其他区域性批发市场也将逐步制定调整疏解计划。

  北京的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也在转移之列。为促进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和人员交流,将探索共建大学新区、研发新区、创业园区和职教园区;医疗卫生领域,共建一批高水平的护理医院和康复医院;鼓励有实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周边地区建设养老服务基地,提高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交通、环保、产业对接是京津冀一体化中亟待突破的重点领域。北京将制定实施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对接协作年度任务项目清单。抓好京沈客专、京张铁路、京台高速等跨省市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促进区域重点城市公交“一卡通”。

  北京还将推进建立三地“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通过做好跨行政区、跨领域规划对接,推动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规划、标准、监测、执法体系,探索共建产业园区税收、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机制。逐步建立三地统一的企业产权、知识产权等市场化流转制度,推动制定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旅游等资源共享。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