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GDP达17212.5亿元 同比增长5.2%

2020年02月05日 16:1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点击查看31省区市2019年经济“成绩单”汇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呼和浩特2月5日讯 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消息,2019年,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正确处理“稳”和“进”的辩证关系,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年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质量逐步提升。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7212.5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据后的同口径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2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6818.9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530.5亿元,增长5.4%。

  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

  全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农牧业向优势区集中,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产能进一步扩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31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增长2.8%,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5.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豆类产量50亿斤,增长22.4%。在推进畜牧业发展方面,主要畜禽产品特别是牛羊肉产量稳定增长,确保了市场供给。全年猪牛羊禽四肉产量256.9万吨,呈现“三增一降”。其中,牛肉产量63.8万吨,增长3.8%;羊肉产量109.8万吨,增长3.2%;禽肉产量20.7万吨,增长5.1%;猪肉产量62.6万吨,下降12.9%。牛奶产量577.2万吨,增长2.1%。

  二、工业生产平稳发展,产业链提升持续推进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8%,制造业增长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其中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过半,达51.9%。主要支柱产业稳定增长。其中能源工业增长5.2%,冶金建材工业增长13.2%,化学工业增长6.3%,装备制造工业增长19.7%。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6.6%,快于煤炭产业增速1.5个百分点。能源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8.2%,其中煤制气产量增长8.7%。一批新兴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稀土深加工产业产值占稀土行业的比重达67.7%。更具价值量和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增势较好,如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9.6%,矿山专用设备增长32.6%,工业机器人增长66.7%,智能电视增长57.7%,光电子器件增长21.0%,稀土化合物增长11.4%,稀土磁性材料增长6.7%。

  三、服务业发展规模扩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好

  服务业进一步发挥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加快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6%,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现代、新兴服务业发展向好。1-11月份,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航空运输业增长15.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6.2%。全年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0.2%。

  四、消费市场平稳发展,升级类商品增长加快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1%。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3%。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增长4.9%,商品零售增长4.0%。网上销售增长较快。全年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9.2%。升级类商品增长加快。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67.0%,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44.6%,新能源汽车增长27.7%,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8.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9%。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95亿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4651.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10.1%和12.0%。

  五、 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全区以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8%,增势趋稳,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6.4个和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9.6%和5.9%。有效投资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3.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1%,分别对制造业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0.6%和40.6%。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0%;商品房销售面积2008.2万平方米,基本与上年持平;商品房销售额1243.9亿元,增长11.7%。

  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符合预期目标,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低于3%的控制目标,也低于全国平均价格涨幅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牧区上涨2.8%。八大类价格中,食品烟酒类上涨5.4%,衣着类上涨1.8%,居住类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5%。工业产品价格涨幅较平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1%,购进价格上涨1.1%。

  七、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55元,比上年增长7.7%,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与GDP增长同步。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名义增长6.5%和10.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67,比上年缩小0.11。居民生活消费升级。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6%,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全体居民生活消费人均支出20743元,增长5.5%,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9.1%,占比为40.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效益持续向好

  “去降补”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企业杠杆率进一步下降,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0%,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3.9%,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连续4年下降。1-11月,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79.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元。补短板持续发力,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6.7%,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26.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5.8%,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0个和9个百分点。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创造了49.2%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7%的固定资产投资、70.9%的进出口总额。同时,11月末,民营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674.0亿元,同比增长11.9%,快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55.8亿元,增长3.2%,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45.5%和45.0%。工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8.7天,同比减少1.5天,也比全国平均水平少8.6天。

  九、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0.8:39.6:49.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38.8个和10.0个百分点。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4倍和35.2%。能源绿色生产方式进一步改善。新能源产业加快培育,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增长5.3%,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13.7%,新能源发电增加值占电力生产行业比重为24.5%。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3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609.4万人,乡村人口为930.2万人。城镇化率达63.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全区经济实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逐步显现,需求侧升级态势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20年,全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