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行走自贸区】四川自贸区紧扣国家战略目标 强化“首创性”探索

2020年09月03日 15:0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3日讯(记者 杨淼)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风向标、桥头堡、排头兵、试验田,对四川来说,是奠基全省长远发展格局、推动全面开发开放的“引领性工程”。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入推进,四川自贸区致力于打造“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最高平台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重要支撑。

  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四川自贸区云座谈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自贸区要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优势,助力四川全省更好服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等特殊使命,引领带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四川自贸区要围绕建设制度创新高地,强化“首创性”探索和差异化试验,要紧紧依靠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并更大力度、更深层次在全国加快复制推广,形成更大改革面,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彰显自贸试验区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标杆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除此之外,要切实把握好“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等新要求、新特点、新内涵,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市场主体作为改革出发点落脚点,以市场主体“获得感”评判改革成效,围绕企业全周期、产业全链条诉求,做到有的放矢,探索找出更多类似于“证照分离”改革、负面清单制度等集成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同时,加快复制推广力度和频率。

  对于下一步的规划,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战略目标,聚焦制度创新、赋能放权、协同开放“三大攻坚”,统筹抓好流动型开放和制度型开放,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发挥更大的引领带动作用。

  具体来看,要在加快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持续攻坚改革创新、高质量建设协同改革先行区、突出对外开放招引工作、把握疫情形势办好重大活动等方面集中发力。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