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藏阿里普兰民众迎来"第二个"藏历新年

2014年01月02日 15: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每月都能迎来一个节日,每天都像过年一样”,这是西藏民众向外界人士常说的一句话。对此,生活在中国西南边陲的阿里地区普兰民众感同身受,他们告别了一年中丰富多彩的节日之后,又将迎来岁末的“普兰新年”,这是他们最为期待而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每年辞旧迎新时刻,西藏各地民众迎来“四个”先后不同的藏历新年,即藏历十月初一的林芝地区工布新年、藏历十一月初一的阿里地区普兰新年、藏历十二月初一的日喀则地区农事新年,以及藏历元月初一的以拉萨为主的传统藏历新年,也包括农历春节。

  对此,西藏民俗专家表示,西藏各地的新年不尽相同是由于历史、地域、气候与节气的不同,西藏各地的农耕农作的时间各异,新年的时间因此有所不同。

  元月1日便是“普兰新年”的“囊康”即大年三十。清晨,该县多油村的达瓦多吉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带着家人来到县城购买年货,而藏装店的民族服装首先吸引了达瓦一家的眼球,他们走进店铺,达瓦试穿新装、妻子在一旁打理着,喜悦之情挂在一家人的脸上。

  该县科迦村二组的米玛夫妇购完糖果、饮料、酒水、干果等年货之后,期待着在外工作的亲戚回家,“准备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

  “普兰的年货市场给当地许多商家带来了不小的商机”,商铺老板拉姆措姆说,她是趁此机会从拉萨来到普兰做生意,由于储备的商品较齐全,她的年货生意做得红火,每天可以赚到约3000元人民币。

  除了购年货,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收拾房屋、更换新卡垫(指铺在藏式床、沙发上的藏毯)以及用糌粑(青稞面)在房内的墙壁上绘就吉祥图等也都成了普兰民众过年前一定要做的事情,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辞旧迎新,同时祈祷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