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瓜州县:“五小”产业变“富业”

2020年06月30日 08:4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朱丹丹

  每天凌晨三点,人们还沉浸在香甜睡梦中,甘肃瓜州县沙河乡集镇霞霞纯碱馒头店里已是灯火通明,店主师兴霞与家人忙着和面、揉面、下剂……27岁的师兴霞是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沙河村三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一直在外打工的师兴霞回到家乡,向亲戚朋友筹集了4万元,开了一家馒头店,开始创业。

  “以前乡里组织参加烹饪培训,后来发现做包子、馒头、油饼也不错,集镇周边也没有这种店,我就自己花钱去外面学习了一下。”师兴霞说,刚开店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没底,害怕卖不出去,做得比较少,没想到现在生意还不错,每天都能卖完,一天可以卖300元左右,到6月底摘枸杞的时候,还会有订单,一天差不多能挣2000元左右。

  今年,甘肃瓜州县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小产业,了解到这一政策,师兴霞有点儿坐不住了。

  “乡里干部到我家讲解了‘五小’产业扶持政策。我打算把店面规模扩大一下,通过县级验收后就可以拿到补助,我很有信心让生意蒸蒸日上,让家里收入也越来越高。”师兴霞说。

  像师兴霞一样,家住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沙河村的张艳红种了5亩红枸杞、10亩玉米和小麦。这几年,张艳红依靠就业培训和自身努力,掌握了电动车修理技术,借助“五小”产业政策,张艳红在镇上开了家电动车修理店,一天纯收入达到100元以上,这让他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甘肃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发展要求,积极支持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坚持种植不足养殖补、养殖不足劳务补、设施农业稳增补的多元互补促增收路子,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奖代补”,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途径,巩固脱贫成果,让“副”业变“富”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香饽饽”。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朱丹丹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