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十八洞村里的温暖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湘西特困村
2015年02月16日 07: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翻过高山,越过大河,跨过直通天际的矮寨大桥,绕过蜿蜒盘旋的盘山路,就是美丽神秘的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这里,有热情的人们,动听的山歌,也有苗外婆针线里精美的织锦。古老的石碾吮吸着山间的灵气,依旧精力充沛;寨子里新修的石板路、新扎的竹篾墙、新添的青片瓦、新刷的木板房,在暖暖的春光下,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水墨图。

  这里是十八洞村梨子寨。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在总书记亲切的称呼为“您是大姐”的石拔山家里,火塘里的火旺旺的,“大姐”的爱人施齐文和他的外孙子石群保正围着火塘烤玉米,挂在木板墙上的宽屏电视机正播着新闻。总书记坐在他家火塘边拉家常的照片挂在堂屋正中央,码得严严实实的两个铝皮粮仓足有个半人高甚是显眼,黄亮黄亮的腊肉里的油一滴一滴地扎向烧得正旺的火塘,时不时发出“嗞嗞”的响声,时不时窜出的串串火苗,映红了贴在墙上的 “福”字和奖状:“石拔三同志,在2014年十八洞村各项建设中,表现突出,被评为社会公德先进个人。”也把13岁的石群保的脸映得红彤彤的。“这一年,外公屋里变化好大呢。以前,到外公屋里来墙是黑的,灶是烂的,瓦是破的,屋里是土填的,一下雨,我可以在堂屋里玩泥巴。外公屋里最好的东西就是我妈妈给他买的一盏3瓦的节能灯泡。锅里碗里连个油星子都看不到。”小群保一边玩着刚杀了的年猪尾巴,一边说。一缕春光穿过去年才刷透了桐油的木窗,直射在这位小帅哥的脸上。

  女儿家里“杀年猪”,“大姐”石拔三清早就去帮忙,73岁的男主人施齐文耳背, 来接外公去家里吃“杀年猪饭”的小群保带着记者转进转出:“锅台变高变美了,猪圈变净了,地面变成水泥的了,还可以在家里洗淋浴了。”小主人继续指点着,一个年轻人随着一缕阳光闯进屋里,“哦,来记者了?我说,大姐家除了生活上彻底发生了变化外,最大的变化是老两口的观念起了变化,主动成了村合作社的股东!”“特困户怎么成了股东?”

  来者是十八洞村44岁的村主任石进兰。山里太穷,他一直在外打工,1999年,他回村当了村主任,因家里负担太重,2002年又出去打工了。2013年11月,他看到习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的新闻后,毅然放弃月薪8000元的收入回到村里。2014年5月,县里“精准组织扶贫力量”的决策让他满票当选为村主任。“有钱没钱,大干三年!”他立下雄心壮志,拿着每月649元的工资,成了村里的脱产干部,战斗在“精准扶贫”最前沿。

  “村里首先是精准发展致富产业。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全村已有205户855人入了股,占全村人口的91%,每人每股50元,石拔三是特困户,她主动要求一人入了两股。三年挂果时就有收成,五年盛果期一到,她老两口有四股,光猕猴桃一项年收入至少在万元以上,再加上苗绣、养牛、种植收入,小康生活肯定没问题。”

  施进兰的娓娓道来,轻轻拨动了记者心中那根弦。习总书记在该村考察座谈时的重要指示,一下子流淌出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可复制、可推广”,“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

  春天来了,阳光来了,寨子里的人浆衣晒被、杀猪宰羊,热闹极了。“以前一年到头宰头猪,猪头谢媒人,猪尾送岳母,翻山趟水用猪肉换点油盐柴米学费钱。今年要感谢习主席,精准扶贫好得很!”沿着清一色的石板路前行,拐弯处敞着门,这是村民杨秀富的家,洁净的水泥坪洒满阳光,大门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对联和“牢记宗旨”的横批在阳光下煞是夺目,老支书、村苗绣合作社理事长石顺莲正和几位“苗外婆”在飞针走线绣苗绣。“同样是苗绣,过去卖不出。如今,一片苗绣至少有25块钱的工钱,一天绣上两三个,月收入1500多。因为村里成立了苗绣合作社,县里又组织大嫂大妈搞花样培训,我们只管接单绣花,合作社管销售,想不赚钱都不行。”石顺莲在开心中也不忘幽默了一把,她屈指一算,村里92名留守妇女都做起了苗绣产业 “苗外婆”。

  “‘苗外婆’已成了一个品牌。”闻讯赶来的大学生村官、去年新当选的村支书龚海华招呼着记者坐下来晒太阳。原来,在县委扶贫工作组的带领下,十八洞村采取“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的扶贫策略,因地制宜,不仅搞了种植业的股份制,搞了苗绣的“订单绣”,还和县里一家果蔬公司把村里的野生菜销到了飞机上做配餐,贴上了“苗外婆”商标的品牌野生菜乘着“精准扶贫”的春风从十八洞的山寨飞上了蓝天。

  还是石板路,还是木板房,还是春阳四射。这是施成富家,习总书记到苗寨考察时,就坐在他家的院坝里,和村民一起算收成、指方向,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就是在这个院坝里作出的。

  “我是个老贫困户哦!县里帮我们改路、改水、改厨、改厕,生活环境好了,我就在院坝里办了个农家乐。”76岁的施成富老汉笑嘻嘻地带着记者到处参观。院坝一旁,青菜葱葱,山那边传来时而悠长时而粗犷的山歌声,一阵风吹过,山野的清香扑鼻而来,分不清是花草香还是野菜香,西斜的阳光直射着大门的对联:“无边芳草连窗绿,一院梅花满堂香。”

  说话间,老汉的儿子儿媳回来了,这是一对今年元旦才结婚的新人,43岁的施全友沉默寡言,英俊的脸略显黝黑,倒是他媳妇、30岁的孔铭英善言能辨。“你怎么43岁才结婚?”记者问得毫不客气。“这个地方太穷了,谁愿意嫁到这里来?”孔铭英快人快语,“那你为什么从重庆嫁到这里来?”“那他就要感谢习大大啰!”孔铭英说,她和施全友认识了好几年,因为太穷太偏,施全友硬是不敢提结婚的事。她从新闻里看到总书记亲临十八洞访贫问暖的消息后,去年4月就邀一起在外打工的施全友回到了十八洞,用打工的钱刷了木板房,修了新厨房,两人开十八洞村旅游接待的先河,办起了十八洞村第一家农家乐,国庆那几天,每天有四五百游人在这里吃野菜吃腊肉。有了事业的一对恋人终于在今年元旦完婚成亲。

  “喜事连连呢,昨日,我侄子也成亲了。这是我们寨子里今年元旦以来的第二桩喜事,过去是十几年都难得办一桩娶婆娘的喜事。”寡言的施全友站在他结婚时贴的大红“囍”字下,开心地笑了,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囍”字的两边是一幅对联:“红心永远跟党走,幸福世代进苗家。”

  这时,一家祖孙三代共4人的外地游客走进了施成富的堂屋,这位来自吉首的游姓客人是来歇脚吃午饭的,游老先生领着小孙子来到堂屋里转悠。堂屋正墙上挂着一张放大了的新华社发的习总书记与当地村民座谈的新闻照片,照片拍摄地就是施成富屋前的院坝。刚上小学的小孩童一字一字地朗读着照片上的说明:“座谈会上,村干部和村民说话不绕弯子,纷纷建议:这里风景好,希望政府帮助改造房子,发展旅游。习近平说,各级党委都很重视扶贫,还要更重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要使贫困地区也好起来,要有很大改变,这样全面小康才能保障实现。”旁边是一个大写的“福”字,左下方是村民自拟的一段话:“苗家荣光,万代颂扬:围坐一圈心欢畅,总书记与咱拉家常;访贫问暖细关怀,宏伟蓝图绘仔细。”

  小男孩有板有眼的朗读,让记者想起了在花垣走基层时采访集到的各种素材:十八洞村2013年人平纯收入才1668元,仅为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一年来,花垣县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探索可复制模式”的重要指示,在十八洞村办点示范。目前,已在贫困对象识别、支柱产业发展、居住环境改善、民生事业服务、扶贫力量整合“五个精准”上实现突破,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8元,增加850元,增长50%,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模式,并已在全县推广:全县乡镇设立了扶贫开发办公室,分别配备扶贫专干1至2名;组建了162个工作组,进驻到162个特困村;全县已精准识别出贫困对象74682人;全县3200多名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3200多户,实施“一户一干部,一户一目标,一户一措施,一户一档案”的精准扶贫;在已形成烟叶、蔬菜、油茶、水果的特色种植规模和湘西大鲵、湘西黄牛等特色养殖规模的基础上,新创建了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入驻龙头企业25家,带动3万多贫困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瞄准群众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快了农村水、电、路、厕、浴等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能成为十八洞村的大产业吗?”记者一边走村串寨一边在思索。村里的十八溶洞,洞洞相连,神态各异、巧夺天工,十八洞村也因此而得名。村里瀑布纵横、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阿哥阿妹的山歌声时而回荡在幽谷之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仙境是十八洞真实的写照。如此仙境为什么会养在深闺人未识?“要把十八洞开发成旅游热线,需要大投入,这不是一州一县一乡一村能承受的!”当地干部说,“但是,我们正在做大策划,正在注册‘十八洞‘的商标品牌,争创十八洞品牌的最大价值。”

  “十八洞”的品牌招来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海内外的大投资家来了,大策划师来了,经济专家来了,一个个智慧的金点子汇成了十八洞人走向小康、走向幸福的火焰,也汇聚成了十八洞村走向世界的梦想。

  绕过蜿蜒盘旋的盘山路,记者告别十八洞,踏上千里归途。惊现在眼前的又是建在百米峡谷之上的奇迹般的大桥——矮寨大桥。跨越山水的矮寨大桥,让神秘的世外桃源不再是海市蜃楼,让山里山外的世界不再遥远,横跨在峡谷上空的桥,犹如魁梧的战士傲然挺立,守护着苗寨的现实美丽和幸福梦想,记者的思绪和感情也和这个凭空傲立的大桥一样,深深地扎进了苗寨的山水之中,融入到了苗寨的一切光景声色里…… (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麟)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