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辽宁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升级

2018年05月23日 15:5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辽宁省充分发挥工业底子厚,人才足的优势,积极推进以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为发展方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目前,辽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0余家,初步建成28个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18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计划。

  位于盘锦的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生产手机摄像头从每月50万颗提升到每月500万颗。该公司制造总监王胜说:“公司生产的镜片精度达到微米,也就是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以前半自动化一条线生产产品需要25位工作人员,通过自动化导入后,一条线生产一批产品只需4个人,作业效率提升了,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据介绍,中蓝电子自动化生产线已扩大到16条,月生产能力达到350万颗摄像头。今年中蓝电子将再研发5条高度智能生产线,将与华为、三星等手机品牌开展合作。

  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辽宁很多企业在产品设计周期、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方面有大幅提升。比如,大连冰山集团核心零部件实现柔性制造,让48个工位同型号的部件生产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物流管理体系让沈飞民机一年可节省1500万元。

  在2017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沈阳机床的首个“5D智造谷”项目揭幕;在国内最大的机器人基地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厂房内,“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在数字化无人工厂中成为现实。智能化改造不仅是企业的自身需求,也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今年辽宁省统筹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又确定了重点推进的100项智能制造和服务的示范项目,总投资280亿元,目前在建项目进展顺利。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