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地方经济资料库 > 报告·规划 > 正文
中经搜索

201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01月27日 15:03   来源:政府网站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5175.80亿元,比上年增长 12.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 3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6%。工业总产值 21520.41亿元,增长 1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18722.51亿元,同比增长 14.6%。其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 13378.59亿元,增长 11.4%;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 5031.02亿元,增长 10.3%。

  表 6 2014 年五大功能区域工业增加值

     

绝对量(亿元)

比上年增长(%)

  比重(%)

全市工业增加值

5175.80

12.3

100.0

  都市功能核心区

493.44

5.3

9.5

  都市功能拓展区

1588.80

14.6

30.7

  城市发展新区

2072.59

12.5

40.0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770.70

11.8

15.0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250.27

12.0

4.8

  表 7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表 8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先进制造业增势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总产值 3846.94亿元,同比增长 19.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20.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 3683.62亿元,同比增长 2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19.7%;材料制造业实现总产值 2636.34亿元,同比增长 9.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14.1%;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 1797.63亿元,同比增长 18.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9.6%;化医产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 1388.82亿元,同比增长 11.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7.4%。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 3150.00亿元,比上年增长 21.0%。

  企业效益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 282.5%,同比提高 20.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 2112.19亿元,同比增长 23.7%;实现利润 1169.87亿元,同比增长 30.8%;总资产贡献率 15.2%,同比提高 1.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 97.9%,同比上升 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 265045元 /人年,同比增长 10.8%。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1356.06亿元,比上年增长 14.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 341.39亿元,比上年增长 29.8%;上缴税金 202.46亿元,比上年增长 20.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 46.14亿元,增长 18.4%;上缴税金 40.02亿元,增长 4.3%。

  表 9 2014年五大功能区域建筑业增加值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于平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32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 18.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 486.91亿元,增长 10.3%;第二产业投资 4167.87亿元,增长 17.9%;第三产业投资 8568.97亿元,增长 18.5%。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3386.23亿元,增长 14.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 25.6%;民间投资 6558.04亿元,增长 27.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49.6%。

  图 3  2010-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表 10  2014年五大功能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3630.23亿元,比上年增长 20.5%。其中,住宅投资 2451.37亿元,增长 19.9%;办公楼投资 176.96亿元,增长 22.4 %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534.00亿元,增长 41.5%。

  全市累计建成公租房 2768万平方米。全年保障性住房新开工 1.5万套,竣工 0.33万套。

  表 11  201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

(责任编辑:石兰兰)

共(4)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 页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闁圭儤鍤﹀☉銏犵睄闁割偆鍣ュΛ鍛存⒑閸愬弶鎯堥柟鍐叉捣缁牓宕卞☉娆忎缓濡炪倖鐗徊浠嬪几閵堝洨纾奸柟鎷屽煐鐎氾拷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