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五"构建城市通风廊道 多举措改善生态环境

2016年05月26日 14:3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6日讯(记者 杨淼)日前,北京阵雨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瞬间引爆了朋友圈。本来稀松平常的的自然景象,为何如此令人振奋?网友纷纷表示,雾霾的日子太多,雨后的彩虹可以让人提振精神。

  随着我们物质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生态环境也越来越重视,治理环境污染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北京在治理“大城市病”过程中,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提升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表示,北京城市发展现阶段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特别强调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倒逼城市功能调整、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

  王飞介绍,北京十三五规划中重点研究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各方面内容,提出构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体系,多措并举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承载能力。

  具体来看,一是规划提出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屏、三环、五水、九楔”生态空间格局。其中,“一屏”为山区绿色屏障,“三环”为“一道绿隔城市公园-二道绿隔郊野森林公园-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五水”为拒马河、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泃河构成的河湖水系,“九楔”为平原区九条连接中心城、新城及周边区域的楔形生态空间。

  二是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森林城市。构建由公园和绿道相互交织的游憩绿地体系,建设“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绿色休闲圈。

  三是全面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洪涝灾害发生。

  四是构建多级通风廊道系统。城市“通风廊道”,指的是利用“穿堂风”的原理,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构建贯穿城市的连续开敞空间,形成城市内部大气循环良性运转,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加快城市废热及污染物扩散、改善城市局地气候条件等起到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据法晚消息,今日(5月26日)市政协召开了雾霾治理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据悉,北京环保局、交通委等表示,初步制定北京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和论证阶段。另外对供暖季期间实施更严格机动车限行措施也正在论证和研究中。

  据了解,北京政府各部门正在集中智慧,研究更多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通过长期治理和短期缓解相结合的手段来为民众创造更良好的生存环境。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