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鼓励利用自有用地和城市空地建设机械式停车设备
谁解停车难?立体停车加速进场
大连站北立体停车场。 苏大鹏摄
为破解停车难、停车乱等城市顽疾,大连市鼓励利用自有用地和城市空地设置机械式停车设备。这一举措不仅是治疗“城市病”的需求,也走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创新之路
停车难、停车乱,这些备受诟病的问题,成为许多大中城市急需迫切解决的城市发展难题。目前,许多地方出台措施鼓励引入立体停车场,破解城市停车难题。
近日,大连出台《大连市关于鼓励利用自有用地设置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指导意见》,鼓励利用自有用地和城市空地设置机械式停车设备。
立体车场建在哪
机关、企事业单位已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居住小区红线内空地;国有城市闲置空地3类土地都可建
如今在大连,自有用地和城市空地都可用来建设机械式停车设备。《大连市关于鼓励利用自有用地设置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指导意见》明确3类适用土地,分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经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居住小区红线内空地;国有城市闲置空地。
据了解,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大连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设置备案表》,提供设置方案及车位示意图、自有土地权属证明或与土地权属单位的租赁合同等,即可设立这一项目,经审核通过后,在项目现场公示7天无异议就可推进具体建设。
为有效推进这一措施落地,大连改变以往建设停车场繁琐的审批手续。专门制定联席会议审批制度,明确投资主体不用再办理土地、规划手续,通过联席会议给予备案后,即可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开工。同时明确,要充分发挥区政府作为停车场建设工作责任单位的职责,实行区政府组织的联席会议审批制度,批准权限充分下放到区。记者了解到,大连出台的这一指导意见,从设备建设涉及的责任部门、设置要求和设置程序等多个方面,都作了明确和规范。
以往,要建设一个机械立体停车场就相当于一个小的房地产项目,规划、土地、施工,各种手续要一个接一个走。该意见出台后,不涉及土建项目的相关审批,也不需要补缴地价费用,极大地提升了建设效率。
“这种形式的停车设施,投资比较小、工期短、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对停车难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从政策上我们会给予更实际、更优惠的扶持。”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袁晋山说。
集约挖潜建车场
降低停车场投资成本,吸引社会投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发掘企事业单位自有用地和城市边角地建停车场
大连火车站北侧的大菜市区域是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带。2016年,大连站北立体停车场在大菜市对面建成,这个看起来如摩天大楼般的立体停车场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投资9000万元,可立体停放很多辆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城市立体停车场之一。记者在该停车场看到,这里采用智能化管理,可自助完成存取车,并实现手机、刷卡支付停车费。周边居民反映,该停车场建成以来,乱停乱放车辆的现象明显减少。目前,大连中山区和高新区也相继建成几个机械式立体停车场。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一些立体停车场运营者正面临一定的经营困难。比如大连站北停车场就面临资金回收周期长等压力。为解决投资主体顾虑,大连市提出坚持市场运作,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按照市场化经营要求,以土地所有者为投资主体,利用自有土地,不再收取土地出让金,降低停车场投资成本,吸引社会投资进入。
袁晋山表示,目前建设停车场最大的问题是停车供求矛盾突出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等,这些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很难找到较大地块建设大规模停车场。因此大连提出进一步集约挖潜,鼓励有效利用、充分发掘企事业单位自有用地和城市边角地建停车场,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我们希望各团体和单位,都能把闲置的、可以利用的土地利用起来,全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可带头推进,做好这件利己、利人、利社会的好事。”袁晋山说。
助力现代化城市建设
鼓励机械立体停车场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远远超过预期,而与之相配套的停车设施建设滞后、停车管理没有跟上,停车问题正严重影响城市环境与交通秩序。“为有效解决基本停车问题,形成规范的停车秩序,进行有针对性的停车设施建设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袁晋山说。他表示,大连此次鼓励机械立体停车场建设,就是基于大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大连实现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大连市不断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各级政府均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比如大连市连续3年将停车场项目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工程。今年,大连市成立了包括市公安局、市建委、市规划局等部门参与的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联席会议,重点围绕交通拥堵和“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制定具体举措,联合共治、齐抓共管。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出台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等措施,明确提出简化停车场建设规划审批。袁晋山表示,鼓励利用自有用地设置机械式停车设备是大连市政府转变职能,在土地、审批等方面进行政策和制度创新,为停车场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增加停车位供给的创新之路。(经济日报 记者 苏大鹏)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