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油戍边60年 新疆建成石油石化完整产业链

2015年08月26日 14: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乌鲁木齐8月26日讯(记者查燕荣)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出油,宣告新中国第一口大油田诞生。克拉玛依油田曾占当时全国原油年产量的40%,缓解了建国初期缺油的燃眉之急,奠定了新疆石油工业的基石,也开启了中国石油在新疆发展的序幕。

  在8月25日的“央企责任——中国石油在新疆”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石油新闻发言人、思想政治工作部总经理曲广学说,60年来,中国石油在新疆建成了3个油气田、3个炼油化工基地,以及联通中亚—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战略通道,形成了包括勘探开发、炼化储运、油气销售、工程技术、金融服务等在内的石油石化完整产业链。

  60年来,中国石油在疆累计生产原油4.9亿吨、天然气2550亿方,加工原油3.4亿吨,生产乙烯920万吨。

  60年来,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新疆工作开启了新征程,也为中国石油在疆发展翻开了新篇章。

  今年5月,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调研在疆石油企业时,要求在疆石油企业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及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机遇,突出主业,制定好“十三五”规划,精心谋划石油企业稳健发展和油城建设。

  以油戍边60年

  无论是在新中国百废待兴、西部大开发时期,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油积极配合国家各时期的发展战略,在新疆最边远、最荒凉、最需要的地方,带去了中央企业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功能和价值。

  在油田开发之前,克拉玛依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荒原。正是1219青年钻井队,在黑油山安营扎寨,面对茫茫戈壁,发出“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铿锵誓言,才有了克拉玛依1号井出油。

  在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 33.7万平方公里被茫茫流沙所覆盖,三代石油人,历时六十载,六上塔里木,“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历经千难万险建成2000万吨级的大型油气田。

  吐哈盆地油气勘探,同样荡气回肠。石油人没有芭蕉扇,依然三上火焰山,历时35年求索,最终在火焰山下建成年产300万吨的现代化油气田。

  每块油田的勘探历程,都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凤凰西北飞”,60年来,一批又一批从祖国各地汇集而来的石油人,在这片荒漠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在有着‘国门第一站’之称的霍尔果斯作业区,驻守着31位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大多数人一毕业就选择了霍尔果斯。”曲广学介绍说,战争年代的爱国,是战场上的牺牲。和平年代的牺牲,就是扎根边疆的奉献,以油戍边,产业报国。

  由油及炼。随着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三大油田勘探开发,独山子石化、克拉玛依石化和乌鲁木齐石化这炼化“三兄弟”也茁壮成长。南北疆遥呼相应,中国石油在新疆从单一的油田开发,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全产业链石油石化供应体系。

  地方支持石油,石油支援地方。在新疆,很多城市因油而建、因油而兴。数据显示,2014年巴州、阿克苏地区生产总值较1989年增长83倍、66倍,石油对两地财政收入贡献分别达到54%、56%;克拉玛依生产总值的80%由石油石化企业贡献。

  “开发一个油田、造福一方百姓;建设一项工程、改善一地民生。”曲广学说,“十大惠民工程”是石油人与驻地各族群众“民族团结进步、共建美好新疆”的见证。

  继往开来谋新篇

  薪火相传一甲子。今年是克拉玛依油田发现60年,又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新疆工作开创了新的征程。

  中国石油集团规划计划部副总经理李华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下,新疆区域位置优势和战略意义更加突出,为中国石油加快新疆各项业务提供了契机。

  目前中国石油12家在疆企业,包括油气田企业3家,炼化企业3家,管道、销售、运输、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各1家,金融企业2家。

  按规划,中国石油在疆发展将突出油气主业,扎实推进“新疆大庆”建设,巩固“四个基地、一个通道、两个总部”战略部署,在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当好主力军。

  首先,三大油田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油气产量当量5000万吨,建成“新疆大庆”。新疆炼化业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李华启介绍说,持续完善新疆炼化基地建设,一是大幅提升炼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二是积极支持地方化工园区建设,促进地方石化产业发展;三是开拓海外化工品市场,支持新疆化工企业“走西口”。

  其他在疆石油企业也将各司其责:西部钻探公司要巩固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运输公司朝一流跨国运输物流企业迈进,昆仑银行打造成最具竞争力能源银行等,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曲广学说,中国石油还将扩大在油气上中下游领域的合资合作,实现企地共同发展,把产业援疆、定点扶贫打造成民族团结工程,把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新疆各族群众。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