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续写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以龙头促创新 长春新区打造全新产业生态

2021年07月23日 11:2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3日讯(记者 杨淼) 长春新区自2016年2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以来,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落实长春高质量发展“四大板块”战略任务,全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先后引进产业项目500余个。

  在“续写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活动吉林长春新区云座谈会上,长春新区商务外事局副局长石亦轩介绍,长春新区与博世、国药集团、中国长城、华润集团、华为等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合作签约金额超3千亿元,形成以生物医药、IT、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为主导的雄厚产业基础。

  具体来看,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长春新区制定了千亿级产值规模的产业发展规划,以高新股份、修正药业等医药企业为龙头,引进了冰岛安沃高新基因工程抗体类药物项目、国药新冠疫苗项目、卓谊生物疫苗项目等重大项目,逐步形成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中药、医药服务和智慧医疗协同布局的产业基础。

  IT产业方面,长春新区以嘉诚信息、吉大正元、希达电子、奥莱德等行业领军为基础,引进了华为云(长春)联合创新中心项目、中星微SVAC智能物联创新中心、中国长城(吉林)计算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器件、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等为重点的产业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努力实现产业集群跃升发展,打造500亿产值的IT产业集群。

  航空航天产业方面,长春新区以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为基石,建立了从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到提供遥感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长光宇航复合材料项目、吉林全星航空设备研发项目等重大项目,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先进装备制造方面,长春新区集聚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天合汽车等规模以上企业80余户,是国内产业链最为完善、产业规模最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索恩格年产300万套起发电机项目、富奥翰昂汽车零部件项目、惠邦科技智能生产和检测设备设备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项目纷纷落位,将打造以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节能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石亦轩表示,长春新区在全面推进主导产业产业链条打造的同时,围绕打造产业生态,完善产业配套功能,着力推进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长春高新区汽车电子产业园、中白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专业化运营、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服务的园区招商品牌,累计入驻千余户中小企业;吸引吉林省药物安全评价中心项目等关键功能性服务平台类项目入驻,打造促进产业集群和人才集聚的区域创新中心;推进落位一汽红旗汽车销售公司项目、中巴跨境电商产业小镇、居然之家新零售体验MALL及居然家园项目、北湖新城吾悦广场项目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商业汇聚的现代新城。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续写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以龙头促创新 长春新区打造全新产业生态

2021-07-23 11:2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3日讯(记者 杨淼) 长春新区自2016年2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以来,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落实长春高质量发展“四大板块”战略任务,全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先后引进产业项目500余个。

  在“续写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活动吉林长春新区云座谈会上,长春新区商务外事局副局长石亦轩介绍,长春新区与博世、国药集团、中国长城、华润集团、华为等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合作签约金额超3千亿元,形成以生物医药、IT、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为主导的雄厚产业基础。

  具体来看,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长春新区制定了千亿级产值规模的产业发展规划,以高新股份、修正药业等医药企业为龙头,引进了冰岛安沃高新基因工程抗体类药物项目、国药新冠疫苗项目、卓谊生物疫苗项目等重大项目,逐步形成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中药、医药服务和智慧医疗协同布局的产业基础。

  IT产业方面,长春新区以嘉诚信息、吉大正元、希达电子、奥莱德等行业领军为基础,引进了华为云(长春)联合创新中心项目、中星微SVAC智能物联创新中心、中国长城(吉林)计算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器件、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等为重点的产业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努力实现产业集群跃升发展,打造500亿产值的IT产业集群。

  航空航天产业方面,长春新区以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为基石,建立了从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到提供遥感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长光宇航复合材料项目、吉林全星航空设备研发项目等重大项目,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先进装备制造方面,长春新区集聚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天合汽车等规模以上企业80余户,是国内产业链最为完善、产业规模最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索恩格年产300万套起发电机项目、富奥翰昂汽车零部件项目、惠邦科技智能生产和检测设备设备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项目纷纷落位,将打造以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节能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石亦轩表示,长春新区在全面推进主导产业产业链条打造的同时,围绕打造产业生态,完善产业配套功能,着力推进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长春高新区汽车电子产业园、中白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专业化运营、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服务的园区招商品牌,累计入驻千余户中小企业;吸引吉林省药物安全评价中心项目等关键功能性服务平台类项目入驻,打造促进产业集群和人才集聚的区域创新中心;推进落位一汽红旗汽车销售公司项目、中巴跨境电商产业小镇、居然之家新零售体验MALL及居然家园项目、北湖新城吾悦广场项目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商业汇聚的现代新城。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