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钉橡皮,中午捞虾米,晚上捉泥鳅;荒年向天要,仙果观音泥。”90多年前流传于湘赣边革命老区的民谣,折射出老区人民发展农业的条件之艰和生活之苦。如今的湘赣边区,一个个聚焦科技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崛起,处处张扬着新兴产业奔放的活力。
一首脍炙人口的《浏阳河》让浏阳这个位于湘赣交界的革命老区家喻户晓。秋收起义,让浏阳成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起点,智能制造又让新时代的浏阳市大放异彩,在2021年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中位列全国第8。
记者走进浏阳经开区的盐津铺子糕点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无人操控,传送带将一片片面包投入包装。“核心工艺区无人作业是为了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林广介绍,公司建设了21条智能化生产线,烘焙产品核心区域实现自动化生产,年产能力达6万吨。
上市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微观主体。目前,浏阳拥有9家上市企业,数量位列湖南省县(市)第一。在智能制造领域,浏阳共有工业企业3600家,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等10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车间。“以前一条生产线需要30人,无人生产线投用后,从仓库进料到出库的全流程都由智能机械设备无缝对接,生产线上只需配备3名技术人员。”在湖南欧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园内,5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该公司副总经理徐阳轮告诉记者,近年来,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物联网领域对Wi-Fi模组产品需求提升。欧智通的产品聚焦此领域,该基地生产的模组旨在赋能海量终端智能化,解决物联网“最后一公里”通信问题,项目全部投产后企业将年产Wi-Fi模组1.5亿个。
与江西省上栗县接壤的株洲醴陵市,曾发生过萍浏醴起义等历史事件,享有“中国近代半湖南,湖南近代半醴陵”的盛誉。陶瓷产业是醴陵的传统优势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化、智能化已渗透到陶瓷生产的各环节,成为推动醴陵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目前,醴陵陶瓷有4000多个品种、1500多个国家专利,电瓷占世界市场的30%,日用瓷占世界市场的14%。同时,玻璃、服饰、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县、红色革命老区的株洲炎陵县,曾是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罗霄山脉幅员辽阔,资源丰厚,炎陵黄桃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在脱贫攻坚战中成为老区人民的“致富果”。数字经济与电商产业的兴旺发展让炎陵黄桃成为网销爆品。去年全县销售黄桃6.5万吨,70%以上为线上销售。目前,炎陵拥有一个电商产业园,整合3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资源、3000余家注册网店、128家农村电商服务工作站,实现电子商务行政村全覆盖。2021年以来开展电商直播300余场,电商交易额近18亿元,带动炎陵县茶叶、冬笋、白鹅、金紫峰山茶油等产品实现专业化销售。
如今,炎陵县创新引领生态工业绿色崛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达10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级“小巨人”企业7家。2016年入驻炎陵县的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硬质合金制品和数控刀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半年就上缴税款近2000万元。“公司是全球硬质合金锯齿刀片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产品工艺技术位居全球前列。2020年12月10日,欧科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株洲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也是全国贫困县中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去年,公司数控刀片产量位居国内前三。”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奕介绍。
老区旧貌换新颜,从革命之红到发展之红,如今的湘赣边区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经济日报 记者 刘麟 谢瑶 )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